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杰
一、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讓課堂充滿活力
如,在教學《鯨》一文時,課伊始,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興趣,我模仿“幸運52”節(jié)目進行“幸運搶答”——“我來描述你來猜”。伴著神秘的腔調,開始了第一個:“它是一種稀有動物,主要以竹葉、竹筍為食。它黑眼圈、白腦袋,圓圓胖胖惹人愛?!睂W生不約而同地喊出:“大熊貓?!弊院?、興奮躍然于學生的臉上,目光緊緊地追隨著我。我“故弄玄虛”,接著說:“下一個可有點難,能猜出嗎?它是一種候鳥,常出現(xiàn)在詩人的詩中,它有一身黑色的外衣和一個剪刀似的尾巴。”“燕子!”沒等我說完,學生又搶著喊出?!八钤诤Q罄?,雖然它從不偷東西,可人們卻說它是賊。遇到危險時,它的腹腔里能噴出一股墨黑的濃汁?!薄盀踬\?!睂W生的情緒達到高潮,我不失時機地開始點撥:“同學們還真行,那為什么老師一說你們就猜出來了?”學生從中明白了什么是特點,抓住特點來描述更清楚,也隱隱地感覺到學習課文時也要抓住事物的特點,為下面的自主學習做好鋪墊。這樣教學,學生就會入情入境,真正地成為學習的主人,使課堂充滿活力。
二、鼓勵學生質疑,培養(yǎng)思維的獨立性
1. 教給方法,讓學生學會質疑。學生敢于和善于提出問題,是主體性發(fā)展的前提,也是語文學科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的切入口。教師應對學生的質疑,報以滿腔熱情。在初始階段,當學生還不會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時,教師應在方法上給予指點,可以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如,《飛琥珀》中有一句話:“幾十年,幾百年,幾千年的時間是漫長的,為什么會一轉眼就過去呢?”這恰是個值得研究和討論的問題。當然我們也可以從課后思考題中,找出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提問,或者從課文內容的前后聯(lián)系上提問,甚至可以從標點符號的運用方面提問,特別要引導學生注意省略號、引號、嘆號的使用,看看有什么值得提問的地方。
2. 積極引導,解決質疑問題。研究表明,責任心和自主選擇有著密切聯(lián)系,“要我做”與“我要做”的主動程度,表現(xiàn)在學生身上大不一樣。主動選擇帶來主動的學習,提供學生選擇的教育,才可能是‘有效和成功的教育,選擇大多數(shù)學生關注的問題作為課堂教學的學習目標,讓學生自己掌握創(chuàng)造學習的主動權,學會梳理、比較、選擇的本領。
啟發(fā)了學生提問,接著要解決、處理好學生提出的問題。發(fā)現(xiàn)學生提出帶有規(guī)律性、有思考價值的問題,教師要及時予以充分肯定;對于提得不夠好的,也不必求全責備。教師應盡量在課堂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有些問題還可以讓學生進行討論。一時無法解決的,要向學生說明。如《蝙蝠和雷達》一文,學生知道了雷達是人類從蝙蝠身上得到啟示而發(fā)明的。你知道還有什么東西是由哪種動物身上得到啟發(fā)而發(fā)明的嗎?你還可以從哪些動物的什么特點得到啟發(fā),發(fā)明新東西呢?這樣的問題激發(fā)學生去尋求新知識的欲望,從心靈深處不斷涌起創(chuàng)新的浪花。
3. 把質疑貫穿教學的全過程。質疑問難不僅安排在學生初讀課文時,更應該鼓勵學生在深入學習過程中產(chǎn)生新疑問,隨時質疑。如,學習《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課時,學生提出”是不是還有別的辦法炸暗堡,一定要手托炸藥包炸嗎?”教師引導學生從課文中尋求答案。在反復讀課文與討論后,學生認識到:首先,“橋有一人多高,兩邊是光滑的斜坡”,客觀環(huán)境如此,沒有其它辦法。其次,“嘹亮的沖鋒號吹響了,驚天動地的喊殺聲由遠而近。”時間緊迫,沒有時間再去采取其它辦法。董存瑞帶著對敵人的無比仇恨,帶著對戰(zhàn)友、對祖國的無比熱愛毅然決然地點燃了導火索。通過學習,董存瑞為了祖國的解放、人民的幸福勇于獻身的光輝形象深植在學生心中。
三、倡導合作學習,突出學生的主體性
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相互間實現(xiàn)信息與資源的整合,不斷地擴展和完善自我認知,而且可以學會交流、學會參與、學會傾聽、學會尊重他人。合作學習,可以激活學生的參與熱情,有利于促進學生主體性的發(fā)展。
總之,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盡可能地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情境,把自主探索的權利留給學生,促進學生主體性發(fā)展,這樣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