王辰越
如果有一天,盲童可以不需要苦苦等待那個捐贈眼角膜的人,輕松獲得光明;如果有一天,燒傷患者不需要冒著感染的風險進行“拆東墻補西墻”的植皮手術,就能重新?lián)碛型昝赖钠つw;如果……太多的如果,都可能成為現(xiàn)實——假如器官可以人造,這一切都將不是夢。
在英國倫敦大學納米技術和再生醫(yī)學系,科學家亞歷山大-賽法利安多年來一直在指導一支研究團隊,致力于在實驗室培養(yǎng)人造器官。近來,他們已經成功培養(yǎng)出了多種人造器官,耳朵、鼻子、動脈,這些可不是在老鼠背上長出來的,而是由一種看起來非常薄的乳膠橡膠聚合體組成的,這種聚合體有數(shù)十億個分子,每個分子僅約一納米大小。
賽法利安介紹說:“在這種納米材料內部,是成千上萬個小孔。在器官培養(yǎng)過程中,組織物質會長進這些小孔中,成為整個聚合體的一部分。當需要移植的時候,比如要移植鼻子,得先將‘鼻子移植到患者皮膚下。數(shù)周后,皮膚和血管不斷長出來,將鼻子包裹起來,這時候才可以將‘成品鼻子移植到患者臉上。由于這些人造器官的細胞都是患者自身形成的,因此從理論上不會出現(xiàn)排異現(xiàn)象?!?/p>
在賽法利安的實驗室里,你會看見一個個瓶子,紅紅綠綠的溶液中漂浮著耳朵、鼻子等器官,別害怕,這些就是他培養(yǎng)的人造器官?!霸谶@里,你會經歷一個又一個醫(yī)學奇跡的誕生?!辟惙ɡ步榻B說,“人造器官和人造動脈是我的強項,在人造動脈方面,我們是世界上首家擁有此技術的機構,如果需要,我可以每20秒生產1米?!?/p>
賽法利安介紹說,英國倫敦大學已經為這個實驗室的納米材料研究項目先后投入了10萬英鎊??茖W家們紛紛認為,這個革命性的研究可以扭轉目前捐獻器官資源嚴重短缺、配型困難、排異反應等一系列問題,從而挽救更多的生命。但是要實現(xiàn)成功而完美的移植,還需要大量的臨床試驗來驗證,賽法利安和他的團隊可能還有一段路要走。近期,一個幸運的家伙在科學家的配合下,成功地移植了一小段賽法利安實驗室出品的人造氣管。這也許是個好兆頭。誰說科技能創(chuàng)造的只有生活,生命或將成為科技創(chuàng)造的下一個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