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斌
1. 如圖1所示,某人由A點劃船渡河,船頭指向始終與河岸垂直,則小船能到達對岸的位置是()
A. 正對岸的B點
B. 正對岸B點的左側
C. 正對岸B點的右側
D. 正對岸的任意點
2. 如圖2是某位同學設想的人造地球衛(wèi)星軌道(小圓表示地球,衛(wèi)星發(fā)動機已關閉),其中不可能實現(xiàn)的是()
A. B.C. D.
3. 關于第一宇宙速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它是衛(wèi)星在地面附近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的速度
B. 它是衛(wèi)星沿橢圓軌道繞地球運動的速度
C. 它是衛(wèi)星克服地球引力,永遠離開地球的最小發(fā)射速度
D. 它是衛(wèi)星掙脫太陽引力的束縛,從地面飛到太陽系外的最小發(fā)射速度
4. 我國發(fā)射的“神舟六號”載人飛船,與“神舟五號”飛船相比,它在更高的軌道上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如圖3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神舟六號”的速度較大
B. “神舟六號”的速度大小與“神舟五號”的相同
C. “神舟六號”的周期較大
D. “神舟六號”的周期與“神舟五號”的相同
5. 如圖4所示,質(zhì)量相等的A、B兩物塊置于繞豎直軸勻速轉動的水平圓盤上,兩物塊始終相對于圓盤靜止,則兩物塊()
A. 線速度相同 B. 角速度相同
C. 向心加速度相同 D. 向心力相同
6. 將質(zhì)量為100 kg的物體從地面提升到10 m高處,在這個過程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重力做正功,重力勢能增加1.0×104 J
B. 重力做正功,重力勢能減少1.0×104 J
C. 重力做負功,重力勢能增加1.0×104 J
D. 重力做負功,重力勢能減少1.0×104 J
7. 把一個物體從地面豎直向上拋出去,該物體上升的最大高度是h,若物體的質(zhì)量為m,所受的空氣阻力大小恒為f,則在從物體被拋出到落回地面的全過程中()
A. 重力所做的功為零
B. 重力所做的功為2mgh
C. 空氣阻力做的功為零
D. 空氣阻力做的功為- f h
8. 關于彈性勢能,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只有彈簧被壓縮時才具有彈性勢能
B. 發(fā)生形變的物體都具有彈性勢能
C. 發(fā)生彈性形變的物體具有彈性勢能
D. 彈簧的形變量越小,彈性勢能就越大
9. 質(zhì)量為m的物體,從靜止開始以■g的加速度豎直向下運動了h,以下判斷中正確的是()
A. 物體的機械能減少了1/4mgh
B. 物體的動能增加了1/4mgh
C. 物體的重力勢能減少了3/4mgh
D. 物體的重力勢能增加了mgh
10. 下列關于能源開發(fā)和能量利用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 能源利用的過程是內(nèi)能轉化成機械能的過程
B. 要合理開發(fā)和節(jié)約使用核能、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海洋能等常規(guī)能源
C. 為了提高發(fā)電效率,一個重要的研究方向是從能源直接得到電能
D. 由于能量利用過程中總量守恒,故理論上無需節(jié)約能源
11. 質(zhì)量為m的物體靜止在粗糙水平面上. 若物體受一水平恒力F作用通過位移s時,它的動能為E1;若該靜止物體受一水平恒力2F作用通過相同位移s時,它的動能為E2. 則()
A. E2=E1 B. E2>2E1
C. E2=2E1 D. E1<E2<2E1
12. “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裝置如圖5所示,實驗中發(fā)現(xiàn)重物增加的動能略小于減少的重力勢能,其主要原因是()
A. 重物的質(zhì)量過大
B. 重物的體積過小
C. 電源的電壓偏低
D. 重物及紙帶在下落時受到阻力
13. (1) 在“研究平拋物體運動”的實驗中,可以描繪平拋物體運動軌跡和求物體的平拋初速度. 實驗簡要步驟如下:
A. 讓小球多次從________位置上滾下,記下小球穿過卡片孔的一系列位置;
B. 安裝好器材,注意斜槽末端水平和平板豎直,記下斜槽末端O點和過O點的豎直線,檢測斜槽末端水平的方法是__________.
C. 測出曲線上某點的坐標x、y,用v0=________算出該小球的平拋初速度,實驗需要對多個點求v0的值,然后求它們的平均值.
D. 取下白紙,以O為原點,以豎直線為軸建立坐標系,用平滑曲線畫平拋運動軌跡.
上述實驗步驟的合理順序是__________(只排列序號即可).
(2) 如圖6所示,在“研究平拋物體運動”的實驗中,用一張印有小方格的紙記錄軌跡,小方格的邊長l=1.25 cm. 若小球在平拋運動途中的幾個位置如圖中的a、b、c、d所示,則小球平拋的初速度的計算式為v0=________(用l、g表示),其值是________(取g=10 m/s2),小球在b點的速率是________.
14. 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在繞地球飛行的第5圈進行變軌,由原來的橢圓軌道變?yōu)榫嗟孛娓叨萮=342 km的圓形軌道. 已知地球半徑R=6.37×103 km,地面處的重力加速度g=10 m/s2. 試導出飛船在上述圓軌道上運行的周期T的公式(用h、R、g表示),然后計算周期T的數(shù)值(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15. 汽車質(zhì)量為2 000 kg,汽車發(fā)動機的額定功率為80 kw,它在平直公路上行駛的最大速度可達20 m/s,現(xiàn)在汽車在該公路上由靜止開始以2 m/s2的加速度做勻加速直線運動,若汽車運動中所受的阻力是恒定的,問:(1) 汽車所受阻力是多大?(2) 這個勻加速過程可以維持多長時間?(3) 開始運動后的第3 s末,汽車的瞬時功率為多大?(4) 汽車在勻加速運動中牽引力所做功的大?。浚?) 從靜止啟動后汽車保持額定功率不變,當汽車的加速度為2 m/s2時,速度為多大?
16. 游樂場的過山車的運動過程可以抽象為如圖7所示模型. 弧形軌道下端與圓軌道相切,使小球從弧形軌道上端A點靜止滑下,進入圓軌道后沿圓軌道運動,最后離開. 試分析A點離地面的高度h至少要多大,小球才可以順利通過圓軌道最高點(已知圓軌道的半徑為R,不考慮摩擦等阻力).
物理必修2自測題參考答案
1. C2. D3. A4. C5. B6. C7. A8. C9. A10. C11. B12. D13. (1) 同一;斜槽末端O點的切線是否與過O點的豎直線垂直;x■;BADC;(2) 2■;0.71 m/s;0.89 m/s14. T=2π■代入數(shù)值,得T=5.4×103 s15. (1) 40000 N(2) 5 s(3) 48 000 W(4) 200 000 J(5) 10 m/s16. 5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