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經濟條件的發(fā)展,人們對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重要性的理解深入,對于其要求也愈來愈高,政府所擁有的投資能力不能滿足這種要求,新出現的BT(Build Transfer)借助其“延遲支付”的特點,成為一種能夠較好解決部分地方政府的資金不足的問題的新型項目投融模式,因此在國內得到了迅速的發(fā)展。這種“超前消費”的項目運作模式實際存在很多的風險,例如:相關法律機制不健全、談判難度大等。本文從BT項目的投資風險進行探討,尋求能夠防范這種風險的合理方法。
【關鍵詞】BT項目投資風險防范措施
一、BT項目簡介
所謂的BT是Build- Transfer的縮寫,意思是建設—移交。BT項目投資沒有特許經營權,所確定的項目投資者沒有一定的特許經營權。項目投資者的主要任務是進行投融資來籌集建設所需的資金,然后實施項目的建設,在建設完成后,按照既定的程序或者流程將項目的成品交給業(yè)主,然后要求項目業(yè)主在合同約定的最后期限之前繳納相應的錢款和利息。
二、BT項目投資風險分析
(一)投標報價過程中的風險
在項目建設的始終都存在投標報價風險。這種風險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由于項目能否盈利帶來的經營風險,另一方面是由于投資者沒有滲透理解招標文件、沒有周密地考察施工現場,使得在編制投標的報價過程中影響施工方案的選取和施工組織的設計,導致了項目建設的合理性的風險。在實際的項目實施過程中,還屢次出現由于投資者沒有對市場需求、能源、交通、資源和經營以及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和分包商進行充分的調研,導致了報價策略出現偏差,造成了不少經濟損失。
(二)項目合作雙方的信用風險
能否嚴格遵照合同中內容,是否嚴謹地履行自己的職責以及所需要承擔的信用責任,是項目合作者能否保證融資成功的關鍵。因此對于BT項目公司而言,必須要實現對項目所在的地方政府、合作者的資金狀況、專業(yè)能力、誠信程度和可靠性有充分的考慮,在此過程中,最難調查的還是對地方政府和相關公司的信譽的考察。為了避免由于信用造成的風險,BT項目公司一定要重點調查項目的發(fā)起者的信譽度和回購能力,在調查過程中要保持嚴謹、一絲不茍的態(tài)度、公平、公正地對業(yè)主的信用進行分析和判斷,然后根據事實,決定是否籌措資金進行項目的滲入,一定要避免盲目決策的行為。
(三)施工過程中的風險
在招標時,業(yè)主提供的項目相關技術依據和基礎資料,例如:氣象、水溫和地質等資料缺乏更新,造成資料很多都缺乏事實依據,加上在招標文件中,對資料已經聲明是“僅供參考”,也就是對于資料的使用性和準確性不負責;招標圖紙的設計有些地方也很不合理,使得在施工過程中,建設單位要對其進行重大的設計變革,這就要和業(yè)主進行協商,在談判過程中又會涉及項目建設成本的討論,如果談判不成功就會讓BT項目公司承擔巨大的風險;業(yè)主體統的安全施工細節(jié)以及施工工藝可能沒有達到規(guī)范的標準;項目業(yè)主或者監(jiān)理設計師指揮錯誤;非人為因素例如:地震、惡劣氣象等導致的項目延期或者無法完工以及完工后不能滿足要求等。這些情況一旦出現,就會導致BT項目公司承擔包括利息在內的許多施工成本增加,結果是導致貸款償還期的延長,甚至可能錯過許多市場機會。
(四)合同風險
當下的項目工程幾乎都是買方主導的市場,項目的業(yè)主處于控制地位,這主要表現在合同上。合同可能被業(yè)主設計成條款苛刻的霸王條款;一旦有風險,乙方承擔大部分,甲方只承擔少量風險;在工程控制的權利上,甲方有著絕對的領導權,乙方想要修改項目工程策劃書的錯誤,必須要千方百計才能聯系到業(yè)主進行改變;此外,由于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使得國內的許多工程項目都沒有專業(yè)的監(jiān)理人員,一般都是由投資方臨時組織的一批無專業(yè)技能的人員來進行監(jiān)理,導致了一旦錯誤指揮,就會使得合同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都蒙受損失。
三、風險防范措施
(一)做好競標前的調研和項目評估工作
BT項目公司在介入投資之前,一定要對項目工程進行充分的研究和評估,包括對項目業(yè)主的信譽程度,當地政府的信用,相關的投資環(huán)境和風險事件的來源的調查。如果有足夠的實力可以成立調研組負責實地考察、網絡調查、人際交際等途徑的調查,從而準確地判斷是否能夠盈利,能否保證BT公司投資后能夠通過經營回收建設的成本和投資。
(二)遵照項目風險分配的原則
項目業(yè)主與項目的投資者應當以雙贏為原則,為了充分取得最大的投資效益,在合理進行風險的分配的基礎上,通過降低工程成本來增加利潤。第一、由于項目工程在設計的時候就已經存在許多欠實的內容,所以要對工程的成本和造價進行隨時的討論和改變,因此要始終保證風險是在客觀事實的基礎上進行的分配,切忌偏頗;第二、要堅持合法的原則,不能違背國家的法律,保證風險的分配是符合相關的《勞動法》等相關法規(guī)的規(guī)定;第三、堅持公平的原則,誰引起風險,就應該由誰承擔相應的責任,也就是進行責任分配的管理制度。
(三)其他管理上的措施
在管理之上,為了防范風險,應當建立完整的風險應對措施,例如:為控制成本制定控制對策、為降低風險進行利益雙方的風險轉移對策、建立責任與權力對應的責任分散對策等來進行風險的最大控制,保證有利益就有風險。
四、小結
本文基于對BT項目公司在投資過程遇到的投標報價過程中風險、合作雙方的信用風險、施工過程中風險以及合同風險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在項目投標之前要認真做好競標工作,在簽訂合同時要注重風險分配原則和在施工過程中要針對管理制定相應措施來防范風險的意見。
參考文獻
[1]張立茂,吳賢國,蒲曉燕,蔣樂,周俊.BT項目全面風險管理體系研究[M].建筑經濟,2011.
作者簡介:李東畇,男,就職于中鐵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責任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