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杰卡
摘要: 教師的工作壓力大于其他行業(yè),教師的工作特點決定了教師的工作狀態(tài)不僅存在于上班的8小時,還可能延續(xù)一整天。長時間處在強大的壓力之下,勢必導致人產生心理問題,精神狀態(tài)不佳,久而久之會患上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
關鍵詞: 教師心理健康緩解心理壓力
教師的職業(yè)是一種特殊的職業(yè),是一種用生命感動生命,用心靈澆灌心靈的職業(yè),人們把教師比作園丁、春蠶、蠟燭、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絢麗的晚霞……然而,教師為何“心病”不斷?因此,關注教師的心理健康與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一、教師心理健康問題形成的因素
(一)過大的工作壓力,使教師出現(xiàn)心理健康問題。
據調查表明,教師的工作壓力大于其他行業(yè),教師的工作特點決定了教師的工作狀態(tài)不僅存在于上班的8小時,還可能延續(xù)一整天。長時間處在強大的壓力之下,勢必導致人的心理憔悴,精神狀態(tài)不佳。久而久之會患上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心理學認為:適度的工作壓力可以排除心中的空虛和郁悶,給人奮發(fā)向上的動力,有利于提高工作和學習的效率;相反,過度的工作壓力會給人帶來苦惱、煩悶,感到焦慮、心悸和沮喪,產生生理和心理的失調反應,導致心理疾病的產生??梢姡處熯^大的工作壓力是出現(xiàn)心理健康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完美的自我期望難以如愿,使教師出現(xiàn)心理健康問題。
教師作為知識和道德的化身,常潛意識地把完美作為自己追求的人生目標。工作中,教師總是希望自己在各方面都做得盡善盡美,樣樣都不比別人差,并且渴望他人看到、肯定自己的成績?,F(xiàn)實中,個人的個性、能力、機遇各不相同,而這些自身條件又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工作成績。特別是教師職業(yè),業(yè)績并不一定能從教師自身的學歷、能力和花的工夫中直接反映出來,而要從學生方面間接反映。所以,成績和付出的勞動并不總是成正比的。這就使得,教師如果覺得成績不夠理想就加倍努力工作,但是努力的結果不一定能達到自己預期的結果。所以,教師如果不能理性地分析失誤,把原因都歸結到自己身上,就會內疚、自責,甚至感到悲觀厭世,帶來心理上的不良反應,出現(xiàn)心理健康問題。
(三)過多過高的教師角色期望使教師出現(xiàn)心理健康問題。
教師的工作對象決定了教師的工作牽連著千家萬戶,成千上萬雙眼睛都在盯著教師的一舉一動。教師上對社會、學校和所有學生的家庭負責,下對幾十上百名學生負責,總是要把各種不同的角色期望掛在心中。不同的主體對教師的角色有不同的期望;家長和學生期望教師是知識博大精深,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的學者型教授型人才;而教師畢竟是普普通通的現(xiàn)實中的人,扮演的角色不可能同時達到眾多人的期望值。過重的心理負擔會導致教師心理失衡,出現(xiàn)心理健康問題。
二、教師心理健康的標準
(一)積極地悅納自我——真正了解、正確評價、樂于接受并喜歡自己。承認人是有個體差異的,允許自己不如別人。
(二)熱愛教師職業(yè),積極地愛學生——能從愛的教育中獲得自我安慰與自我實現(xiàn),從有成效的教育教學中得到成就感。
(三)具有穩(wěn)定而積極的教育心境——教師的教育心理環(huán)境穩(wěn)定、樂觀、積極,將影響教師整個心理狀態(tài)及行為,也關系到教育教學的工作效果。
(四)能自我控制各種情緒與情感——繁重艱巨的教育工作要求教師良好的、堅強的意志品質,即教學工作中明確目的性和堅定性;處理問題時決策的果斷性和堅持性;面對矛盾沉著冷靜的自制力及給予愛和接受愛的能力。
(五)和諧的教育人際關系——有健全的人格,在交往中能與他人和諧相處,積極態(tài)度(如尊重、真誠、羨慕、信任、贊美等)多于消極態(tài)度(如畏懼、多疑、嫉妒、憎惡等)。
三、教師緩解心理壓力的方法
知道了問題的嚴重性,我們就應該想辦法保護自己。
(一)給心靈種植一片陽光。
哲學家?guī)ьI他的弟子們來到一片曠野,問:如何除掉曠野上的雜草?弟子們有的說鏟掉它,有的說用火燒,有的說撒上石灰,還有的說斬草需要除根。哲學家搖搖頭說:“如果沒有理想的答案,明年再到這里來吧?!钡诙?,弟子們都來了,只見昔日的曠野如今已長滿了綠油油的莊稼。他們突然醒悟:原來除掉雜草的最好辦法是種植莊稼。
如果說我們把來自各方面的壓力稱之為雜草的話,教師的心理自助就是綠油油的莊稼。
(二)輕裝上陣。
“心是有限的舞臺,那里不可能擺放太多的座位”。所以,從學生放學的那一刻起,你就要把時間交給自己,整理一天的用品,寫寫明天需要的東西,做這些事時可以聽聽你喜歡的音樂或者是悠揚的曲子,都可以幫助你緩解一天的壓力。或者你還可以把自己喜歡看的書放在隨手可觸的地方,哪怕只看一兩段,這一天里你總算給了自己一些時間,為自己而活著。你會發(fā)現(xiàn),你不但是教師,還是一個不錯的烹飪大師、畫家、詩人或者插花家……只要你愿意,一切就是美好的,有時給自己的心理負載了太多的負擔,不必要的禁忌、消極的思想、陰郁的情緒都讓我們舉步維艱,而自己卻不知道。我們總是關注別人對自己的看法,總試圖獲得他人的支持,更加重了對心靈的束縛。所以,放下不必要的心理負擔,才能輕裝上陣,這樣既可以集中精力于應該完成的事,又可以給內心騰出更多的空間,使心理的潛力釋放出來,享受精神的自由。
(三)加強心理調適,維護心理健康。
1.增強心理保健意識,培養(yǎng)良好的意志品質,建立成熟的心理防衛(wèi)和提高抗挫力。社會心理學認為,個體在從事有目的的活動中遇到的障礙、干擾,致使個人動機不能實現(xiàn),個人需要不能滿足的消極心理狀態(tài)就是挫折。教師在工作中會遇到各種挫折,如學生的頂撞、教學的失敗、家長的不理解,等等。教師要加強心理健康知識的學習,正確對待、理解自身出現(xiàn)的心理問題。面對挫折,教師要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意志品質,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悅納自己和他人,保持良好的自我意識;容忍挫折,學會自我調適;心懷坦蕩,情緒樂觀,提高心理挫折忍受力。
3.善于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樂于與人交往,和他人建立良好的關系是心理健康的必備條件。教師的職業(yè)特點決定了教師人際關系的復雜性。教師要處理與同事的關系、與學生的關系、與學生家長的關系、與家人的關系等。因此,教師要學會與人交往,培養(yǎng)良好的心態(tài),尤其要注重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尊重、愛護每一位學生,用自己積極、健康、向上的情緒感染學生,成為具有人格魅力的人。
4.以積極的心態(tài)投入教育教學工作。教師的身心健康是完成教學工作的必要保證。教師不僅向學生傳授知識,而且以自己的情感、意志、個性特點影響著學生。為此,教師在工作中要不斷學習,更新教學觀念,提高自身素質,保持積極向上的樂觀情緒、開朗的性格和愉快的心境,充分顯示育人者的良好形象。
(四)學會放松。
會休息才會工作。當自己的工作壓力過大時,不妨到戶外運動或者跟朋友爬爬山、喝喝茶等,能夠讓自己的身心得到有效的放松,更利于精神抖擻地投入教育教學中??赡艿脑?,學會一種技藝最好,它會使你進入一種新的境界,產生新的追求,在愛好中尋找樂趣,驅散不健康的情緒,令生活更有意義。
總之,教師的心理健康直接影響學生人格的形成和發(fā)展,教師要在工作和生活中為自己的心靈種植一片陽光,給心靈一份溫暖,一縷花香,以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影響學生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