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娟
語文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它的許多能力因素不是靠教師的“傳道、授業(yè)、解惑”就能獲得的,而是在語文實踐中慢慢地領悟,一點點積累而成的。張志公說,語文學得好的人,大部分得益于課外。因此,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必須讓學生暢游在知識的海洋中,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
然而,農村初中生的課外閱讀存在諸多困難,如無書籍、無時間、無方法等。農村初中語文教師應當怎樣做好學生的課外閱讀指導呢?我認為以下幾方面值得考慮。
一、從引導閱讀興趣入手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催化劑,能調動內在潛力,所以要讓很少有機會接觸書籍的農村學生去課外閱讀,首先就要激發(fā)他們的興趣。
首先,可以從他們都感興趣的電視入手,鼓勵他們看動畫故事、少兒節(jié)目,并利用語文活動課讓學生聽故事錄音,還可以讓學生上臺把自己看到聽到的故事講給大家聽。然后告訴學生,這些故事書里都有。并趁機向學生推薦一些故事書,如《安徒生童話》、《西游記故事》等,這樣,學生自然會產生濃厚的閱讀興趣。
其次,印發(fā)讀書的名言警句,如“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為中華崛起而讀書”(周恩來),“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等等,指出閱讀的重要性,喚起學生對書的熱愛和向往。并且張貼于教室,閱覽室,書桌上,時時警策學生要多讀書,讀好書。
再次,開展形式多樣的閱讀活動。如開展介紹一本好書、講故事比賽、讀后感交流會等活動,還可在教室的一角設置作品欄,展出學生讀書筆記、手抄報等作品,評出優(yōu)秀,給予獎勵,讓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使他們對課外閱讀保持濃厚的興趣。
最后,立足課本,由課內向課外延伸。如學習了《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西》,魯提轄行俠仗義、疾惡如仇、打抱不平的英雄形象鮮明地展示在我們面前,可趁熱打鐵,向學生介紹《水滸傳》這部中國古典名著,讓學生去關心魯提轄后來的命運,激起學生閱讀探知的興趣;學《愛蓮說》,可引進《詩經》、《楚辭》中香草美人喻高潔品質的詩歌,引導學生進行背誦比賽……這樣,學生就會在不知不覺中輕輕松松地接觸到不少名家名作,完成課內向課外的延伸閱讀,且興趣盎然。
二、指導學生充分利用課外閱讀資源
閱讀資源匱乏是阻礙農村學生開展課外閱讀的首要問題,這就要求教師因地制宜,指導學生充分利用現(xiàn)有的條件,創(chuàng)造課外閱讀的條件。
1.建立班級圖書角??梢宰寣W生從家中帶來,沒有的也可以買新的,每人至少一本。班委造冊登記后派專人管理,每天課外活動時間為借書還書時間。這樣一學期下來每個學生在班上就可讀到至少幾十本書,然后這些書每學期更換一次。教師也可把自己藏書中適合學生閱讀的書放到班級圖書角。
2.鼓勵學生訂閱報紙雜志。教師可篩選一些適合學生訂閱的報刊目錄推薦給學生,讓學生自由選擇訂閱。同時要根據(jù)農村學生的經濟狀況,建議他們幾個人合訂一份報紙和雜志,盡量不要與班上其他同學訂閱的相同,拿到報刊后交換看,這樣可以減輕學生的經濟負擔,讓他們能花最少的錢讀最多的書。
3.推薦美文、名作??捎山處熛驅W生介紹一些作品。簡短的美文,可打印張貼,讓學生抄錄,還可由學生輪流互相推薦??砷_設美文欣賞課,讓學生開展朗讀、品味、交流等活動。
4.充分利用農村的鄉(xiāng)土資源開展課外閱讀。農村雖然相對于城市較落后,但同樣也蘊含著豐富的文化資源。如很多民間諺語、歇后語、成語等出自勞動人民,可引導學生注意收集。如農村的民間習俗、傳說故事、對聯(lián)等,均是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絕佳素材。
三、指導科學的閱讀方法
別林斯基曾說:“閱讀一本不適合自己的書,比不讀還壞。”更何況中學生學業(yè)負擔重,課外擠時間閱讀已屬不易,如不加選擇,只能虛度時光而沒有收獲,這就需要教師的指導。
1.指導學生選擇書籍。首先應選擇思想健康、知識性強、符合學生年齡特征、有益于學習的讀物。近年來的《讀者》、《少年與法》、《意林》等類刊物均是值得向學生推薦的好書。只有讀好書,才能陶冶情操,凈化思想,提升修養(yǎng)。其次是選擇文質兼美、針對性強的書籍,做到課內外結合,以一帶十,相互促進。如學習了《小橘燈》,推薦學生閱讀《往事》、《繁星》;學習了《狼》,推薦學生閱讀《聊齋志異》,等等。特別是與新課標相配套的課外《自讀課本》中的美文,更應重視閱讀積累。最后可根據(jù)學生的愛好及個性特點有針對性地個別指導。如喜歡探索的可介紹自然類書籍,喜歡軍事的可推薦看看有關軍事的書籍,作文語言平淡的可提醒多看些優(yōu)美的文章……這樣可做到因材施教,學生也各有所獲。
2.指導學生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茖W的閱讀方法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要正確指導學生的閱讀方法,例如對經典性的書籍和文章,要品味其中的優(yōu)美文字,體會真情實感,應用細讀和精讀方法。對于一般性書籍和文章,只想作一般了解,可讓學生略讀,或選讀其中部分章節(jié)或片斷進行閱讀。
3.指導學生做好課外閱讀的積累。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一個人只讀書不做筆記,其效果遠遠比不上邊讀邊記。初中生應學會用摘錄或制作卡片等方法積累閱讀材料,要寫好讀書筆記。有時摘取書一兩個句子或部分章節(jié),有時也可以把自己認為是佳作的文章作為精讀,做好摘錄并作簡單的評價,對自己訂閱的報紙,也可以作剪貼分類,做成剪報本。
讀書是一件伴隨我們終生的事,讀書的過程實際上也是一個改變自我、發(fā)掘自我、提升自我的過程。當學生的課外閱讀不再需要語文教師的指導,閱讀成為每一個學生終身受益的好習慣時,身為語文老師,我們便會體會到課外閱讀指導中“潤物細無聲”的成功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