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振芳 李曉春
摘要:“信江”號集裝箱輪因大霧在擔桿水道附近漂航時,遭受另一艘集裝箱輪船艏的猛烈撞擊,#4、#5、#6油艙嚴重破損,#5、#6油艙裝有燃油約210噸,船舶嚴重右傾,隨時有溢油的危險。深圳市航鵬海洋環(huán)保服務有限公司針對“信江”輪的海事情況,進行風險評估后,制訂了科學周密的應急方案,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嚴格控制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有效地防止了“信江”輪污油溢出,經(jīng)過21天的應急搶險,最終成功地將“信江”輪護送離開深圳水域。
關鍵詞:海事集裝箱輪碰撞應急搶險
1海事概況
事發(fā)當日,氣象部門懸掛大霧橙色預警信號,海上能見度不足50米。傍晚時分,載著1 636個集裝箱的“信江”輪在擔桿水道附近漂航時,被一艘大型集裝箱輪船頭攔腰碰撞,其右舷中后部被垂直撞出約30米、最寬處達5米的創(chuàng)口。5個集裝箱掉進大海,部分貨柜被撞掉側板,有的貨物包裝被撕開,貨物從高層的集裝箱散落下來。#4、#5、#6油艙嚴重破損,海水倒灌進船艙,船舶嚴重右傾。為防側翻,船舶左舷艙加載壓載水,右舷艙卸載壓載水,之后,船舶右傾約4°。
由于擔桿水道處于中國沿海南北習慣航線附近,過往船只多,為防發(fā)生二次事故,“信江”輪緩緩移至鹽田港1#錨地拋錨,等待救援。
2.海上救援
2.1應急警報:當天晚上,我公司接到海事部門的應急電話后,立即派出一艘溢油應急處置船和一艘應急輔助船,攜帶一艘應急小艇、1 000米圍油欄、500米吸油拖欄、2 000公斤消油劑和收油機,從#3錨地出發(fā)趕往16海里以外的#1錨地進行救援搶險。
現(xiàn)場,漆黑的夜幕和茫茫大霧籠罩著大海,能見度極低,不通過AIS 和ECS,肉眼無法搜尋到靜靜泊在海面上的“信江”輪。我們打開探照燈,慢慢靠近“信江”輪時,發(fā)現(xiàn)“信江”輪右側距船艉約100米處被撞出一個大約5米寬的創(chuàng)口,創(chuàng)口處沒有發(fā)現(xiàn)溢油。船上的集裝箱嚴重變形,所裝貨物發(fā)出陣陣酸味,船舶右傾約4°。圍繞“信江”輪察看了一圈后,為防發(fā)生二次事故,應急船舶在離“信江”輪500米開外處拋錨監(jiān)護,等待黎明到來。
2.2錨地監(jiān)護:黎明漸漸來臨,霧卻越來越濃,為了防止“信江”輪溢油,我們將應急小艇從應急輔助船上放到海面上,小艇上攜帶著便攜式羅經(jīng)儀引航,并為小艇配備有防爆對講機和移動高頻電話。一切準備妥當后,溢油應急處置船和小艇漸漸靠攏“信江”輪,圍繞“信江”輪布放了一道全包圍形圍油欄,在“信江”輪右舷布放了一道200米的吸油拖欄。
2.3水下勘察:為了解吃水線以下被撞情況,潛水員下潛到吃水線以下至船底部位進行勘察攝像。結果是,吃水線以下14米處都被撞開裂,創(chuàng)口最大處達5米寬,#4、#5、#6艙的管道被撞斷,海水倒灌進了油艙。
第二天開始刮大風、下大雨,浪高4~5米。昨日還彌漫的大霧,突然被風吞噬,海上頓時覺得明亮起來。我們在距“信江”輪不遠處都能聽到大浪沖擊被撞創(chuàng)口低沉的轟鳴聲,眼前的情景告訴我們,一定要盡快將“信江”輪拖到碼頭卸下集裝箱,才能將風險降低或消除。
3.風險分析
從1#錨地到鹽田碼頭距離約30海里,我們分析了受損嚴重的“信江”輪的護航、途中溢油、貨物掉海、船舶再度傾斜和到達碼頭后的污染風險,并確定了預防和應急措施。
4 應急方案
根據(jù)所掌握的船舶和風險分析情況,以及專家組的意見和建議,我們擬定了一份科學、周密和有效的應急搶險方案。
4.1 確定了“信江”輪應急搶險的組織機構;
4.2 “信江”輪從#1錨地拖到鹽田港的全程護航計劃:
4.2.1 由7艘應急清污船呈半圓形跟在“信江”輪后護航。
4.2.2 一旦發(fā)生溢油時采取的措施:
①根據(jù)海事部門提供的臨時錨地安排“信江”輪拋錨;
②呈全包圍形式布放第一道圍油欄700米;
③呈全包圍形式布放第二道圍油欄1 000米;
④呈全包圍形式布放第三道圍油欄1 100米;
⑤布放收油機進行收油;
⑥必要時,噴灑消油劑;
⑦投放吸油氈吸附溢油;
⑧安排小艇進行監(jiān)護。
4.3“信江”輪到達鹽田碼頭時的應急搶險計劃:
①碼頭呈中空結構,圍控分為2道全包圍(防止油污進入中空結構內),2道半包圍。第一道全包圍形式布放800米吸油拖欄;
②第二道全包圍形式布放800米圍油欄;
③第三道呈半包圍形式布放400米吸油拖欄;
④第四道呈半包圍形式布放940圍油欄(用錨固定);
⑤第五道呈半包圍形式布放1200米圍油欄(用錨固定);
⑥在第一道吸油拖欄內布放1臺收油機,準備收油;
⑦安排一艘小艇對被撞創(chuàng)口處監(jiān)視是否有溢油;
⑧“信江”輪船艏、船艉和右舷處各安排一艘應急船舶進行監(jiān)護。
4.4“信江”輪靠岸后的應急處置:
①檢查壓載水是否被溢油污染,如有污染采用吸油氈吸附清除;
②密切監(jiān)視各油艙、水艙的液面高度是否有明顯變化;
③密切監(jiān)視船外圍是否有溢油,嚴防溢油從水下破損口隨水流在圍油欄圍控外圍冒出;
④卸貨工作應與應急清污工作協(xié)調進行,以防燃油隨艙內海水大量溢出;
⑤發(fā)現(xiàn)大量溢油,立即通知碼頭停止卸貨;
⑥立即清除溢出的燃油;
⑦每2個小時報告一次船艏、船舯和船艉的吃水情況;
⑧當?shù)篱T可以打開時,卸載油艙的污油水順序為#6、#5,#4。
4.5 環(huán)保處理措施
對從“信江”輪上接收的污油水和油垃圾進行環(huán)保處理。
5 應急處置
“信江”輪按原定計劃抵達了鹽田碼頭,當纜繩系牢后,我們發(fā)現(xiàn)船舶右傾的角度約為5°,右舷吃水14.5米,所幸的是被撞創(chuàng)口沒有發(fā)現(xiàn)溢油。
5.1 圍控:我們按預定方案,在“信江”輪未進港之前,預先布放了一道圍油欄和一道吸油拖欄?!靶沤陛喴豢看a頭,應急船舶和作業(yè)小艇立即將預先布放的圍油欄、吸油拖欄將“信江”輪圍了起來。并呈半圓形布放了1道吸油拖欄和2道圍油欄。每道圍控線的間距保持在10~15米,能有效防止溢油順潮水逃逸,外圍2道圍油欄都用錨固定,不受潮水漲落的影響。
5.2 監(jiān)護:安排2艘應急船舶在外圍監(jiān)護,2艘應急船舶在“信江”輪的船艏和船艉監(jiān)護。1艘小艇在創(chuàng)口處監(jiān)視,5艘小艇分別在前、中、后的不同部位進行監(jiān)視,每兩小時向總指揮報告一次船舶動態(tài)。
5.3 勘察分析:潛水組再次下潛勘察后,發(fā)現(xiàn)被撞管道接近船舶底部。由于被撞的3個油艙破損嚴重,喪失部分浮力,加之海水倒灌,導致船舶右傾,吃水加大。如果將右舷部分貨物卸下后,船體上浮2~3米,船傾角度有所矯正后,可以將被撞得管道進行封堵,再將3個油艙的污油水卸載,船舶的浮力可以得到較好恢復,船舶能夠基本平衡。
5.4 卸箱:當晚,碼頭開始卸集裝箱,由于被撞集裝箱嚴重變形,須邊切割、邊清污、邊卸箱、邊調整左右舷艙的壓載水。卸箱時,如果發(fā)現(xiàn)有油溢出,立即停止卸箱。經(jīng)過14個晝夜的卸箱和清污作業(yè),“信江”輪左右舷基本處于平衡狀態(tài)。
5.5 封堵:經(jīng)觀察破損油艙的道門已經(jīng)高于水位線并可開啟,由潛水組下潛進行封堵水下油管作業(yè)。
5.6 污油水卸載:因#6油艙油量大,先在#6油艙高位道門旁鋪好吸油氈,以防道門開啟時油溢出。由于氣溫較低,燃油粘度比較大,我們采用油管加熱的方法進行卸載污油水。幾小時后,發(fā)現(xiàn)油艙液面沒有發(fā)生變化,經(jīng)勘察,發(fā)現(xiàn)水下油管沒有封堵住,潛水人員再次下潛進行封堵。經(jīng)過反復測試,#4#5#6油艙水下被撞管道都封堵成功,從#4#5#6油艙卸載污油水達3 000立方。此時,“信江”輪上的污油不再構成溢油威脅,應急搶險警報解除。
6結束語
受損嚴重的“信江”輪在應急搶險的21天內,沒有污油溢出,可謂是一個奇跡。從海上監(jiān)護、海上護航、碼頭圍控、卸箱封堵到污油水卸載,整個應急搶險過程都經(jīng)過精心策劃和嚴格控制,為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環(huán)境積累了一定的經(jīng)驗。
通過對“信江”輪的應急搶險工作,體現(xiàn)了我國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環(huán)境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污染海洋環(huán)境應急準備和應急響應管理規(guī)定》和《船舶污染清除協(xié)議管理制度實施細則》的現(xiàn)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為保護海洋環(huán)境,造福子孫后代,海洋環(huán)保工作者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