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暉 劉晶 高玲
摘要 一階RC電路的暫態(tài)過程非常短暫,利用仿真軟件Multisim來演示一階RC電路的響應,可以直觀地觀察變化過程以及時間參數(shù)對暫態(tài)過程時間長短的影響,增加了教學信息量,提高了教學效果,并且進一步驗證了仿真的結果和理論分析值的吻合度。
關鍵詞 Multisim 一階RC電路 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TM133 文獻標識碼:A
在一階RC電路響應中,動態(tài)電路的暫態(tài)過程是十分短暫的單次變化過程,通常在教學中都是以理論講解為主,涉及到的瞬態(tài)變化波形,一般無法直接呈現(xiàn)給學生,如果利用仿真電路來展示瞬態(tài)過程的變化以及參數(shù)對于過渡過程時間長短的影響,將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并加深理解。
1 仿真軟件Multisim介紹
Multisim是EWB軟件的升級版本。軟件里的所有元器件都是經過高度仿真而成,與實際結果幾乎完全相同。軟件具有以下特點:元器件庫豐富、電路分析功能強大、具有windows風格的界面。
傳統(tǒng)電子技術理論教學,由于條件限制,導致理論與實驗相分離,達不到最佳教學效果。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運用多媒體教學已經成為必然趨勢。
2 RC電路的響應
零輸入響應:一階電路僅有一個動態(tài)元件,如果在換路瞬間動態(tài)元件已儲存有能量,那么即使電路中無外加激勵電源,電路中的動態(tài)元件將通過電路放電,在電路中產生響應,即零輸入響應。
對于圖1所示電路,當開關S閉合在1端時,電源通過R對C充電,電路達穩(wěn)定狀態(tài),電容儲存有能量,電容電壓值恒定為6 V,當開關S閉合在2端時,C通過R放電,在電路中產生響應, 即零輸入響應,電壓從6V按指數(shù)規(guī)律變?yōu)?V。
利用Multisim進行仿真,從圖2(a)上可以很明顯地看出,暫態(tài)過程是按照指數(shù)規(guī)律進行衰減的,電路中已經給出了元件的參數(shù),R=500 ,C=10 F,=RC=5ms。 點的電壓是電源電壓6V的36.8%約等于2.2V。示波器的紅色指針為暫態(tài)過程的起始時刻,藍色指針為 點時刻,可以看出,在時間經過了 ,即5ms時,電容電壓完成了總變化量的63.2%,電容電壓約為2.2V。
將C由10 F變化到20 F,計算得到=10ms,點電壓仍然是2.2V。從圖2(b)中可以看出,時間經過10ms,電容電壓才衰減為2.2V,也就是經過10ms,電容電壓才完成總變化量的63.2%。
零狀態(tài)響應:當動態(tài)電路初始儲能為零時,僅由外加激勵產生的響應就是零狀態(tài)響應。對于圖1所示的電路,若電容的初始儲能為零,當開關S 閉合到1端時,電容通過R充電,響應由外加激勵產生,即零狀態(tài)響應, 仿真波形如圖3所示。從圖3可以看出,時間經過了,即5ms時,電容電壓完成了總變化量的63.2%,即6V的63.2%,約為3.8V。
全響應:當一個非零初始狀態(tài)的電路受到激勵時,電路的響應稱為全響應。對于線性電路,全響應是零輸入響應和零狀態(tài)響應之和。如圖1所示,反復按下空格鍵使開關反復切換,通過示波器就可觀察到電容電壓全響應波形如圖4所示。
在教學中電路使用Multisim軟件對電路進行仿真,讓學生通過觀察仿真波形,加以分析、總結,為了進一步講解時間常數(shù)對響應速度的影響,可以改變參數(shù)R 或C,從而改變時間常數(shù),觀察波形,得出結論。
3 結束語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中,容易出現(xiàn)教學效率不高、教學效果不夠理想等問題。運用仿真實驗,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可以極大地提升學習效率和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羅映紅.電工技術[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9.
[2] 熊偉,侯傳教,梁青,等.Multisim 7電路設計及仿真應用[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3] 王冠華.Multisim10電路設計及應用[M].北京:國防工業(yè)出版社,2008.
[4] 俎云霄,李巍海,張軼.Multisim在電路分析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現(xiàn)代教育裝備,2010(15):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