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國軍
近年來,隨著高校的增加和擴招的盛行,部分高校出于利益或客觀師資力量考慮,普遍重外語而輕國語,重專業(yè)而輕基礎,忽視大學生的基礎語文教育。同樣,作為國語中的《應用文寫作》教學,現(xiàn)狀同樣令人堪憂,致使學生文化修養(yǎng)不夠,造成不良的社會影響,發(fā)人深思。在此,謹以教學中的體會拋磚引玉,與大家探討,以不斷創(chuàng)新,使《應用文寫作》教學工作搞得更好。
一、教學現(xiàn)狀
1. 教材現(xiàn)狀
(1)內(nèi)容編寫貪大求全,棄淺求深,側(cè)重點不合實際。從公文到事務文書、從經(jīng)濟類到法律類、從書信到論文,部分教材變成了應用文研究寫作的寶典、大全、文庫,追求面面俱到,不漏一種文體。同時,常用文種輕描淡寫,冷僻文種重點詮釋,棄淺就深。甚至在介紹每一個具體文種時,把該文種的意義、目的、特點、作用編寫的頭頭是道,而具體的案例分析和寫作典型卻談得很少,有的甚至還是老的發(fā)黃的案例,有的有案例而無分析點評。所有這些,都不利于教師的教學操作。
(2)練習題編寫重理論而輕實踐,脫離學生生活。部分教材理論非常豐富、充實,而練習題的編寫就敷衍了事?;蚴菐讉€簡單的理論性問答題、判斷題、選擇題,或是沒有內(nèi)容不著邊際的寫作題。少結(jié)合師生生活實例而編,多側(cè)重理論格式而著,空洞而乏味,難以為教師在教學的互動性和趣味上提供參考。
2. 學生現(xiàn)狀
前幾年,我曾在所任課的班級做過實驗:用第一堂課的5分鐘~10分鐘,請同學寫幾類條據(jù)(借條、欠條、收條、請假條、留言條),并懸賞“凡全部正確者期末考試加5分”。幾年下來,完全正確率只有1.5%,這個比例說明,學生的基礎是很差的。
盡管如此,學生對應用文寫作仍然重視不夠。他們大多數(shù)以為應用文寫作是“豆芽科”,能無師自通,只要語文基礎好,應用文寫作就沒有問題。自以為是者多,虛心求學者少。如果再加上教材的枯燥,講解的乏味,動手的懶惰,鍛煉的不夠,那么,結(jié)業(yè)之時,他們寫出的應用文要么空洞無物,要么不合規(guī)范,難怪有人抱怨:現(xiàn)在的大學生,欠款寫不來欠條,入黨寫不來申請,出門寫不來介紹,開會寫不來通知,耽誤寫不來假條,畢業(yè)求職和論文更是網(wǎng)上剪裁,千篇一律。學生現(xiàn)狀如此,更令教師深思。
3. 教師現(xiàn)狀
(1)不屑于講應用文。我們有些教師一提及應用文,總會一言以撇之曰:“應用文,格式而已?!彼麄冄员丶拔膶W,論必及風騷,詩詞文賦小說是他們的最愛。其實,他們也知道,中國的傳統(tǒng)文學中有很大部分是應用文,《逐客書》《出師表》《討武曌檄》《陋室銘》《與妻書》等還是千古名篇,但礙于面子他們就是不愿意響亮地回答:我是教《應用文寫作》的老師。
(2)不熟悉教材與學生。教材怎么編,我就怎么講;我想怎么講,學生怎么聽。面面俱到,不敢取舍,自我陶醉,學生大睡,這種不熟悉教材和學生的教師,是無法駕馭學生的,其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3)不注意積累經(jīng)驗。由于客觀原因,應用文并不是首先被教師應用,教師自我的演練也并不是很多,專業(yè)性強的應用文更是如此。部分教師沒有認識到這一點,沒有注重經(jīng)驗的積累,就難以提高課程的針對性或生動性。
二、建議
1. 各級高校應重視《應用文寫作》的教學,增強綜合競爭力
《應用文寫作》教學屬于基礎文化課程,它關系到學生的文化修養(yǎng)是否繼續(xù)加強,學生的道德情操是否繼續(xù)提高,畢業(yè)生的就業(yè)競爭力是否保障有力,誰重視它,誰將會在競爭中搶得先機,為此,希望未開設者增設,課時不夠者增加,師資不夠者增強,使高校自身的競爭力得到加強。
2. 教師應端正心態(tài),以愛心育好人才
(1)存教書為榮之心。應用文寫作是語文的一部分,是教書育人的一部分,它和其他語文課只是分工不同而已,但同樣可以起到教化學生的作用,為此,教師不應以教《應用文寫作》為恥,而應以此為榮,不應存羞愧和懈怠之心,而應充滿愛心和責任之感,以活躍的文學思維、豐富的文學語言來詮釋應用文的精簡的內(nèi)容、單調(diào)的格式,化腐朽為神奇,堅持本業(yè),寵辱不驚,把《應用文寫作》上得更好。
(2)凌教材于學生之上。教師應熟悉教材,超越教材;熟悉學生,超越學生。如果對教材不熟,就會變成教材的奴隸;對學生不熟,就會變成學生的笑柄。只有熟悉教材,才能取舍得當,講解自如。比如相似文種中嘉獎令和表彰決定、通報的比較,請示與請批函的比較,批復和復函的比較,公告與通告、啟事、廣告的比較,議案與提案的比較,決議和決定的比較,上行意見與報告、請示的比較……以上這些易于混淆的文種,章節(jié)不同、種類不同,教師只有輔以實例,細加比較,生動講解,才能驅(qū)散學生心中的文種混淆的陰霾。
同樣,我們要熟悉學生,熟悉他們的喜好、生活、工作,并從中選擇典型材料作為教學內(nèi)容。比如學生會通知、學術海報、評比通報、衛(wèi)生公約、班規(guī)、學籍管理辦法、學生守則、入黨申請書等,所有這些都可以入文。我們只有凌駕于教材和學生之上,才能更好地為教學服務,為學生服務,也才能更好地實現(xiàn)教師的價值。
(3)集生活點滴之例。應用文源于生活,教師應善于觀察生活的點點滴滴,積累素材。社會之大,舉目一望,流動的、靜止的,懸掛的、張貼的,明亮的、幽暗的,書寫的、印刷的,到處都是應用文。學校校園本身也是一個很大的文化空間,與它們相關的校園文化,大部分是應用文,其中有完美的典范之作,也有瑕疵文案,教師應做有心之人,注意觀察、收集、整理,形成一套經(jīng)典與瑕疵共存的案例文本,為學生學習應用文提供參考。
(4)重講評演練之風?;仡櫼郧暗慕虒W,我們許多教師都是喜歡講,但近來發(fā)現(xiàn),《應用文寫作》光靠講得好還不夠,還要改得好、評得好、寫得好。百講不如一練,教師要以寫為主,注重改、評,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增強教學的互動性和趣味性。如我們可以選擇一些學生和資料上的瑕疵例文,請學生找出其格式和內(nèi)容上的毛病,并指出文中的錯誤,然后稍作點評。當所有的錯誤被攻克之時,師生都會被幸福的光環(huán)籠罩。
總之,《應用文寫作》教學關系到當代大學生的修養(yǎng)和素質(zhì),學校和教師都應該盡心盡力,管理者責無旁貸,為師者更責無旁貸。
(四川省水產(chǎn)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