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峰 李玉建 嚴新軍
摘要綜合生產實習是高等教育教學中重要的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是提高學生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重要途徑。本文針對國內水利工程專業(yè)綜合實習環(huán)節(jié)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提出了多種對策,給高等院校提高綜合實習教學質量提供了參考,以期促使大學生達到理想的實習效果。
關鍵詞水利工程專業(yè)綜合實習對策
目前,隨著我國的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發(fā)展,就業(yè)市場和社會對水利工程專業(yè)的畢業(yè)生實際工作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為適應社會的發(fā)展,實踐性教學的不斷建設與完善、實踐性教學的教學研究與改革也都突顯緊迫。綜合實習是水利工程專業(yè)課程設置中特別重要的一個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是學生獲得實際工作能力最為重要的學習過程。在當前社會經濟環(huán)境的影響下,水利工程專業(yè)的綜合實習工作面臨了一些困難,存在一些問題,研究如何抓好綜合實習這一實踐環(huán)節(jié),采取合適的對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水利工程專業(yè)綜合實習存在的問題
1.1綜合實習形式單一
目前,國內很多高等院校水利工程專業(yè)的綜合實習采用集中式實習。即相同專業(yè)的學生在實習指導教師的帶領下到某一正在施工的水利工程實習基地,由直接參與該水利工程建設的工程師講授實習工程的專業(yè)工作報告,與實習企業(yè)的相關工作人員討論、座談,然后進行施工工地的參觀。實習期間學生只能通過工地現場的工程師所提供的工程資料,對水利工程施工生產過程進行觀察、記錄和體會。學生由于無法直接參與水利工程施工的實際生產操作或生產技術管理,實踐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較差,從而影響了實習的效果。
1.2實習經費短缺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各高等院校的學生人數不斷增加,物價不斷上漲,交通、住宿、伙食等費用也持續(xù)上漲,加上實習單位不同程度地提高實習相關費用,學生綜合實習期間所需的經費也就越來越多。而我國大部分高等院校都是財力不足,在綜合實習方面上的投入也很有限,許多院校的綜合實習學生人均費用大都很低,這必然導致實習經費的短缺,影響了學生的綜合實習的質量。
1.3實習單位難以確定和穩(wěn)定
水利工程專業(yè)綜合生產實習基地的建立和穩(wěn)定在全國各個有水利專業(yè)的高等院校中都是極為困難的工作,主要原因有:一是正在施工的水利工程工地大都地處偏僻的山區(qū),交通困難,吃住困難,學生的出行安全更是責任重大;二是由于我國水利行業(yè)施工企業(yè)的生產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水利工程施工的進度往往很快,很多大型水利工程的主體建筑物施工期也就為三年左右,這就造成每過兩三年,原有的實習工程已不適合學生再次實習了,這時又需要重新尋找實習基地;三是各高校擴招后學生人數很多,正在施工的水利工程工地很難接納;四是很多水利工程業(yè)主企業(yè)生產和管理任務繁重,而學生實習的時間一般在3周左右,且實習學生眾多,企業(yè)因為擔心學生生產實習而影響企業(yè)的正常生產活動,企業(yè)只追求經濟效益,不愿承擔培養(yǎng)大學生實踐教育的社會責任。五是我國正在施工的大型水利工程的數量是越來越少,能適合學生進行水利工程專業(yè)實習的工程也是越來越少,確定綜合生產實習單位的難度也是逐年加大。這些都給綜合生產實習基地的建立和穩(wěn)定帶來了非常大的難度。
1.4實習教學質量不容樂觀
一是受實習經費的限制,很多學校往往采取了壓縮綜合實習時間來節(jié)約實習教學開支,這就造成學生往往得不到多次長時間的實踐機會,在專業(yè)素質有限的情況下,學生很難只通過一兩次短時間的實習機會,就使專業(yè)技術實踐能力大大提高。二是實習帶隊教師把主要精力放在尋找實習單位和如何保證學生紀律與安全等問題上,而對學生的實習指導也必然會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減少,這也影響了學生實習質量。三是部分學生沒有珍惜這種難得的實踐學習機會,實習不積極主動,實習中總是被動地去應付實習指導教師布置的任務,實習態(tài)度影響了學生實習質量。四是其他種種原因,影響了學生實習質量。
2解決綜合實習問題的對策
2.1采取多種綜合生產實習形式
綜合生產實習可采用了校外集中實習與分散實習相結合的方式,校外集中實習地點、實習工程類別、實習內容和實習標準均由經驗豐富的教師在實習前實地考察確定,分散實習地點、實習工程類別、實習內容和實習標準針對學生及水利工程現狀做出切實可行的實習指導方案,在制訂了詳細的實習計劃之后,組織建立綜合實習指導小組,學生可以自由選擇確定實習方式,通過閱讀工程圖紙和資料、多媒體教學、聽報告、討論、工程參觀、現場教學、編寫實習報告、工地現場施工操作、工地現場試驗操作、參加工地現場會議、編寫工程資料等方式認真進行水利工程專業(yè)綜合實習。如新疆農業(yè)大學水利與土木工程學院就采取上述模式,組織綜合實習小分隊,分赴四川、云南、湖北和新疆等地的水利工程工地進行實習,同時允許學生自己聯(lián)系實習單位實習,充分調動了學生實習的積極性,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學生反映很好。
2.2增加實習經費投入
“實施科技興國戰(zhàn)略,促進科技、教育與經濟緊密結合”是我國奮斗目標的重大方針之一,國家在教育方面的投入正在逐年增加,相信還會進一步增加。高等院校除由國家撥款外,應多方面籌措資金。高校在每年的經費分配上可適當向綜合生產實習傾斜,增加實習經費投入,嚴格標準,保證開支。另外,高校還應鼓勵學生通過社會實踐活動、聯(lián)系用人單位、利用社會關系等方式進行實習,這樣也可以適當減少高校的綜合實習經費開支。
2.3建立多方結合的綜合生產實習基地
高等院?;驅W院應與同意建立綜合生產實習校外實習基地的單位加強合作,建立平等互利的合作關系,調動實習單位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和熱情。高等院校可以給實習單位提供人才儲備和技術服務,學?;驅W院可以經常派專業(yè)技術人員深入建設工程的生產工作中,幫助實習單位解決工程實際問題,利用學校的科研能力為企業(yè)提供必要支持。這樣又進一步增加了彼此的合作基礎,利于雙方工作的發(fā)展。
2.4鼓勵企業(yè)接受學生實習
大學生綜合生產實習會增加企業(yè)的成本,企業(yè)也需要付出額外的工作量來管理實習學生。高等學校應主動承擔學生實習期間的學習、吃住、安全出行等方面的管理,盡量減少對實習企業(yè)的干擾,尤其是減少對工地現場施工生產的干擾,減少企業(yè)對實習學生的管理。另外,政府也應對這些企業(yè),根據每年接納的實習人數,減免一定比例的稅額,或由政府補貼給企業(yè)一定的實習費用,促使企業(yè)在建立大學生就業(yè)實習基地方面表現出很大的積極性。
2.5加強綜合實習指導教師隊伍建設
綜合實習指導教師在實習過程中處于主導地位,學校應重視綜合實習指導老師的選拔和培養(yǎng)工作。水利工程專業(yè)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工程實踐能力不足、實踐經驗缺乏已經成為眾多高校的普遍性問題。很難想象,自身對水利工程生產環(huán)節(jié)和實際問題一知半解的教師能夠有能力和信心去有效指導學生的生產實習實踐活動。所以,教師的實踐訓練也是關系到學生實習問題解決的重要方面,加強教師的工程實踐能力培養(yǎng)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提高學生實習的效果。當然,制約教師工程實踐能力培養(yǎng)的一個主要因素是目前對教師的評價體系還存在問題,重科研輕實踐,這方面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恐怕要承擔更多的責任。
2.6引導學生端正實習態(tài)度
高等院校應從制度安排上進行引導,對學生實習安排要注重實效性,使學生學有所獲,同時應加重實習環(huán)節(jié)在所修學分中的比重。另一方面通過在校期間的實習教育,促使學生認識到綜合生產實習在學習階段的重要性和對以后踏入社會工作的重要意義。要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珍惜社會、家庭、學校所提供的教育資源和實習機會,刻苦學習,努力把所學的知識和實際相結合,通過理論到實踐、再由實踐到理論的過程,提升自身的素質,努力提升自己的實際工作能力,真正地為將來工作做好準備。
2.7進行教學改革,提高實習質量
高校應積極進行教育教學改革,通過教學手段和方法的改革,調整培養(yǎng)方案和教學計劃,強化主動式學習和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3結束語
綜合生產實習是高等教育教學中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huán)節(jié),是將理論知識與實踐很好銜接的重要過程,它既能幫助學生對專業(yè)知識的深入理解,又能促進學生利用理論知識進一步指導生產過程,進而又提高了學生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綜合生產實習需要高等學校和實習企業(yè)的密切協(xié)作,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才能真正達到理想的實習效果。只要各高等院校高度重視,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占主導,堅持專業(yè)素質和實踐能力的教育,注重實踐性教學質量,就一定能培養(yǎng)具有工程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彭英.工科院校生產實習問題與對策[J].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08(4):171-173.
[2]李美榮.淺談工科高校畢業(yè)實習[J].交通高教研究,1997(1):29-32.
[3]文海超,段輝.全面構建大學生實習制度促進人才供求平衡[J].教育隨筆,2010(19):233-234.
[4]武楊.大學生就業(yè)實習基地的現狀及改進措施[J].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濟,2009(15):152-153.
[5]邱飛.大學生就業(yè)實習困境及其對策[J].現代教育管理,2009(6):112-114.
[6]都昌滿.高校學生實習:問題分析與解決途徑[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144-149.
[7]楊益.工科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和實踐教學改革[J].科技資訊,2010(21):24.
[8]邢亞哲,魏秋蘭.關于進一步加強大學生生產實習效果的探討[J].時代教育,2010(4):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