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岳
做一個公共管理的觀察者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而觀察中國龐大的公共服務隊伍與部門更有意思。
——過去我們是大政府小社會,現(xiàn)在我們是大政府大社會,社會上的發(fā)展更豐富多彩了,政府控制的資源與權力也更大了,但社會的問題與矛盾也更多了,單純的黨政機制已經必須向同時借助于民間公益機制的多元機制發(fā)展。
——過去的領導有毛主席的老三篇就好了,現(xiàn)在的公共管理者講究各種創(chuàng)新,這意味著有出息的管理者必須看新書、學新詞、整新事,否則就越來越累積太多的新矛盾,導致一地官場一地雞毛。
——過去的公共治理不分前后臺,書記啥事都得說了算,而現(xiàn)在場面上越來越需要能給大家交代得過去,書記拍著胸脯說“老子就是法律”的作風其實越來越不好使了。選擇政務官員、公共事務外包、公益創(chuàng)業(yè)就因此而開始有了新空間。
——過去所謂公共管理似乎老是管制,現(xiàn)在公共管理越來越要能向大家交代,只要是不能交代的事情,一被曝光,一被人肉搜索就慘了。而事前知道老百姓會不會罵,事后知道大家罵成了啥樣成為考驗執(zhí)政智慧的一個指標。
——得聽領導的,也得聽點群眾的。公共管理者將成為風箱里的老鼠,兩頭受氣:你怕領導罵,你也怕老百姓罵尤其是網民罵。中國不搞大選,但是你也必須得創(chuàng)造各種各樣的機制平衡兩頭需要,尤其在兩頭沖突的情況下。
——過去的公共管理就是政府管理,現(xiàn)在的公共管理也包括了非政府組織的工作,良好的治理必須得包括民眾更多的自治。但是一般人民還沒有太把長期與職業(yè)化地從事非政府的公益組織工作當成職業(yè),動員與鼓勵更多受過較好教育的青年人從事公益就成了一件重要的戰(zhàn)略性工作。
——過去你可以沒有個人魅力,但是現(xiàn)在個人魅力越來越重要了,只會讀稿子、坐主席臺、講套話的領導越來越被大家鄙視了。八股文、主席臺臉、標準照、念報告越來越有漫畫諷刺味道了。
——過去公務員也許能在自己的崗位上沾點便宜,現(xiàn)在的公共管理流程與效率決定了在行政流程中要沾小便宜很難。政務公開做起來很難,但是會有越來越大的壓力做起來,公開化的公共流程增加了圖利的風險。
——過去當官沒現(xiàn)在這么難,能做的人還真有兩下子,而現(xiàn)在公共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了,很多地方與部門領導提出了建設服務型政府的目標,但是想進入公務員隊伍的人求安穩(wěn)、托關系,服務素質更難保障了,令人悲哀的兩難。
——過去的領導得是運動員,現(xiàn)在的領導是活動員,奧運會、世博會、大運會、青奧會、世園會,整事整大事,以事推動工作進步是當領導的關鍵。不怕事大就怕事小,一但做成大事,很多問題就可以用神奇的倒逼推動機制加以解決。
——過去的領導不會整經濟,現(xiàn)在的領導最會整經濟,但是經濟在進步在升級,領導們要在學習中領導,在領導中學習,一方面交很多學費,一方面也推動了不少事情。
——過去我們的公共管理者主要受黨校訓練,現(xiàn)在有了更多的公共管理者去美國歐洲新加坡接受訓練。這充分地讓我們感受到中國社會與中國公共管理體制的開放性、學習力與實用性,你很難給中國的治理模式貼任何簡單現(xiàn)存的標簽。
作為一個在中國的政府部門、商業(yè)機構、媒體、學術部門都見識過的人,我覺得中國的公共管理真的是一個很豐富復雜的領域,一個挑戰(zhàn)與問題并存而考驗著任何參與者的能力的考驗場。
責任編輯:方丹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