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苗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人們越來越清楚地感受到世界經濟一體化的發(fā)展趨向,感受到黨中央提出的“科教興國”戰(zhàn)略的英明,感受到素質教育重視能力培養(yǎng)的深遠意義,感受到英語課堂教學改革的勢在必行。
一、思想品德教育是提高學生素質的關鍵
現在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多層次的。21世紀我國不解決掃盲問題,而要讓你所學的知識和專長去適應現代社會的發(fā)展及市場經濟體制的需要,并為之服務。英語在高科技發(fā)展和改革開放的今天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幫助學生樹立現代教育新觀念——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全面的學習及質量觀是非常重要的。不能把思想工作只是看成班主任、政治教師的事,教書育人是每位教育工作者應盡的義務和責任。九年義務教育初中英語新教材為教師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提供了不少素材。利用問候語Greeting和“What can I do for you?Thank you for doing sth..”等日常對話教學培養(yǎng)文明禮貌、團結友愛、助人為樂的精神。
二、融洽師生情,營造愉快學習氣氛是提高素質教育的基礎
教學活動是師生的雙邊活動,要使之有效地進行,就要建立起學生對教師的信任感,師生之間互相理解,人際關系和諧。要改變傳統(tǒng)的師道尊嚴的舊思想,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教師尊重熱愛學生,對學生持肯定、接納的態(tài)度,能緩解學生內心的緊張,從而激發(fā)他們的思維和想象力,而學生則對教師表現為尊重、信任,積極配合教學。教師對學生要有信心和耐心,尤其對學習有心理障礙的學生更要善于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心和學習熱情。只有建立起師生之間溝通的綠色通道,才會有教與學之間寬松、民主、和諧的氛圍,使教學活動在融洽的關系中、活躍的課堂氣氛里順利開展。
三、優(yōu)化課堂教學模式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途徑
英語素質教育的教學中,優(yōu)化課堂教學模式是重點,也是實施素質教育主渠道。這就要求教師努力做到優(yōu)化教學目標的制定,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設計,優(yōu)化教學方法的組合等,通過優(yōu)化課堂教學模式,以達到實施素質教育的目的。
1.優(yōu)化教學目標的制定
教學目標是構建素質教育的重點。它要求教師了解、熟悉、掌握教學內容,明確教學大綱,將教學目標分解落實到位,通過分層教學,因材施教,使教學目標落到實處??梢哉f,目標教學就是將所有教學內容分解成一個個具體的目標,首先做到完成每課的小目標,然后完成好單元的部分目標,最后達到總目標。教師在上新課前,首先弄清本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步驟,然后分析學情,弄清學生達到這個目標的難點是什么。
2.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設計
課堂教學應努力引導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轉為主動探索知識,變“學會”為“會學”。為此,必須在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腦、動口、動手上下工夫,讓他們主動參與教學活動,以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形成以學生思維為核心,能力為目標,育人為目的的素質教育教學模式。在優(yōu)化課堂教學設計時,可結合課型、學情和教學內容,靈活采用“啟發(fā)式”、“學導式”等教學法。首先,教師要發(fā)揮自己的主導作用,為學生搭建知識的腳手架,搭建思維的平臺,提供發(fā)展能力的空間和時間。做到深入淺出,畫龍點睛,起到指導作用,以達到“導”在關鍵上的目的。其次,要加強學法指導,在課前預習時劃出難點,帶著問題聽課時或學生在自學中遇到了困難,迫切需要教師解難答疑時,教師應及時進行指導,把握好關鍵處,恰到好處,這時學生的思想集中,全神貫注,認真聽講,可收到最好的效果。例如,在教一些枯燥的語法時,盡量把學生吸引在語法的動詞中。在教“現在完成時態(tài)”時,指著一個趴著的學生問:“Has he slept?”同學們就會回答:“No,he hasnt.”讓一個學生去把窗戶打開后,就問:“Has she opened the window yet?”同學們就會回答:“Yes,she has.”等。教“一般將來時”的時態(tài)時,叫學生們暢談理想,將來要做什么?打算做什么?等等。這樣,語法“一般將來時態(tài)”就吸引了同學們的注意力。
3.優(yōu)化教學方法的結合
隨著教學觀念的更新,英語教學方法也要有所改變,這就要求進一步優(yōu)化教學方法的組合。課堂上教師采用什么教學方法,學生就往往采用相應的學習方法,它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果。為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上應努力以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精心設計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圍繞學生能力素質的發(fā)展進行教學??刹捎谩爸R技能,學習能力,學習態(tài)度”來作為確定學習狀態(tài)的特征變量,從而為促進學習能力素質的全面發(fā)展服務。由于教學大綱要求的教學內容本身就是根據知識技能、順序、結構和學生的初始能力的特點做出安排的,因此可以直接拿來使用,在此基礎上,按照知識技能的相對完整性,可將教學知識技能發(fā)展序列分成幾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一般來說,除了第一節(jié)課以外,每一課教師都要進行教學的內容不外乎三個部分:①復習已教過的語言材料;②教學新的語言項目如詞匯、語音、語法和句型等;③進行各種形式的聽、說、讀、寫訓練活動。為此,一般采用“五步教學法”:即復習、介紹、操練、練習、鞏固。在每一個步驟當中,教師的作用都有所不同,如采用口、筆頭練習、測試、聽寫、提問等復習方式;利用實物、圖片、借助動作、猜謎、接龍式提問、簡筆畫等介紹新的語言項目;通過分排或分行、兩人、小組等進行操練;通過做游戲、扮演角色等方式提高運用語言能力;充分利用“復習要點”,練習冊中的練習,口、筆頭練習等加強學習運用的能力,以加深印象,鞏固記憶。教師要在教學中自始至終觀察全班學生的反應,隨時根據情況變換自身的角色,保證所教的內容大家都能接受,達到完成課堂的整體教學任務。
四、教師自身素質教育在素質教育中起決定作用
教師是素質教育的實踐者和實施者,提高教師自身是素質教育的關鍵。教師要創(chuàng)造性地用好教材,把素質教育滲透于英語教學的全過程,全面提高學生的政治、文化、心理、技能、身體等各種素質,讓他們德、智、體、美都得到生動、活潑、主動的發(fā)展。
實施素質教育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需要教師不斷努力。新教材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充分發(fā)揮新教材的優(yōu)勢,努力掌握新教材的特點,寓教于樂,全面提高英語教學質量,才能適應改革開展的需要,培養(yǎng)高素質全面發(fā)展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