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燕 肖清
風濕痹是由于風、寒、濕、熱等外邪入侵機體,閉阻經(jīng)絡、客于關節(jié)、氣血運行不暢所致,以全身關節(jié)和或肌肉,呈多發(fā)性和游走性紅、腫、重著、疼痛或晨僵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在我國該病多發(fā)于冬春陰雨季節(jié),潮濕和寒冷是重要的誘發(fā)因素,有很強的家族傾向,甚至同一家族有多個成員患病,男女老少皆有患病的可能。該病所致的關節(jié)疼痛、腫脹、功能障礙,不僅給患者帶來痛苦,并且直接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根據(jù)風濕痹患者的證候?qū)傩?,給予有效的辨證施護,同時做好生活起居護理、情志護理、飲食指導、服藥指導及中醫(yī)封包、熱淹包、艾灸、拔罐等治療,明顯減輕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質(zhì)量。
1 一般護理
1.1 生活起居施護 做好基礎護理,病區(qū)安靜、整潔、空氣流通,溫暖、干燥,利于患者休息。吸氧患者保證有效吸氧,保持呼吸道通暢。發(fā)熱患者,多飲溫開水,忌汗出當風。
1.2 情志施護 因關節(jié)疼痛、腫脹、功能障礙影響患者休息和睡眠,關心、體貼和安慰患者,保持樂觀愉快情緒,積極配合治療。
1.3 服藥施護 遵醫(yī)囑按時準確給藥,風寒濕痹、氣血虛痹中藥濃煎少量飯后1 h熱服,服藥后食熱粥、熱飲可助藥力。風濕熱痹中藥宜稍涼服。服藥后2 h忌食生冷、辛辣、油膩之品。
1.4 飲食施護 風寒濕痹者,食溫熱健脾祛風除濕之品,行痹食蠶蛹、荊芥粥,痛痹多用姜、椒、羊肉、烏頭粥,著痹多用赤小豆、薏苡仁黃芪粥,適當飲用五加皮酒、木瓜酒等,忌食生冷、肥甘厚膩之品;風濕熱痹者,食清熱解毒、祛風除濕的西瓜、冬瓜、絲瓜、綠豆湯等,忌食辛辣、煎炒、煙酒;氣血虛痹患者,食補氣養(yǎng)血的黃芪燉雞、紅棗桂圓粥等。
1.5 疾病康復施護 慎起居,避風寒濕熱等外邪,注意關節(jié)部位的保暖;飲食有節(jié),食健脾和胃祛風利濕之品;按時服中西藥,指導中藥調(diào)護;定期復查和隨訪;及時處理風濕痹的誘因,如防風寒、潮濕、熱外邪,注意保暖;肥胖者應當控制體重,以減輕關節(jié)負荷;有效指導患者活動鍛煉,急性活動期關節(jié)疼痛、腫脹、功能障礙患者,應絕對臥床休息。緩解期炎癥消退,體溫、脈搏、血沉正常后可適當活動。長期臥床患者應做好預防壓瘡發(fā)生的護理措施,并取舒適的體位和保持關節(jié)的功能位,以防肌肉萎縮和關節(jié)功能障礙。關節(jié)僵硬者,應進行肌肉按摩和四肢屈伸運動,以防久痹成痿。
2 辨證分型
2.1 風寒濕痹 風勝行痹證(行痹):肢體關節(jié)酸痛,游走不定,屈伸不利,或見惡風發(fā)熱,苔薄白,脈?。缓畡偻幢宰C(痛痹):肢體關節(jié)疼痛較劇,痛處固定,屈伸不利,遇寒加重,得熱痛減,日輕夜重,苔薄白,脈弦緊;濕勝著痹證(著痹):肢體關節(jié)重著、酸痛,麻木不仁,或有腫脹,痛有固定,手足沉重,陰雨天加重,苔白膩,脈濡數(shù)。
2.2 風濕熱痹(熱邪阻痹證) 發(fā)病急,關節(jié)紅腫熱痛,痛不可觸,得冷則舒,得熱則甚,屈伸不利,多兼發(fā)熱,心煩口渴,多汗,舌紅,苔黃燥,脈滑數(shù)。
2.3 氣血虛痹證(虛痹) 病程日久,反復不愈,關節(jié)疼痛,時輕時重,面色無華,心悸自汗,頭暈乏力,舌淡,苔薄白,脈濡。
3 辨證施護
3.1 風寒濕痹及氣血虛痹的辨證施護 中藥封包或熱淹包患處,利用中藥祛風溫經(jīng)通絡,散寒除濕的作用,每日1次,封包每次4~6 h,熱淹包每次30min;隔姜灸合谷、外關、神闕穴、陽陵泉、足三里等穴,達到溫經(jīng)通絡,行氣活血,散寒祛濕。每日1次,每次10~15min;藥熨患處,用食鹽(500g)炒大蔥白(200~250g切成2 cm~3 cm長)裝入布袋,熱熨患處,利用溫熱和藥物的共同作用,達到行氣活血、散寒止痛、祛瘀消腫、溫經(jīng)通絡的作用。每日1次,每次30min;俞穴按摩,按摩疼痛處(阿是穴),刺激局部、疏通經(jīng)絡、滑利關節(jié)、活血祛瘀、增強機體免疫力、調(diào)節(jié)臟腑功能的作用。每日1次,每次20~30min;拔火罐治療,肩背痛、腰腿痛、肢體麻木者給予拔火罐,達到溫散寒邪,活血行氣,止痛消腫,拔毒祛腐的作用。每日1次,每次10min;蠟液涂貼法治療,關節(jié)強直、攣縮等活動障礙者給予蠟液涂帖患處,達到溫中散寒、消腫止痛、改善運動功能、促進組織愈合的作用。每日1次,每次15~20min;阿是穴中藥離子導入法,用祛風通絡、散寒除濕的藥酒離子導入法治療患處,每日1次,每次10~15min。
3.2 風濕熱痹辨證施護如下 涼封包或冷濕敷治療,將清熱解毒通絡,祛風除濕的中藥涼封包或冷濕敷患處,每日1次,每次30min;冷貼敷治療,用等量的新鮮蒲公英搗爛拌入生桑枝粉輔以蜂蜜冷敷紅腫熱痛患處,達到清熱解毒、祛風除濕的作用。每日1次,每次30min;拔火罐治療,肩背痛、腰腿痛、肢體麻木者給予拔火罐,達到活血行氣,消腫止痛,祛風除濕的作用。每日1次,每次10min;中藥離子導入法,用清熱解毒、祛風除濕的藥酒阿是穴離子導入法治療,每日1次,每次10~15min。
4 體會
風濕痹是由于風、寒、濕、熱等外邪入侵機體,導致患者全身關節(jié)疼痛、腫脹、功能障礙,不僅給患者帶來痛苦,并且直接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嚴重時危及患者的生命。根據(jù)風濕痹患者的證候?qū)傩?,按中醫(yī)護理原則給予有效的辨證施護:“急則護標”、“緩則護本”、“同病異護”、“異病同護”、“寒者熱之”、“熱者寒之”等方法,對頑固、反復發(fā)作的關節(jié)疼痛、腫脹、功能障礙患者治療效果顯著,能減輕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質(zhì)量、延長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