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兆言
4月,我們又迎來了“愛鳥周”。我們常說,鳥類是大自然中最美的音符,也是孩子的好朋友。的確,孩子和鳥,天生就有一種親近和諧;孩子對鳥,天生就有照顧弱小之心??带B、養(yǎng)鳥、護鳥、愛鳥,當孩子認真地投入其中,他們面對的絕不僅僅是一只小鳥,而是一種真摯的情感,一個美麗的世界。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還將學會熱愛自然,善待生命。
鄰居家的小女孩養(yǎng)了一只小鳥。有一天,她哭著跑來我家,說小鳥病了。她母親是科技出版社的編輯,前不久,曾送了一本生活小常識方面的書給我。小女孩跑來的目的,是想查一下給我的這本書上有沒有醫(yī)治小鳥生病的文字。
小女孩哭得非常傷心,她比我女兒小一歲,哇啦哇啦地哭著,害得我正準備考初中的女兒眼睛也紅紅的。我的妻子讓我趕快找書,同時非常同情地安慰小女孩。這安慰也十分勉強,妻子說那小鳥不會死的,就是死了,還可以再買一只。可小女孩還是一個勁兒地哭,是真的傷心,哭得肆無忌憚,哭得淋漓酣暢,哭得驚天動地。
我的書太多,多了就亂,匆匆忙忙想找到一本書真不容易。小女孩拿著書匆匆去了,她悲傷的哭聲,似乎還在空氣中飄浮、回蕩。妻子笑著說,想不到她會這么傷心。妻子一邊笑,一邊自己眼睛紅了,竟然和小女孩一樣。我的女兒反應差不多,不過有些不好意思,臉上忽陰忽晴。我想這時候用哭笑不得這個成語最準確。她們看似都在笑,可是心里大概都和鄰居的小女孩一樣,有著說不出的傷心。
小女孩既然這么愛鳥,那鳥兒若有靈性,就不應該死。我知道那籠中的小鳥,一旦有病,十有八九逃不過劫難。世界上不幸的事情,隨時隨地都在發(fā)生著,書上即使有文字,怕是也救不了小鳥的命。我想起小時候在北京,祖父家曾養(yǎng)過一對相思鳥,有一只不明不白地死了,剩下的一只無精打采,病歪歪的樣子,急得一家人圍著團團轉(zhuǎn)。后來不知是誰出的餿主意,說得給它吃藥,喂四環(huán)素,于是便喂。將小鳥的嘴撬開了,黃顏色的四環(huán)素碾成小米粒狀,硬往它嘴里塞。結(jié)果,那小鳥除了留下喂藥時的痛苦記憶,病情沒有絲毫減緩。事實上,第二天那小鳥就死了。
鄰居的小女孩非常天真。有關(guān)她小時候的一個著名笑話,是有一天她突然對自己的母親說:“媽媽,我們?yōu)槭裁床蝗ベI些錢來用?”這笑話具有經(jīng)典的意味,滿溢著童真。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童真更美麗的東西,只有小孩,才會對錢持這種態(tài)度,也只有小孩,才能如此真摯地表現(xiàn)出對一只小鳥的情感。
我的女兒被考中學的壓力弄得精疲力盡,但是在那幾天里,她總是很關(guān)心地問我,鄰居家那只生病的小鳥究竟能不能治好。她對小烏的關(guān)心,似乎超過了自己是否能考上重點中學。這就是孩子心中的重點,這就是孩子眼中的世界。
責編:肖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