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中國城鎮(zhèn)化水平的進一步提高,中小城鎮(zhèn)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短缺的問題日趨嚴重。雖然政府加大了對中小城鎮(zhèn)基礎設施建設的財政支持力度,采取了相應的融資優(yōu)惠政策,但是其面臨的融資風險依然嚴峻。文章采用情景分析法和專家打分法對融資風險進行識別,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對中國中小城鎮(zhèn)基礎設施建設融資風險進行分析,并對風險原因與風險影響進行分析。
【關鍵詞】中小城鎮(zhèn)基礎設施主成分分析融資風險
一、引言
當前,我國城鎮(zhèn)化建設已經進入關鍵期,基礎設施的供給不足與社會對基礎設施巨大的需求量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創(chuàng)新基礎設施融資模式已成為我國城鎮(zhèn)化過程中的主要問題。我國關于中小城鎮(zhèn)基礎設施建設與融資模式的研究比較多,大多集中在對中小城鎮(zhèn)基礎設施建設資金不足和融資模式的分析上,很少涉及對基礎設施自身的融資風險進行研究。例如:付聰、伊殆林、李麗紅通過問卷調查的方法分析了中小城鎮(zhèn)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存在的問題;胡進華對BOT、TOT、ABS三種項目融資方式的風險進行了分析;孟祥林以北京市郊縣為例,對中小城鎮(zhèn)基礎設施建設的市場化融資策略進行了實證分析。概括起來,學者對融資風險的分析,并未著眼中小城鎮(zhèn)基礎設施本身,而且沒有進行定量分析。本文對融資風險的大小進行了賦值,運用主成分分析法,對我國中小城鎮(zhèn)基礎設施的融資風險進行分析。
二、影響融資的風險因素
(一)融資的風險識別
風險識別,是指采用系統(tǒng)論的觀點對項目全面考察綜合分析,找出潛在的各種風險因素,并對各種風險進行比較、分類,確定各因素間的相關性與獨立性,判斷其發(fā)生的可能性及對項目的影響程度,按其重要性賦予權重。常見的風險識別方法有:頭腦風暴法,專家調查法,情景分析法,核對表法,流程圖法,財務報表法。
本文采用情景分析法對中小城鎮(zhèn)基礎設施建設融資風險進行識別,按照項目融資風險的表現(xiàn)形式有:信用風險,政策法規(guī)風險,環(huán)境風險,商業(yè)風險,經營管理風險,建造風險。
(二)風險的評估與影響
文章對五種風險大小和對項目產生的消極影響進行評估,確定風險的概率與影響程度。從而確定對中小城鎮(zhèn)基礎設施融資具有高級別的風險。
我們聘請15位有關專家(他們對這五項風險發(fā)生的程度比較了解),采用無記名調查問卷方式來評估各種風險發(fā)生的概率和消極影響程度。并對風險發(fā)生的概率和消極影響程度通過加權求其平均值,最終確定風險級別和消極影響程度。
文章將風險發(fā)生的大小有小到大分為五個級別,分別賦值為:0.05,0.25,0.45,0.65,0.85。消極影響級別由小到大劃分為:渺小級,低級,中級,高級,很高級;并賦值為0.05,0.1,0.2,0.4,0.8。信用風險發(fā)生的概率和消極影響程度分別為:0.45,0.2;風險級別:0.45×0.2=0.09 中級。環(huán)境風險發(fā)生的概率和消極影響程度分別為:0.05,0.2;風險級別:0.05×0.2=0.01 低級。經營管理風險發(fā)生的概率和消極影響程度分別為:0.65,0.4;風險級別:0.65×0.4=0.26 高級。商業(yè)風險發(fā)生的概率和消極影響程度分別為0.25,0.4;風險級別:0.25×0.4=0.10 中級。建造風險發(fā)生的概率和消極影響程度分別為:0.45,0.4;風險級別:0.45×0.4=0.18 高級。風險級別高級的為:經營管理風險和建造風險。
(三)風險結果分析
通過分析,我們得出對中小城鎮(zhèn)基礎設施融資具有較大影響的是建造風險和經營管理風險。建造風險包括建造成本上升X1,推遲交工X2,非人為因素X3,效能和供給量不足X4;經營管理風險包括價格因素X5,經營管理期收入下降X6,經營管理成本上升X7。
三、基于主成分方法的風險分析
(一)主成分分析
主成分分析就是用較少的幾個綜合變量來代替原來較多的變量,而這些較少的綜合變量能盡可能多得反映原來變量的有用信息,且相互之間又是無關的,這些綜合變量就稱為主成分。其原理是利用降維的思想把多個變量轉換成較少的幾個互不相關的綜合變量。
運用SPSS16.0對具體風險因子進行主成分分析,然后根據(jù)主成分對應的特征值大于1的原則提取相應的主成分量,并采用正交旋轉法,得到主成分因子的方差貢獻率及得分函數(shù)系數(shù)。
(二)分析具體風險因素
文章將中小城鎮(zhèn)基礎設施分為準經營性基礎設施,經營性基礎設施和非經營性基礎設施,本文選取三種基礎設施項目共九個:城鎮(zhèn)公共街道(A),垃圾中轉站(B),城鎮(zhèn)生活污水排放設施的安裝與維修(C),城鎮(zhèn)生活污水處理廠(D),城鎮(zhèn)垃圾處理站(E),城鎮(zhèn)自來水管網(wǎng)設施(F),過境收費公路(G),收費大橋、(H),公共場所衛(wèi)生保潔(I),其中,C、E、I屬于準經營性基礎設施,D、G、H屬于經營性基礎設施,A、B、F屬于非經營性基礎設施。
本文采用SPSS軟件來實現(xiàn)對這九項城鎮(zhèn)基礎設施融資的主要風險分析。
1.風險大小的確定
15位相關專家根據(jù)風險評估的準確性及實現(xiàn)可能性的要求,對每個具體風險打分,取值在0~1之間。0表示風險可以不考慮或不可能發(fā)生風險,1表示風險一定發(fā)生。通過加權求均值來確定各個具體風險的大小,最終確定風險大小集合如表1所示。
表1 風險大小的集合表
風險
項目 X1 X2 X3 X4 X5 X6 X7
A 0.01 0.16 0.33 0.10 0.12 0.17 0.11
B 0.07 0.25 0.25 0.04 0.04 0.21 0.14
C 0.13 0.21 0.08 0.11 0.19 0.17 0.11
D 0.11 0.25 0.17 0.19 0.14 0.09 0.05
E 0.25 0.03 0.27 0.03 0.20 0.03 0.24
F 0.02 0.15 0.19 0.11 0.21 0.23 0.09
G 0.41 0.21 0.02 0.07 0.05 0.11 0.13
H 0.23 0.31 0.06 0.06 0.09 0.19 0.06
I 0.21 0.35 0.21 0.08 0.05 0.07 0.03
2.主成分分析
運用SPSS軟件對九個基礎設施項目中的風險進行主成分分析,如表2所示。
表2相關系數(shù)矩陣
Correlations
建造成本上升 推遲交工 非人為因素 效能和供給量
不足 價格因素 經營管理期
收入下降 經營管理
成本上升
建造成本上升 Pearson Correlation 1 .084 -.614 -.374 -.350 -.557 .193
Sig. (2-tailed) .831 .078 .321 .356 .120 .620
N 9 9 9 9 9 9 9
推遲交工 Pearson Correlation .084 1 -.377 .187 -.684* .171 -.841**
Sig. (2-tailed) .831 .317 .630 .042 .660 .005
N 9 9 9 9 9 9 9
非人為因素 Pearson Correlation -.614 -.377 1 -.095 .142 -.094 .279
Sig. (2-tailed) .078 .317 .808 .715 .810 .466
N 9 9 9 9 9 9 9
效能和供給量不足 Pearson Correlation -.374 .187 -.095 1 .285 .024 -.581
Sig. (2-tailed) .321 .630 .808 .457 .952 .101
N 9 9 9 9 9 9 9
價格因素 Pearson Correlation -.350 -.684* .142 .285 1 .008 .317
Sig. (2-tailed) .356 .042 .715 .457 .984 .405
N 9 9 9 9 9 9 9
經營管理期收入下降 Pearson Correlation -.557 .171 -.094 .024 .008 1 -.248
Sig. (2-tailed) .120 .660 .810 .952 .984 .520
N 9 9 9 9 9 9 9
經營管理成本上升 Pearson Correlation .193 -.841** .279 -.581 .317 -.248 1
Sig. (2-tailed) .620 .005 .466 .101 .405 .520
N 9 9 9 9 9 9 9
輸出結果說明:相關系數(shù)下面的Sig是顯著性檢驗結果的P值,越接近0越顯著。相關系數(shù)在0.6以上,就可以認為顯著相關了。
由相關系數(shù)矩陣可以得出:非人為因素與建造成本上升,價格因素與推遲交工,經營管理成本上升與推遲交工具有顯著相關性,其中經營管理成本上升與推遲交工具有高度相關性。風險因素之間呈現(xiàn)較強的線性關系,適合進行主成分分析。
3.計算特征值、方差貢獻率和累計方差貢獻率
計算結果如表3所示。
表3特征值、方差貢獻率和累計方差貢獻率
Total Variance Explained
Component Initial Eigenvalues Extraction Sums of Squared Loadings
Total % of Variance Cumulative % Total % of Variance Cumulative %
1 2.553 36.470 36.470 2.553 36.470 36.470
2 2.075 29.643 66.112 2.075 29.643 66.112
3 1.189 16.985 83.097 1.189 16.985 83.097
4 .931 13.305 96.403
5 .197 2.812 99.214
6 .055 .782 99.996
7 .000 .004 100.000
按照累計方差貢獻率大于80%來選取主成分,選取了3個主成分,其累計方差貢獻率為83.097%,見表3。前三個主成分基本上包含風險的絕大部分信心,在這里提取三個特征值,并計算相應的特征向量,然后求出三個主成分的表達式。對應于特征值的特征向量如表4所示。
表4特征向量
第一特征向量a1 第二特征向量a2 第三特征向量a3
-0.08 -0.66 0.26
-0.60 -0.03 -0.16
0.33 0.29 -0.41
-0.21 0.42 0.63
0.38 0.31 0.52
-0.15 0.38 -0.45
0.56 -0.25 -0.12
4.計算主成分的表達式
第一主成分:
第二主成分:
第三主成分:
第一主成分中第二、第七項指標的系數(shù)較大,這兩項指標起主要作用,我們可以把第一主成分看成由推遲交工、經營管理成本上升所刻畫的反映融資風險的綜合指標;
第二主成分中第一項指標的影響最大,可將之看成是建造成本上升刻畫的反映融資風險的綜合指標;
第三主成分中第四項指數(shù)的影響最大,超過其他指標的影響,可單獨看成是效能和供給量不足的影響。
運用主成分分析提取的影響中小城鎮(zhèn)基礎設施融資的主要風險因素,在融資時重點考慮建造成本上升、推遲交工、經營管理成本上升、效能和供給量不足者這四項風險因素。
5.計算中小城鎮(zhèn)基礎設施項目的風險排名
將中小城鎮(zhèn)的九項基礎設施項目的七項風險因子的數(shù)據(jù)代入第一、第二、第三主成分的表達式中,求得九項基礎設施項目在四種主要風險因子中的大小排名,結果如表5所示。
表5九項基礎設施項目的風險排名
項目 第一主成分 排名 第二主成分 排名 第三主成分 排名
A 0.0728 2 0.2006 2 -0.1226 8
B -0.0194 4 0.0928 4 -0.1896 9
C -0.0248 5 0.0733 5 0.0458 3
D -0.0749 6 0.1141 3 0.0649 2
E 0.2507 1 -0.0616 8 0.0301 4
F 0.0437 3 0.2136 1 -0.0325 6
G -0.0916 7 -0.2169 9 0.0698 1
H -0.1579 9 -0.0334 7 -0.0225 5
I -0.149 8 -0.02 6 -0.0462 7
通過對基礎設施項目的風險排名可知在第一主成分中排名前三的是:E、A、F,表示這三項基礎設施項目在融資時推遲交工、經營管理成本上升的風險較高,在融資時重點考慮推遲交工和經營管理成本上升的綜合風險。在第二主成分中排名前三的是F、A、D,表示這三項基礎設施項目在融資時建造成本上升的風險較高,在融資時重點考慮建造成本上升的風險。在第三主成分中排名前三的是G、D、C,表示這三項基礎設施項目在融資時效能和供給量不足的風險較高,在融資時重點考慮效能和供給量不足的風險。其中C、E屬于準經營性基礎設施,主要融資風險:推遲交工和經營管理成本上升;D、G屬于經營性基礎設施,主要融資風險:建造成本上升,效能和供給量不足;A、F屬于非經營性基礎設施,主要融資風險:推遲交工和經營管理成本上升,建造成本上升。
四、結論
(一)經營性基礎設施融資風險發(fā)生的原因與風險影響的分析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經營性基礎設施融資的主要風險是建造成本上升,效能和供給量不足。
由于經營性基礎設施采用的是收費機制,所以其動機和目的是利潤最大化,經營性基礎設施在競標建造過程會面臨通貨膨脹,物價上漲等潛在風險,這些風險的發(fā)生都會導致建造成本上升,由于建造成本的上升,承包商會面臨資金短缺,進而影響工程的質量和工期,造成基礎設施不能達到社會效用最大化的目的,供給量少于社會公眾的需求量,制約社會的發(fā)展,影響其公共職能的發(fā)揮。
(二)準經營性基礎設施融資風險發(fā)生的原因與風險影響的分析
由上表可知準經營性基礎設施融資的主要風險是推遲交工和經營管理成本上升,效能和供給量不足。
準經營性基礎設施融資方式有政府直接投資,政府與私人部門合作投資。政府直接投資會受到財政資金的限制,單純依靠政府投資很難滿足社會對準公共產品或服務的需求。勢必會影響公共產品的效能與供給量。另外政府作為職能部門,缺乏項目管理的經驗,會制約其管理水平,影響或降低準經營性基礎設施項目的運營效率,造成經營管理成本上升。由于缺乏激勵機制,政府直接參與項目的建設效率低下,從而影響項目建設的工期。政府與私人部門合作投資方式中,政府主要采用建設期補償方式,由于在建設期可以得到補償,承包商會延長建設期,推遲交工,將導致基礎設施不能按時交工,投入使用,引起效能和供給量不足風險。
(三)非經營性基礎設施融資風險發(fā)生的原因與風險影響的分析
由上表可知非經營性基礎設施融資的主要風險是建造成本上升,推遲交工和經營管理成本上升。
非經營性基礎設施由于缺乏盈利性,私人部門很少投資此領域,主要由政府融資建設,存在的產權不清晰,管理體制和市場化運作不合理,導致了非營利性基礎設施經營管理成本上升和建造成本上升,成本上升會影響建設工期,延緩其社會服務功能的發(fā)揮,所以在非經營性基礎設施建設中要明晰產權,加強市場化運作。
參考文獻
[1] 付聰,伊殆林,李麗紅.小城鎮(zhèn)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存在的問題及成因分析[J].中國農機化,2009(1).
[2] 胡進華.BOT、TOT、ABS三種項目融資方式的風險分析及應用[J].項目管理技術,2009(1).
[3] 孟祥林.城鎮(zhèn)基礎設施建設的市場化融資策略選擇[J].建設與管理,2005(9).
[4] 袁明鵬,胡艷,莊越.新編技術經濟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5] 胡瓏瑛.技術經濟學[M].黑龍江: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出版社,2004.
[6] 王淑芬.應用統(tǒng)計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7] 張文彤,SPSS統(tǒng)計分析高級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作者簡介:魏強(1987-),男,河南開封人,碩士,研究方向:公共投融資研究。
(責任編輯:劉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