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的教學語言是在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逐步形成的符合教育教學需要、遵循語言規(guī)律的職業(yè)語言。著名教育家夸美紐斯說:教師的嘴,就是一個源泉,從那里可以發(fā)出知識的溪流。這句話,說明了教師語言的重要性。課堂教學中,師生的互動、信息的傳遞和情感的交流,“都必須以語言為憑借。教師通過情趣盎然的表述,精辟入里的分析,入木三分的概括,恰到好處的點撥,把學生帶進瑰麗的知識殿堂,并開啟心智,陶冶情操,獲得精神上的滿足,從而更好地為實現(xiàn)教育目的服務?!背踔兴枷肫返伦鳛橐婚T“引導學生感悟人生的意義,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基本的善惡、是非觀念,學做負責任的公民,過積極健康的生活”的課程,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實踐性和綜合性的特征,這就決定了思想品德教師運用教學語言時必須注意真善美的結合,建構抽象、枯燥的理論知識與豐富多彩的學生生活、社會生活的有機聯(lián)系,引導學生追求真善美,遠離假惡丑。
一、真是思想品德教師教學語言的靈魂
1.語言要準確簡煉
語言要科學與準確,嚴謹和規(guī)范,使學生得到科學的信息,這是思想品德教師教學最基本的要求。思想品德課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理論觀點和社會科學基礎知識,對學生較系統(tǒng)地進行思想道德和政治思想教育的一門課程。它的基本概念、原理、觀點很多,都有嚴密的邏輯性和科學性,有時往往一字之差,會有不同的含義。如:生產(chǎn)與生產(chǎn)力、罰款與罰金、刑罰與刑法等,因此,每句教學語言都不能有半點的模棱兩可和含糊不清。簡煉就是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少說廢話,用較少的語句表達更豐富的內(nèi)容,提高語言的質量。思想品德教學中教師要提綱挈領和簡明扼要地表達基本原理、主要觀點、重點、難點。學生已知的或不重要的要少說或不說,點到為止;學生不了解的或重要的,要多說或詳說,并要說得恰到好處。有詳有略,詳略得體。騰出一定的課時讓學生充分地思考和練習,減輕作業(yè)負擔,提高學習效率。
2.語言要具有邏輯性
語言要有邏輯性指課堂教學語言要前后一貫,上下承接,順理成章,合乎思維的邏輯結構、規(guī)則和規(guī)律。思想品德教材中,有些概念、觀點,論述起來比較復雜,三言兩語說不清楚。所以通常把要說明的觀點分解成幾個相互關聯(lián)的層次,然后逐層進行分析和闡述。教師在教學中,要沿著學生邏輯思維的常規(guī)順序,一層一層地展開說理,一步一步地進行分析,由表及里,由淺入深,逐層遞進,逐步深入。這樣,說理充分,論證周密,既可以全面闡發(fā)概念、論點的豐富內(nèi)涵,又可以深刻地揭示概念、論點的理論深度。
3.語言所例舉的事例、數(shù)據(jù)要真實
現(xiàn)行初中思想品德教材通篇列有大量充分佐證的材料和數(shù)據(jù),這是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近幾年招考試卷中有各種材料型的題目,這些都告訴我們平時教學中要把材料數(shù)據(jù)的教學擺在重要的位置上,不可一言帶過,首先就要把書本中的材料和數(shù)據(jù)運用好。但我們都知道,課本中的材料及數(shù)據(jù)具有相對的滯后性,這就要求思想品德教師要善于搜集和利用好國內(nèi)外的政治、經(jīng)濟、科技等方面重要事件及相關數(shù)據(jù)。在當今信息爆炸的時代,信息來源渠道廣泛,信息內(nèi)容良莠不齊,有些“事實”不一定是事實,有些認識觀點尚有很大爭議,有些數(shù)據(jù)經(jīng)不住推敲等,這就要求思想品德教師選用權威媒體刊登的信息,如《半月談》、《時事》、《參考消息》等。
二、善是思想品德教師教學語言通向學生心靈的鑰匙
1.語言要親和友善
“感人心者,莫乎情”。親切、感人的教學語言能使學生保持積極舒暢的學習心境,喚起學生的熱情,從而產(chǎn)生不可低估的力量。思想品德教師在教學中,無論傳授知識,還是對待學生,語言都應親切,富有情感,做到多鼓勵,少指責;多肯定,少否定;多進行正面引導,少板起面孔訓人
2.語言要賦理于情
思想品德課基本上是訴之于“理性”的, 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是講“大道理”的。思想品德教師不應就理說理,而要巧妙地把深刻的道理寄寓于情意洋溢的語言之中。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既要“曉之以理”,又要“動之以情”,“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以“情語”表達“理語”,這種“理”,更能使人心悅誠服,感人肺腑。因而,教師在課堂上要緊緊圍繞教材,機智地隨境生情,以脈脈含情的語言,去叩開學生的心扉,使思想品德上的道理有如“潤物無聲”的春雨,滋潤著學生,使學生對你講述的一切樂于接受。如講授“我愛我家”時,可設置“我和我的家”、“真情故事”、“爸爸媽媽我想對您說”等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感受、表達對父母、家的愛。
3.語言必須堅持以正面教育為主
正面教育就是對學生進行符合執(zhí)政黨、政府施政需要以及符合倫理道德、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科學文化需要的政治教育?!端枷肫返抡n程標準(實驗稿)》中指出,“在教學中,要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在教學的實施過程中,準確把握課程目標,堅持正面教育的原則,弘揚社會主義主旋律?!?/p>
思想品德課不能變成脫離實際的空洞說教,必須密切聯(lián)系社會實際,對各種社會熱門話題,如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nóng)村等,必堅持正面教育,正確引導的原則。對一些比較棘手,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成長,易于引起學生產(chǎn)生疑惑的與教材理論知識相碰撞的社會熱門話題,也不能回避,必須加強正面引導。
三、美是思想品德教師教學語言的最高境界
1.語言要講究形象美
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運用形象生動的語言,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手段。思想品德和語文不同,語文教材里有不少課文是文學作品,它們本身就具有鮮明的形象性。而思想品德課幾乎全是抽象性的說明和理論性的闡述。這樣,思想品德教師對形象語言的掌握就必須根據(jù)具體的課文章節(jié)內(nèi)在蘊含的實際情況,把教材的理性語言熔鑄提煉,使概念性的語句化為形象鮮明的畫面,創(chuàng)造出特定的情境,并誘導學生進入這一情境,讓他們流連其中,吮吸知識的花蜜。如講授法律有關知識時,可引用相關案例作為背景材料,教授我國的基本國情時,可引用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方面的時事信息作例證等。
2.語言要講究激情美
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表明,情感性的話語比單純的理論性話語,更能收到好的教育教學效果。教師在教學中,語言要富有激情,自身激昂的情緒感染學生,使自己的教學語言煽起學生的思維熱情,起到“扇子”作用。教師教學時,應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的不同需要,使課堂教學語言具有張弛有致的抑揚美,緩急相間的節(jié)奏美。急時,使學生情緒亢奮,觸發(fā)思維,加深理解;緩時,使學生有較充裕的時間去思考、判斷,留下深刻的印象,使整個課堂氣氛活而不亂,井然有序而不致沉悶。
3.語言要講究幽默美
英國學者鮑門說過:“理想的教師應當達到藝術化的教學水平,善于利用幽默來激發(fā)學習興趣,使學生學得更好?!痹谒枷肫返陆虒W中,教師恰當?shù)剡\用豐富的比喻、富有哲理的笑話、詼諧的寓言等都可以引起學生的興趣,使課堂氣氛由沉悶變成活躍,激發(fā)學生更大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在笑中理解幽默中所蘊涵的深刻知識。如用“賣拐”這個小品來反映社會不法經(jīng)營的奸詐,用“塞翁失馬、焉知非?!眮肀磉_對生活要不怕挫折、保持樂觀等。
4.語言要講究文學藝術美
思想品德課堂既是知識的培養(yǎng),又應是情操、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在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引用一些名人名句、名曲、成語、典故,使語言豐富多彩。一是引用詩詞。我國古今詩詞、諺語等本身含有豐富的政治信息,如果思想品德教師在課堂上適當?shù)剡\用這些含有政治信息的詩詞和諺語,不但學生愛聽,而且可以使課堂氣氛活躍,課堂增彩添色,學生學習興趣大增,學習思想品德的積極性得以大大提高。如講到違法行為必受懲時,引用“法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講到一般違法與犯罪聯(lián)系時,引用“從小偷釘,長大偷金?!钡取6且酶枨?。好的歌曲,不僅給人以美的享受,更能陶冶人的情操,使人展開豐富的想象。在思想品德課中運用歌曲進行教學,對于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學情境,增強教學內(nèi)容的吸引力、感染力,營造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有著積極作用。如講到父母的愛時,可引用歌曲《燭光里的媽媽》,講到社會需要愛時,可引用歌曲《愛的奉獻》,講到愛國時,可引用歌曲《我的祖國》、《春天的故事》等。
教學語言的追求是無止境的,思想品德教師一方面必須不斷學習,拓展自己的語言素養(yǎng);另一方面要加強語言的加工和錘煉,以使自己的教學語言日臻科學和藝術。
(張建,南京市浦口區(qū)教育局教科室,21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