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婕
成都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老之城,又稱為“蓉城”、“花城”、“天府之城”,大約有2300年的歷史,是一座物產豐富的文化古城。在這座擁有濃重歷史底蘊的文化古城中,最著名、最值得一提的文化之一就是小吃文化。最受歡迎的小吃多以麻、辣、鮮、香的口味居多,雖然說這些個小吃一般選材都比較簡單,但特點在于調料搭配十分豐富,味道也很有當地特色。同時,成都小吃的名稱也很有特點,多以姓氏和街道名作為招牌的理由,既好記又讓人一目了然。
一說到這兒,你一定會情不自禁地想起那些個吃不膩的成都小吃吧?如果能立刻吃到嘴里才會覺得十分過癮的話,那么我們就以龍抄手為開頭,說一說成都都有哪些又好吃又能自己制作的小吃。
抄手有很多種叫法,在北方地區(qū)多叫餛飩,在廣東地區(qū)叫云吞,在成都就叫抄手。在成都,龍抄手一般有兩種吃法,一種是紅油的,一種是清湯的。古時候做龍抄手十分講究,湯要清澈,餡要細膩。有許多歷史筆記都對其有過贊美,如“今之餛飩,形如堰月,天下通食也”??梢婟埑值拿牢犊诟胁皇苋魏蔚赜蛳拗?,無論來自東南西北哪個方向的客人,都視它為美食。
龍抄手的制作方法也很簡單。先來說說和面,干面粉中放入一個雞蛋,再加入適量水和成面團,再把和好的面團蓋上濕布餳上半個小時左右;餳面的空當可以用來調餡,選擇精瘦肉絞成肉餡,在肉絞里一次性放入姜末、雞蛋、鹽和適量胡椒粉,順著一個方向攪拌,攪拌的過程中加入適量清水,攪成糊狀加上香油就可以了;將餳好的面放在案板上揉光滑,搟成薄皮,越薄越好,用刀切成四方形的面片;接著就是包抄手,方法是取一抄手皮,將肉餡放于面皮的中間,肉餡不要放得過多,將面皮對折,拿著對折好的兩角,以中指為支撐點重疊,壓緊就可以了,包好的抄手形狀有點像元寶;然后就是煮抄手,水開后將包好的抄手放入鍋中,再次沸騰后點一次水,抄手煮得浮起來的時候,就算煮好了。最后一步就是加料,事先要在空碗里放入辣椒油、醬油、香油和少量鹽,將煮好的抄手以及湯撈進碗里,一碗成都最有名的紅油抄手做好了。
這道小吃老少都非常適合,不能吃辣的人可以適當少放辣椒。抄手最大特點是它的湯汁微辣濃香,口感上完全不同于北方的餛飩,大大刺激了食欲。其中的營養(yǎng)成份也提供了身體所需要的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是一道深受大眾喜愛的小吃。
說完抄手后就不得不提到成都的另一種小吃了——鐘水餃。在北方,水餃是常用的食物,而在成都,水餃則是被當成小吃來對待的。餡料和制作手法上十分講究,配上特制的好湯和調料,互相補充,相得益彰。以前,在成都賣水餃的店鋪很多,最有名的要數“鐘水餃”,所以這名字也被人們流傳開來。
鐘水餃在制作方法上與普通的水餃有所區(qū)別,它的醬油是特制的,方法如下:先將醬油倒入鍋中,加熱至60~70攝氏度時放入紅糖(紅糖與醬油的比例是1:1),紅糖化開后放入八角、小茴香和少許香葉,一斤醬油放一錢的香料就可以了,小火繼續(xù)熬,大約20分鐘后起鍋放涼。接著要準備紅油,紅油要特別選用由成都有名的二荊條紅辣椒面加菜油炸制而成。有了醬油和紅油這兩種“神秘武器”,制作鐘水餃就十分容易了。首先是制餡,選擇精瘦肉剁成肉茸,在肉茸里加入姜汁、開水浸泡過的花椒水、胡椒粉和醬油,混合攪拌均勻,并攪成粘稠狀。面皮搟成直徑為5厘米的面皮為好,大小比普通餃子皮要略小一點。搟好的面片中間放入餡料,只需輕輕對折,按緊就包好了。將包好的餃子下鍋煮熟,撈餃子的時候一定要把水分控干,再放入小碗里,淋上特制的醬油、紅油和蒜泥,一碗散發(fā)著濃烈香味的鐘水餃就做完了。
鐘水餃是凈肉餃子,微甜帶咸,兼有辛辣,風味非常不一般。但辣椒容易上火,注意在干燥的季節(jié)要少吃為好。
想要更加刺激你的味蕾,大大激發(fā)你的食欲,讓人吃了還想再吃,永遠吃不夠的一道很過癮的小吃,那非肥腸粉莫屬!
肥腸粉的制作并不復雜,但一定要在選材上下點工夫。正宗的肥腸粉選擇地是上等的紅薯粉制作而成的粉,口感勁道,有嚼感。底湯則是豬骨頭和肥腸一起熬燉而成的。準備好以上兩種材料后,下面的制作方法就容易很多了。先準備湯底,豬腸、豬骨洗凈,放入鍋內,放入足量清水再加入姜、蔥和花椒,一起上火煮開,撇去浮沫后轉小火燉煮,直到豬腸煮軟爛。將煮好的豬腸切成碎丁,再將泡好的紅薯粉放入肥腸湯中燙一下再撈出,連湯帶干貨一起放進大碗里。再在碗里加上醬油、味精、胡椒粉、鹽、紅油辣椒、芽菜末和蔥花,最后再盛上一大勺底湯,同時在上面在撒上幾粒花生和蔥花,一道麻、辣、鮮、香且營養(yǎng)豐富的肥腸粉就做好了。
肥腸粉內含的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蛋白質、鈣、鐵等礦物質都十分豐富,粉條的附味性非常好,吸收了骨頭湯里的味道,是一道既營養(yǎng)又好吃的美味。
還有一道小吃,不僅僅是成都,甚至在重慶,以至于整個四川都是一道著名的小吃,那就是擔擔面,但說到最正宗,最有特色,那還是要來說說成都的擔擔面。
早年間,由于小商販們挑著擔子沿街叫賣這種小吃,故得名擔擔面。既然可以挑著擔子沿街叫賣,制作過程自然不會很復雜。要準備的食材有面條(手搟面)、豌豆苗、芝麻醬、醬油、香醋、味精、蒜泥、花椒、蔥花、紅油辣椒和雞湯。把這些調料混合均勻盛在碗里,再在碗里盛上一點雞湯調勻備用。把新鮮的豬肉剁成綠豆大小的顆粒,鍋中放油,待油燒熱后放入切好的豬肉粒煸炒,炒至金黃色出鍋。把面條煮好后挑入放好調料的湯碗里,撒上炒好的豬肉末,拌在一起就可以享用了。
這就是成都的擔擔面,營養(yǎng)成分以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為主,除了人體必需的這三種基本的營養(yǎng)元素,擔擔面中還加入了一些新鮮的時令蔬菜,補充了人體所需要的其他營養(yǎng)成份。再加上面食本身很容易消化,適合各年齡段的人群食用。還要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擔擔面的口味較重,含鹽量較多,在調味拌面的時候不要貪圖口感而忽視了健康。
僅僅這幾種并不能代表成都淵源的小吃文化,成都的大街小巷到處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小吃店,每一家的小吃店里的食物都各具特色,讓人不得不品了又品,嘗了又嘗,流連往返。有時間的話,一定要來成都徹底體驗一次味蕾之旅,親身體會成都小吃的魅力,感受成都小吃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