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亞梅等
昨天深夜,我剛想睡覺,門鈴響了,打開門,只見隔壁的李大媽一臉慌張:“唐教授,真不好意思,這么晚了還打擾您。我家老頭子不知道怎的,突然一只眼睛看不清東西,左邊身子乏力、麻木,說話含含糊糊的。您幫我看看吧?!?/p>
我趕緊隨李大媽來到她家里,卻見李大叔神態(tài)自若,行動自如,他充滿歉意地對我說:“唐教授,我的病突然又好了。”李大媽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老頭子,你不會是裝病來嚇唬我吧?”
小中風,來去如風
仔細詢問病史和查體后,我告訴李大媽,李大叔的病真不是裝的,而是小中風發(fā)作,即醫(yī)學上所謂的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
供應人體腦部的血管有兩大系統(tǒng),頸內動脈系統(tǒng)和椎一基底動脈系統(tǒng),其一旦發(fā)生病變,可能引起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患者因而出現一過性、局灶性腦功能障礙或視網膜功能障礙,表現為:
1視力障礙。如一過性黑蒙(表現為特征性的一眼視力模糊或完全失明,在幾秒鐘內達高峰,幾分鐘后恢復正常)、霧視、視野中有黑點,或眼前有陰影,仿佛光線減少了。
2偏癱。一側面部麻痹、口角歪斜,一側肢體無力或麻痹,部分患者伴意識不清。
3眩暈。看東西有旋轉感或搖晃感,感覺整個屋子都在旋轉,或屋里的物件朝自己飛過來,有的人步態(tài)不穩(wěn)、視物出現重影。
4跌倒。四肢突然無力跌倒,但意識是清醒的。此為小中風的特征性表現,多在頭部急劇轉動或上肢運動后出現,如過馬路時頭部左右轉動看車流時突然發(fā)作跌倒。
小中風多見于中老年人,發(fā)作多在8~14分鐘,可自行緩解,且不留下任何后遺癥。如果癥狀241年后上升至12%~13%,5年內高達24%-29%。并且,小中風發(fā)作次數越多,間隔時間越短,以后得腦卒中的機會就越大。因此,一旦小中風發(fā)作,必須及時進行預治療,否則延誤醫(yī)治至腦卒中發(fā)作而喪失活動能力,則為時晚矣。
目前,治療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的主要手段包括口服阿司匹林片等。
頸動脈系統(tǒng)病變引起的小中風,如果頸動脈狹窄超過70%或以上,經抗血小板治療效果欠佳;或狹窄雖不足70%,但藥物治療已達最大限度,小中風仍反復發(fā)作者可考慮手術治療。
此外,做好健康預防也十分重要。首先,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規(guī)律作息、適當鍛煉等。老年人飲食應以清淡為主,不要太過油膩辛辣,要遠離“三百”(糖、鹽、豬油),近“三黑”(黑芝麻、蘑菇、黑米),經常吃海帶、河魚等。還須控制好血壓(最好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有糖尿病和腎臟病的高血壓患者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但不能過低)和血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