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林鳴
雙杠“后擺轉體180度成分腿坐”是義務教育九年級教學內(nèi)容之一。對照教育科學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材《體育與健康》(教師教學用書)中,在關于“后擺轉體180度成分腿坐”的動作方法和動作要領、練習方法的描述時,發(fā)現(xiàn)書中對動作教法的描述不妥且過于簡單,不利于年輕教師在教學中參考利用,筆者現(xiàn)將自己的教法經(jīng)驗進行總結,供同仁商榷。
一、書中描述
《體育與健康》(教師教學用書)以下簡稱“教學用書”中,關于此動作的描述如下:
1.動作方法:“支撐后擺開始。當雙腿后擺過杠面后,肩稍前傾,用腳帶動向右轉體180度,右手換握左杠,左手換握右杠成分腿坐”(P140頁雙杠①動作方法)。
2.動作要領:“支撐后擺越過杠面后,先轉體再分腿;腳尖帶動髖部轉體;后擺不要塌腰挺胸”(P141頁②動作要領)。
3.練習方法:“練習俯撐,雙腿分腿擺越90度成仰撐。練習左腿撐杠成正俯撐,右腿左右擺動,當右腿擺出杠面后,立即推右杠,轉體90度成分腿坐”(P141頁③練習方法)。
二、不妥之處
筆者通過對照、實踐、總結,發(fā)現(xiàn)“教師用書”中的描述有以下幾點不妥之處:
1.“教師用書”中關于動作方法中的“用腳帶動向右轉體180度”之說不準確,筆者認為應該是以腰髖帶動下肢轉體,不一定向右轉,根據(jù)學生的習慣左轉體亦可。
2.動作要領中的“腳尖帶動髖部轉體”之說同樣不準確,應該還是以腰髖發(fā)力帶動轉體,為了動作舒展,腳尖應伸平使下肢修長,給人以動作優(yōu)美的感覺。
3.在練習方法的提示與要求中“練習俯撐,雙腿分腿擺越90度成仰撐”之說不清,從俯撐到分腿擺越90度怎能成仰撐?“練習左腿撐杠成正俯撐,右腿左右擺動,當右腿擺出杠面后,立即推右杠,轉體90度成分腿坐”之說更是不清。杠上左腿撐杠成正俯撐時,右腿怎樣左右擺動?當右腿擺出杠面后,立即推右杠轉體90度怎么能成分腿坐呢?
三、實踐總結
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就“后擺轉體180度成分腿坐”動作的教學過程分為以下幾個步驟愿與同仁商榷。
1.基礎練習:首先要在學生較好地掌握支撐擺動技術的基礎上學習此動作。
2.脫杠練習:如“教師用書”所說,在地面上俯撐,兩腿伸直,兩腳尖用力,使雙腳彈離地面后腰部發(fā)力帶動髖、下肢左(右)轉體并迅速充分分腿,然后換手上體翻轉成仰撐,如此反復練習(如圖1) 。
3.低杠練習:立于杠中,兩手握杠兩臂伸直,左腳向后伸直踝關節(jié)掛于右杠上。右腳向左伸于左杠上,然后兩手依次換握杠,上體翻轉成分腿坐(如圖2可反之練習)。
4.杠上練習:支撐擺動,后擺不需要擺出杠面,做轉體動作練習,體會腰髖發(fā)力帶動下肢轉動要領。
5.完整練習:教師立于練習者側,一手幫助頂肩,另一手托腹部給信號轉體,轉體分腿時,兩腿充分伸直分開,使大腿內(nèi)后側觸杠。要求學生做到“概念清、后擺高、轉體快、分腿開”。
總之,通過利用上述教學步驟的教學,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使學生清楚地建立動作概念,明確用力順序,既能較快地掌握動作技術,又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