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鋒
【摘要】幼師樂理課教學要樹立為視唱練耳、為鋼琴、為聲樂、為舞蹈服務的意識,而不是培養(yǎng)音樂理論家。樂理教學要有針對性。
【關鍵詞】樂理服務針對性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2)03-0114-01
2.如何運用多媒體更好地提高小學美術教學效果
在課堂教學中,多媒體的運用最大限度地豐富了學生的視覺體驗,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了學生學習的空間,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與效果。通過對實際的教學的總結,我們也發(fā)現(xiàn)過很多使用多媒體而沒有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的情況,因此,我們有必要結合教學的實際探討一下如何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
2.1經(jīng)典圖片的選擇
如果我們在運用圖片進行欣賞的時侯圖片過多,則看圖的時間就占據(jù)了教學時間的大部分,而造成學生的練習減少,導致學生眼高手低。因此需要我們提高理性思維,圖片需要適當取舍,教學的效果是整體作用下的結果,教學細節(jié)必須服從整體的需求。小學美術課講授的時間一般為15到20分鐘左右,如果欣賞的圖片太多,則勢必造成其他問題的交流的欠缺。因此,教學課件中的圖片要恰當、適量。
2.2模塊結構的建立
圖片的呈現(xiàn)最忌諱線性式的,因此教師在組織欣賞圖片時,一定要為圖片建立良好的模塊結構,將圖片進行不同角度、不同思維層次的重組,使之形成結構模塊,使之產(chǎn)生豐富性,產(chǎn)生有意義的變化。讓學生在不同方向與角度的思考中對問題產(chǎn)生更生動、更深刻、更鮮活、更立體的理解,獲得美術學習最大的效果。
2.3任務和問題的驅(qū)動
如果教學中沒有任務和問題,感受與欣賞活動往往比較隨意,漫不經(jīng)心,學生看過即忘,內(nèi)心基本上是不為之所動的,在分析與交流的時候,許多圖片已淡忘,學習效果就會很糟糕,教師應該在看圖片之前就把任務和問題告訴學生,清晰地提出看圖片時需要注意的問題以及看后需要開展的任務,讓學生目標明確地看圖,這樣的教學效果會好許多。
3.多媒體運用在教學中需注意的問題
隨著科技的進步,學生的創(chuàng)新要求比以往任何時期都要強烈,多媒體技術引入小學美術教學已然成為一種必須,為了提高多媒體技術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的質(zhì)量,我們必須注意以下問題:
(1)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并不是一定能優(yōu)化教學,運用是否得當才是最關鍵,教師必須將多媒體技術的藝術魅力和特殊功能充分發(fā)揮出來,而不僅僅是流于形式。
(2)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會經(jīng)常碰到技術方面的阻礙,導致教師有時能夠想到卻沒辦法做到,難度稍微大點的問題則需要專職信息技術教師協(xié)同解決,由此可見,美術教師必須加強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只有將美術教學與信息技術有效整合起來,才能更好地在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技術,為美術教學服務。
(3)教學過程中要合理運用信息資源,不斷將教學設計加以完善,有方向有目的的引導學生瀏覽網(wǎng)頁可以促進其學習,否則學生可能會看些與課堂內(nèi)容無關的東西,或者瀏覽不健康的網(wǎng)頁,所以,信息化教學要求學生有更高的自我學習能力和更強的控制能力。
4.結束語
多媒體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讓學生樂學、肯學,有效實施愉快教育,不僅有利于學生身心發(fā)展,更有利于素質(zhì)教育的推進,為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提供了良好的環(huán)境。美術教學與多媒體技術的整合給美術教學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