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梅
[內容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步伐的穩(wěn)步前進,初中英語有效課堂模式層出不窮。本文作者站在改革的前沿,通過巧創(chuàng)交際氛圍、合理安排時間和注重口語模仿三方面論述了初中英語口語訓練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口語;興趣;質量;基礎;業(yè)績
隨著初中英語新教材的變換和教育理念的更新,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已越來越受到重視。它不但在中考中占據了一定比例,而且越來越突出了英語作為一種交際工具應該實現(xiàn)的交際功能。教師把握好口語教學環(huán)節(jié)是實現(xiàn)教學大綱所要求的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四種基本技能的先決條件,是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及動力的有力保證。筆者順應時代潮流,在提高學生英語口語方面作了大膽嘗試。
一、巧創(chuàng)交際氛圍,提高學生口語訓練的興趣
語言學習離不開適度的教學環(huán)境。作為教師一定要把英語課堂設置成生動活潑、色彩斑斕的社會活動舞臺,模擬真實的交際情景,將枯燥、抽象的內容寓于一個悅耳、悅目和悅心的情景中,讓學生在情景中學,在情景中用。這樣,學生學習興趣倍增,氣氛活躍。學生帶著好奇心,在不由自主的狀態(tài)下去看、去聽、去說、去感覺,不知不覺中掌握了一些實用口語,為將來的交際打下基礎。我在教學實踐中采用“五大情境創(chuàng)設法”:
1.創(chuàng)設實物情境。大量的名詞本身就可以通過實物來呈現(xiàn),一些方位介詞也可借助物體使表達簡潔明了。因此,教師在課堂上合理運用直觀教具進行口語教學,效果顯著。譬如:創(chuàng)設實物情境組織“辨認物品”、“指明方位”之類話題的教學和訓練,可以使課堂教學生動活潑、形象真實,學生印象深刻。
2.創(chuàng)設圖畫情境。實物情境往往受時空條件的限制,有些東西教師不便甚至不可能帶進教室。此時,圖畫情境就發(fā)揮其獨特的優(yōu)勢,諸如交通工具、各種家具等。尤其在描述一個事件,表達一串連貫思想的時候,圖畫情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教師應因地制宜地用好圖畫情境,效果會事半功倍。
3.創(chuàng)設教室情境。課堂教學活動一般在教室進行,身在其中的教室也是進行各種語言模擬訓練最方便的舞臺,把幾張桌凳稍加一些道具就能為學生提供“用餐”、“購物”、“借書”和“看病”等對話情景。教室里的座位排列還可以排成街道和商店的樣式,使“問路”這樣的話題在較形象的情景中進行。
4.創(chuàng)設體態(tài)語言情境。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動作、表情等體態(tài)語言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效促進學生的情感交流。譬如:在“看病”這一對話情境中,我采用動作做出捧腹、咳嗽和按額、按背等不同姿勢配合面部的痛苦表情進行口語教學。在引導學生學習、感悟“現(xiàn)在進行時”的內容時,相應的動作情境也很有效。
5.創(chuàng)設多媒體情境。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多種媒體引入英語課堂教學已成為發(fā)展趨勢。錄音、錄像和栩栩如生的課件已經成為現(xiàn)代課堂中較常用的教學手段,為創(chuàng)設情境、培養(yǎng)口語能力開辟了廣闊的渠道。我有時安排學生先觀看課件或者是一段錄像后關掉聲源,接著讓學生借助畫面進行語言表達,從而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水平。
二、合理安排時間,確保學生提高口語質量
教師要達到初中英語新課程標準提出的“培養(yǎng)學生在口頭上和書面上初步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 的目的,就應該圍繞時間的合理運用進行巧妙安排,做到惜秒如金,絕不能隨意砍掉或隨便應付新教材提供的許多豐富的口語練習活動。教師應務必處理好學習語言知識和培養(yǎng)運用語言能力的關系,堅持發(fā)揮學生的主人翁責任感,安排適度的時間讓學生進行語言交際訓練,并組織好教材中設計的Group Work、 Class Discussion和Interview等各種口語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師生互動探究,不斷激發(fā)學生大膽講出自己的觀點或者質疑。教師也可以像“實話實說”節(jié)目主持人崔永元那樣恰到好處地對學生的發(fā)言作短暫講評,從而真正體現(xiàn)學生的自主學習的模式,不斷活躍學生的思維,增進師生雙向交流,切實讓學生在語言活動中逐步提高語言的會話能力。
三、注重口語模仿,夯實學生的發(fā)音基礎
提到模仿,我們首先想到的是發(fā)音。純正的發(fā)音會給人留下美好深刻的印象,使人對你的英語水平刮目相看。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學生一定要認真模仿老師的“標準音”,掌握好每一個音素要領。啟東中學有一位英語老師在談他學英語的成功秘訣時說:“我沒有什么特異功能,外國人怎么說,我就怎么說?!庇麑W者亞力山大說:“語言是一種表演技巧,我們在思考語言的時候,不是考慮我們對它了解多少,而是我們能把它表演得多好,我們能把它用得多好。”可見,學英語發(fā)音的實質就是模仿那種標準腔調,假如我們能夠模仿得像一個NativeSpeaker,那就離成功之門已經不遠了。當然,學生要突破語音關,還必須明白單個音素如何發(fā)音,在此基礎上把握連讀、縮讀等口語表達時最常發(fā)生的語音現(xiàn)象,進而練習語調和節(jié)奏。學生練習時最好模仿原聲錄音,有條件的還可錄下自己的發(fā)音,與原聲進行對比,這樣容易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學生普遍感到糾正錯誤的發(fā)音是一個枯燥的過程,只有靠耐心、細心和恒心,才會不斷進步。
四、堅持口語測試,課堂反饋中提高口語水平
教師及時進行課堂反饋測試是保障口語訓練的一個有效措施,它既能使學生對英語口語引起足夠的重視,又能讓學生及時了解自己的口語訓練成果。我在進行口語檢測時經常采用以下三種形式:(1)朗讀短文或表演對話。這個形式可以督促學生課外進行大量朗讀,訓練良好的語音和語調,形成語感。(2)限制性情景反應。我在課堂上通過多媒體展示一個較為簡單的情景,要求學生使用一定的語言結構或日常用語作出恰如其分的反應。(3)看圖說話。這既檢測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還檢測他們的想象力,效果比較理想。
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改革的路還很漫長。作為一名普通的初中英語教師只有以新課程標準為指針,不斷探索提高學生口語素質的新策略,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
(責任編輯:史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