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月平
摘要: 新課程標準提出要面向全體學生,著眼于學生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的需要,英語課堂教學要著眼于學生的全面和終身發(fā)展,因材施教,促進每個學生的充分發(fā)展。
關鍵詞: 英語教學因材施教充分發(fā)展
新課程標準指出要“面向全體學生,著眼于學生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的需要”。在實際英語教學中我們感到,平時的英語課堂教學在面向全體學生上還有著很大的缺失,究其原因是教案的預設仍然是大一統(tǒng)的,內(nèi)容單一、目標單一、過程單一、方法單一,這大一統(tǒng)的單一又怎能使教學面向全體,又怎能使學生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而實踐又讓我們感到:無論是教法還是學法,我們的預設都要考慮學生個體的情況。我就因材施教,促進全體學生充分發(fā)展談談個人的認識和做法。
一、因材施教順應英語教學改革的浪潮
新的課程標準強調(diào)讓學生通過體驗和實踐進行學習,教學過程成為師生交往,共同發(fā)展的互動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實現(xiàn)師生間、生生間動態(tài)的信息交流。如此強調(diào)應當說是傳統(tǒng)教學基礎上的一次革命,只有因材施教,才能使每個學生都能夠生動而又活潑地動態(tài)發(fā)展,而當學生進入了相互廣泛信息交流的境界,那么師與生、生與生則可以相互溝通、相互影響、相互補充,進而達成共識,達到共享、共進。因此因材施教應當成為我們追求的理想境界。在實踐中,我們發(fā)現(xiàn),對于學生自身能力、基礎等方面的差異性,應當加以重視,只有設置與學生的學習能力、基礎相一致的目標,采取差異性的教學措施,才能夠在教學活動中兼顧學生的整體,實現(xiàn)教學成效的全面提升。
二、因材施教必須促進學生充分發(fā)展
英語教學的主陣地在課堂,因材施教的主陣地也應該在課堂,因此,我們必須抓住課堂這個主陣地,攻克教學過程中因材施教的難關。
1.教學中提問的因人而異
課堂提問是推進教學過程的必要手段,提問不可隨便,難易不等的問題可以拋給個性不同的學生,使得人人都有回答問題的機會。如果我們能在課堂上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問題回答,都回答出問題,那么我們會因所答而奇,因答中而喜。運用差異性的提問方法,能夠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讓學生在課堂中能夠動起來,思維活躍起來,讓每一位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都能夠有充分參與與展示的機會。
2.教學中探究的因人而異
學生在英語課堂學習互動中差異是客觀存在的,這就需要我們因人而異地布置學習任務。如教學八年級上冊的Unit 2 School Life的Main Task,讓學生進行練習時,對于能力較強的學生,我鼓勵其在使用A2部分時選擇自己喜歡的科目、運動及活動的信息并加入關于自己的其他信息;而對于能力一般的學生,我允許他們仿照第36頁B1部分Daniel的文章結構和語言進行寫作練習。實踐證明,在初中生自主探究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當給予相應的平臺與載體,對學習基礎較好、能力較高的學生,提出難度系數(shù)相對較高的探究要求;對中后位置學生提出降低后的要求,讓學生都能夠立足自身的學習基礎開展探究學習活動。
3.教學中評價的因人而異
一般來說,初中生都喜歡聽到正面的肯定,但對于學習效果不同的學生,我們的評價也應該有異,在正面肯定的前提下注意措辭得當。如在教學八年級上冊Unit3 A Day Out的Study Skills時學生齊聲朗讀第52頁后半部分的內(nèi)容,判斷是事實還是觀點,能力強的學生的判斷正確,我給予的評價是“你真不錯”,而對判斷中出現(xiàn)了失誤的學生,我給予評價的評價是“你再去進一步思考”。對于不同學生,分別設置表揚激勵的門檻,讓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成功,得到激勵,增強學習動力。
三、因材施教必須順應學生的心理
初中生愛面子,對問題學生的輔導必須考慮好時空和方法,就時間而言不宜在課堂上多進行,否則會大失面子,一般我采用畫龍點睛法,用一句句簡短的話語點出其存在的問題,點出在學習一定內(nèi)容時影響其不得要領的要害之處。就空間而言一般為沒有他人在場的地方。就其方法而言一般以親近的語言和善的面容,使學生能夠樂意接受你的補差。應當說補差是肯定,但不能讓其產(chǎn)生“自己就是差”的心理陰影。尊重學生的自尊心是提高輔導成效的基礎,我還動員學生相互幫助,結成幫扶對子,利用課余時間進行研究,尋找學習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有針對性地進行改進,以此提升學生輔導的成效。
四、因材施教必須看學生發(fā)展的程度
英語教學必須讓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而學生的發(fā)展都離不開我們在平時教學過程的督促,如英語單詞的記憶、課文的朗讀、英語文化知識的掌握。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我堅持分層面實施促進行為,分門別類地制定適合于一定類型學生的學案,做到人盡其才。尤其在開展一些表演性的英語教學活動時,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充當不同要求的角色,真正做到人盡其用,學生表演的興趣極濃,收到了較為良好的促進效果。實踐讓我感到,當學生都能在經(jīng)驗真實情境里而實施了有意義的個體活動,那么每個個體就都能在自身原來的基礎上獲得不同程度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牛津初中英語.教師指導用書.鳳凰出版社傳媒集團,譯林出版社.
[2]賴三春.試析分層教學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作用.新課程研究,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