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京京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課堂研究的逐漸興起,課堂觀察作為研究課堂的一種方法開始受到教學界的關注與教師的青睞,很多學校和教師開展了課堂觀察的研究。雖然接觸課堂觀察的時間不長,但是經(jīng)過大量的資料瀏覽及本校組織的課堂觀察實踐之后,筆者對課堂觀察有了新的認識和理解。什么是課堂觀察?怎樣進行課堂觀察?課堂觀察有什么意義呢?下面結合自身的實踐經(jīng)驗談談想法。
走進課堂,無論我們作為一個授課者,還是作為一個聽課者,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進行課堂觀察。課堂觀察是指研究者或觀察者帶著明確的目的,憑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及有關輔助工具(觀察表、錄音錄像設備等)直接或間接(主要是直接)地從課堂情景中收集資料,并依據(jù)資料作相應研究的一種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它是教師認識、理解、把握課堂教學實踐,澄清教學實踐的焦點問題,并在數(shù)據(jù)分析的基礎之上反思教學行為,尋求改進教學策略的活動。通過課堂觀察,教師能以不同的角度觀察授課者的優(yōu)點,如講解的思路;教授的方法;怎樣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怎樣通過語言傳遞信息,等等。當然更能夠發(fā)現(xiàn)授課者的缺點,對比自身查找不足,人們往往看不到自身的缺點,卻能夠看到他人的不足,所以可以換位思考,自我反思。觀察者也能通過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了解學情,發(fā)現(xiàn)其實學生也是一樣的狀態(tài),注意力不集中,開小差,做一些與學習無關的事情,不愿意聽課,有逆反情緒等。這些可能是平時講課很少注意的問題,觀察之后就可以思考怎樣讓學生對自己的課堂感興趣,會學習并且學會學習,快樂地學習知識,而不是死記硬背,機械地學習老師教授的知識點。
課堂觀察不是傳統(tǒng)的隨便走進課堂進行聽課,而是有目的有程序的活動。一般來講,課堂觀察包括課前會議、課中觀察與課后會議等主要步驟。
課前會議:在課堂觀察之前,觀察者和被觀察者共同商討確定課堂觀察的目的、地點、次數(shù)、重點、量表制作等相關事項,其目的在于給觀察者確認自己觀察的中心,為后續(xù)的行為奠定基礎。作為課堂觀察的起點,課前會議準備越是充分,觀察者就越能從課堂情景中收集到更多有用且詳盡的資料。在實踐過程中教師可以將觀察者進行分組,從而確定不同的維度和角度,使課堂觀察多維度多視角,以便更好地反映問題。所以量表的制作很是關鍵,必須確定觀察的角度,不能過多過細,也不能隨便制定角度,要有意義,有利于進行觀察。在實踐過程中,可以觀察一次修改一次,以達到實用的目的。經(jīng)過實踐可以制作符合本校本學科的量表,為其他的觀察者提供幫助。
課中觀察:進入研究情景,在課堂中依照事先的計劃及所選擇的記錄方式,對所需的信息進行記錄。比如觀察學生的學習維度,根據(jù)課前會議制定的觀察量表,選擇恰當?shù)挠^察位置(最好是能夠觀察清楚每一個學生的角度如面對全體學生),迅速進入觀察狀態(tài)。通過不同的記錄方式,記錄觀察典型的行為,如發(fā)生的時間、出現(xiàn)的頻率、非言語活動的內容,也包括觀察者的現(xiàn)場感受和理解,就像寫微博一樣,以后看到仍能感受得到當時的情景,短而真實。記錄多數(shù)還是以書寫的方式記錄,既簡單又實用。課中觀察是整個觀察系統(tǒng)的主體部分,所采集到的信息資料是課后會議分析的信息基礎,所以必須真實客觀地進行記錄,這樣才能達到觀察的目的。而不能只記錄優(yōu)秀的一面,課堂觀察就是查找不足,共同進步,不要因為面子和人情而記錄一些無關緊要的內容,這不僅是對被觀察者的侮辱,而且是不道德、浪費時間的聽課行為。實事求是,才能達到課堂觀察查找不足、提升能力的目的。
課后會議:在觀察結束之后,觀察者和被觀察者針對上課的情況進行探討、分析、總結,在平等對話的基礎上達成共識,制訂后續(xù)行動跟進方案。課后會議可以進行自我反思、分析觀察結果、思考和對話及提出改進建議。被觀察者可以結合課堂教學的具體情況進行自我反思,如授課的進度、時間的把握、本節(jié)課要完成的目標是否達到自己的感受等。觀察者可以圍繞課前會議確立的觀察點,根據(jù)自己所采集的信息,提出有效教學的改進建議和對策。課后會議可以使觀察者與被觀察者進行有效的專業(yè)探討,通過多視角、多方位尋找有效教學的策略,相互學習,相互幫助,既可以提高被觀察者的教學能力,又可以反思觀察者的教學行為,達到雙贏的目的。所以真實有效地完成課后會議,課堂觀察才能落下帷幕。
課堂觀察是教師進行課堂研究最經(jīng)常、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參與課堂研究是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有效途徑,課堂觀察促使教師由觀察他人課堂而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學行為,從而感悟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無論是觀察者還是被觀察者,無論是處在哪個發(fā)展階段的教師,都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教育教學需要,有針對性地進行課堂觀察,從而獲得實踐知識,汲取他人的經(jīng)驗,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課堂觀察在教學實踐和教學理論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為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提供了一條很好的途徑。作為一種合作的專業(yè)研究活動,課堂觀察有助于學校合作文化形成,增強教師的責任感和對學校的歸屬感。所以,課堂觀察是一項有深遠意義的教研活動,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期待課堂觀察走進更多的課堂,走進更多教師的教學活動中,走進專業(yè)的聽評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