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波
在我們的高考實考中涉及的一個重點內(nèi)容就是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 對于這個實驗,在學(xué)習(xí)過程中要掌握好幾個要點.
■ 要點一:如何進行合理選材及調(diào)整裝置
我們要做的是驗證性實驗——驗證機械能守恒. 那么機械能守恒的條件又是什么呢?重物在下落過程中,除了重力還有沒有阻力?怎樣減少這些阻力對實驗的影響呢?所以,我們在選材的時候選用質(zhì)量和密度較大的重物,增大重力可使阻力的影響相對減小,增大密度可以減小體積,可使空氣阻力減小. 另外紙帶穿過限位孔的時候也要注意垂直穿過,減少摩擦帶來的阻力影響.
■ 要點二:如何選取紙帶進行計算分析
分別求出做自由落體運動物體的重力勢能的減少量和相應(yīng)過程動能的增加量. 若二者相等,說明機械能守恒,從而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 這樣,在選擇的時候有兩種方法.
方法一:用■mv2n=mghn驗證時,應(yīng)選擇點跡清晰,且1、2兩點間的距離小于或接近2 mm的紙帶. 如果是大于2 mm,可能是先放紙帶,再接通電源,這樣打出的點就不是真正運動的起始點,這條紙帶不能選.
方法二:若用■mv2B-■mv2A=mgΔh來進行驗證,由于重力勢能的相對性,這樣基準(zhǔn)點就不一定要選擇第一個點,只要從清晰的那個點開始考慮即可.
■ 要點三:數(shù)據(jù)處理的多種選擇
針對不同的紙帶選取方法,數(shù)據(jù)處理也有多種途徑
方法一:利用起始點和第n點計算,不需要測出物體的實際質(zhì)量,直接代入ghn和■v2n,在誤差允許范圍之內(nèi),ghn和■v2n相等,那么結(jié)論成立,驗證了機械能守恒定律.
方法二:以任意清晰的點作為基準(zhǔn)點,記為A點,之后再選取一清晰點B,測出高度差hAB,算出ghAB,同樣不需測出m,第二步算出■v2B-■v2A,在誤差允許范圍內(nèi),若兩者相等,則結(jié)論同樣可以得到.
方法三:作圖. 在紙帶上多選幾個計數(shù)點,測量出各計數(shù)點到所選第一基準(zhǔn)點的距離h,算出格計數(shù)點對應(yīng)的速度v,以h為橫軸,以■v2為縱軸作圖. 如果圖象是一條斜率為g的直線(如圖2),則驗證了機械能守恒定律.
注意在處理后面各點的速度時,測出第n個點與相鄰前后點間的距離xn和xn+1,我們用公式vn=■或測出所選第n個點的后一個點與前一個點到起始點的距離hn+1和hn-1,用vn=■進行速度計算,不能用vn=gtn或vn=■來算,因為只要認為加速度是g,那就無需再進行驗證此實驗,相當(dāng)于用機械能守恒定律來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這樣是不對的.
■ 要點四:了解誤差來源,學(xué)會驗證分析
本實驗主要的誤差來源是存在其他阻力. 重物和紙帶下落過程中要克服阻力,紙帶與計時器之間的摩擦,計時器平面不在豎直方向,紙帶平面與計時器平面不平行等都是阻力增大的原因. 這樣物體下落過程的加速度a 再者,在測量物體下落高度時,也會產(chǎn)生一定誤差,交變電流的頻率不是50 Hz也會帶來誤差,一般 f <50 Hz會使ΔEk<ΔEp的誤差進一步加大,反之,則可能出現(xiàn)ΔEk>ΔEp的結(jié)果. ■ 要點五:其他驗證裝置、方法 ■ 例1如圖3所示,實驗室為你準(zhǔn)備了下列主要的實驗器材:a. 帶孔的金屬小球;b. 光電門和光電計時器. 試設(shè)計一個實驗,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 ■ 解析用細線拴一小球,讓其從某一高度由靜止釋放,小球在向下擺動的過程中,線的拉力與球運動方向垂直,不做功. 因小球運動的速度不太大,空氣阻力可以忽略,所以小球在下擺的過程中認為機械能守恒,設(shè)小球的質(zhì)量為m,用直尺測出某過程小球下落的高度,用光電門和光電計時器測出小球通過最低點時的速度,便可驗證球下擺的過程中機械能是否守恒. 處理步驟:①測出由懸點到小球釋放點的高度h,算出小球下落高度Δh=L-h和小球重力勢能的變化ΔEp=mg(L-h). ②由小球的直徑d和小球通過光電門的時間算出小球在最低點時的速度v和相應(yīng)動能增量ΔEk=■m■2. 比較ΔEk和ΔEp的大小,便可驗證此過程機械能是否守恒. ■ 例2光電計時器是一種研究物體運動情況的常用計時儀器,其結(jié)構(gòu)如圖4甲所示,a、b分別是光電門的激光發(fā)射和接收裝置,當(dāng)有物體從a、b間通過時,光電計時器就可以顯示物體的擋光時間.現(xiàn)利用如圖乙所示的裝置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 圖中PQ斜面光滑,1和2是固定在木板上適當(dāng)位置的兩個光電門,與之連接的兩個光電計時器沒有畫出.讓滑塊d從木板的頂端滑下,光電門1、2各自連接的計時器顯示的擋光時間分別為5.00×10-2 s和2.00×10-2 s,小滑塊d的寬度為5.00 cm,PQ斜面與水平面夾角為30°,光電門1、2之間距離L=0.54 m(g=9.8 m/s2). ■ 解析滑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由于滑塊分別通過1、2光電門的時間t1=5.00×10-2 s,t2=2.00×10-2 s,很短. 滑塊通過光電門1的速度 v1=■=■ m/s=1 m/s. 滑塊通過光電門2的速度 v2=■=■ m/s=2.5 m/s 動能增加量為 ΔEk=■mv22-■mv21=2.625m J 重力勢能的減少量為 ΔEp=mgL·sin30°=2.646m J 結(jié)論只有重力做功的情況下(實驗中滑塊受重力和支持力,支持力不做功),物體機械能守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