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uminhua
2011年,制藥業(yè)在藥品開發(fā)上有所進步,獲批新藥的數量有了少許增加,這有助于增強人們對未來新藥開發(fā)的信心。雖然監(jiān)管機構多年前就已推出了更為經濟和有效的審查措施,但是研發(fā)費用仍然持續(xù)上漲。根據FierceBiotech收集到的數據,去年,注冊費用最高的10個藥物總注冊費用超過了700億美元,比前一年還是略有上升。
至2011年底,位于榜首的諾華有130個正在開發(fā)的項目,而其中有不少行業(yè)內最有前途的潛在重磅炸彈藥物。但是諾華相對于其他公司來說,做得更好的是在最大限度地提高利潤上。
去年第四季度,諾華的在研藥物Afinitor在乳腺癌研究中獲得了令人鼓舞的數據,既有可能獲批新適應癥,以擴大該藥的市場。另一個藥物Ilaris(ACZ885)在類風關的晚期階段研究中也獲得了很好的結果,有望被批準新的適應癥。此外,最近歐盟委員會推薦批準INC424與Incyte聯用用于治療骨髓纖維化。
當然,在研發(fā)這事上,沒人能夠保證100%成功。諾華的DEB025在治療丙肝的中期研究中獲得成功,但是最近因為有患者被診斷出胰腺炎,并有一例患者死亡,而不得不暫停研究。因為安全性的問題以及療效不佳,該公司也不得不停止了一項銳思力(Rasilez,在美國名為Tektuma)的臨床研究。
4月初,諾華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在研藥物QVAl49在3個III期臨床研究中結果良好,諾華對此寄予厚望,認為該藥有可能成為潛在的重磅炸彈藥物。此外,該公司還表示indicaterol和NVA237的復方藥物相對于各自的單方藥來說,療效更好,且比安慰劑具有更佳的耐受性。
在疫苗業(yè)務上,諾華最重要的在研產品是用于預防乙型腦膜炎的Bexsero。這家制藥巨頭還野心勃勃地期望,籍著其開發(fā)能力和敏銳的市場營銷能力,能成為生物仿制藥市場的領導者。
輝瑞(Pfizer):
裁減研發(fā)機構
2011年研發(fā)支出:$91億2010
年研發(fā)支出:$94億
變化:-3%
占收入百分比:13.5%
在所有的制藥巨頭中,還沒有哪一家像輝瑞那樣,大刀闊斧地裁減自己的研發(fā)機構。
目前,輝瑞位于美國康涅狄格州格羅頓(Groton)的研發(fā)機構規(guī)模在大幅縮小。然而,公司在亞洲設立了新的研發(fā)中心;另外,也開始進入了止痛藥(于2010年秋天通過收購國王制藥King Pharmaceuticals獲得止痛藥業(yè)務)和生物仿制藥領域。
為了達到目標,輝瑞2012年仍然需要減少10億多美元的研發(fā)經費。不過,即使研發(fā)經費大幅地減少,輝瑞仍然輕松地居于排行榜的前10位置。當然,不久以后,它就會跌出前3。
輝瑞還是把重點放在晚期階段的研發(fā)上,希望能夠再有一個類似立普妥(Lipitor)的重磅藥上市。該公司的研發(fā)負責人Mikael Dolsten曾經談及與強生公司合作開發(fā)的阿茲海默癥在研藥物bapineuzumab的前景,對其寄予厚望。不過,輝瑞要改變目前在研產品線乏力的現狀,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公司的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藥物tofacitinib未獲得FDA的批準,Eliquis也不知何時能夠獲批。
當然,撇開阿茲海默癥藥物研發(fā)上固有的那些問題,今年對于輝瑞的研發(fā)來說,也許是個好年景。
羅氏(Roche):
豐富產品線
2011年研發(fā)支出:$88億
2010年研發(fā)支出:$92億
變化:-4.3%
占收入百分比:19%
羅氏公司最有希望的在研藥物vemurafenib(Zelboraf)去年獲得了FDA的批準,羅氏從Plexxikon獲得了這個癌癥藥物的許可權。今年,T-DMl終于躋身于最有前景的癌癥藥物,而該藥物最新的晚期臨床數據則再次表明了它在乳腺癌市場上的潛力。
羅氏另一個很有潛力的癌癥藥物是帕妥珠單抗(Pertuzumab),該藥與赫賽汀(Herceptin)聯合應用治療乳腺癌的研究取得了令人信服的數據。一些分析師們預測該藥的潛在年銷售額為20億美元。此外,羅氏還在一個降膽固醇在研藥物上孤注一擲。
和一些跨國公司一樣,羅氏一直在中國進行投資,希望當這個巨大的市場開放時能夠獲得豐厚的回報。
在并購方面,羅氏可能是最出名的一個。該公司以470億美元收購了基因泰克(Genentech),極大地豐富了公司的研發(fā)產品線。對于羅氏CEO Sevezin Schwan來說,收購是為了幫助公司甩開競爭對手。而這個賭注是巨大的。Schwan堅持,一家藥企要在未來獲得成功,就需要真正意義上的創(chuàng)新,不斷地開發(fā)出新的產品,使得囊中羞澀的支付方愿意將這些新藥物應用于患者。Schwan補充道,任何一家公司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就會死。
然而,Schwan這個想法的問題是,作為一家巨頭,不可能一直如此地靈活。
美國默克(Merck):默默耕耘
2011年研發(fā)支出:$84億
2010年研發(fā)支出:$81.2億
變化:+3.4%
占收入百分比:17.5%
去年,和其他大型制藥公司一樣,默克公司的CEO Kenneth Frazier同樣面臨著削減研發(fā)預算的壓力。在過去的一年中,默克沒有什么有前景的晚期臨床項目。不過,這家公司新近簽署了一個晚期階段癌癥藥物的合作開發(fā)協(xié)議,以替代獲批希望渺茫的ridaforolimus,并籍此在生物制藥領域獲得一席之地。
默克的降膽固醇藥物anacetrapib目前正在進行臨床研究,去年底集中發(fā)布的數據非常不錯,是個很有潛力的在研藥物。但是這個藥在未來的2~3年內還不可能上市。
近期有可能獲批的藥物有:失眠藥Suvorexant,通過收購先靈葆雅獲得的麻醉蘇醒藥Bridion(sugammadex),HPV疫苗V503,骨質疏松癥藥物Odanacatib,以及治療動脈硬化的藥物Tredaptive。
今年2月,當默克公司公布了最有希望獲批的這5個藥物時,分析師們都震驚于該公司薄弱的在研產品線。一個失眠治療藥物?即使獲得批準,也是個早巳擁擠不堪的市場。一些公司外的觀察家認為,默克公司需要改變目前的研發(fā)計劃,并開展一些晚期階段藥物的交易。
對于外界的批評,默克大多數時候置若罔聞。但是幾周之前,這家制藥巨頭宣布,以數十億美元從Endocyte獲得一個晚期階段癌癥藥物。這個藥物是Vintafolide(也稱作ECl45),與默克公司期望在癌癥藥物上發(fā)展的目標匹配。Endocyte正在開發(fā)相關的伴隨診斷,以確定哪些患者可能對這個治療有效。而且Endocyte表示,歐盟很可能幾個月后就會批準這個藥物。目前歐盟已經給予該藥孤兒藥地位。
強生(Johnson&Johnson):
強者生存
2011年研發(fā)支出:$75億
2010年研發(fā)支出:$68億
變化:+10%
占收入百分比:11.5%
75億美元是個大數字,它不僅包括了強生的醫(yī)藥研發(fā),也包括了該公司的醫(yī)療儀器的研發(fā)費用。
雖然面臨Risperdal訴訟和生產上的困境,強生的研發(fā)部門在藥物開發(fā)上仍然堅持奉行其一貫的成功方法。該公司不僅在早期研發(fā)上屢屢成功,而且還積極地收購一系列有潛力的在研藥物。去年,強生成功地獲批了3個新藥,與葛蘭素史克(GlaxoSmithKline)并列成為獲得FDA批準新藥最多的公司。
去年秋天,FDA批準該公司的藥物拜瑞妥(Xarelto)用于房顫患者預防中風,為其打開了一個涉及200多萬名患者的重磅級市場。另外,強生公司還擁有telaprevir在歐洲的權益,telaprevir是Ve~ex治療丙肝的新藥。
強生公司計劃繼續(xù)努力,獲批更多的新藥物。去年春天,該公司制定了目標,計劃截至2015年底,獲批11個新藥物。分析師們對該公司在研發(fā)上的努力表示贊賞。
強生公司在研發(fā)上的良好表現有助于消除人們對其在研藥物bapineuzumab的一些質疑。為確保其在研產品線,強生公司最近與Pharmacyclics達成協(xié)議,以9.75億美元獲得后者的癌癥藥物。該協(xié)議包括了1.5億美元的高額前期款。
強生還加盟了葛蘭素史克公司和指數創(chuàng)投(Index Ventures)的新基金,該基金面向初期的醫(yī)藥開發(fā)公司。與葛蘭素史克和其他公司不同,強生在放棄神經科學類業(yè)務后,正在大肆尋求一個“開放創(chuàng)新”的系統(tǒng),使得來自于不同公司的研究人員在產品研發(fā)的初期,可以共同工作。
有了高獲批記錄,沒有人會批評強生公司不斷上漲的研發(fā)預算。
葛蘭素史克
(GlaxoSmithKline):面臨轉折
2011年研發(fā)支出:$62.9億
2010年研發(fā)支出:$63.7億
變化:-1.4%
占收入百分比:14.2%
葛蘭素史克正在進行一項為期三年的計劃重組其研發(fā)部門,去年正是個轉折點。面對研發(fā)部門糟糕的回報率,公司CEO Andrew Witty批評了過去的失敗,但同時對未來充滿信心。
2011年,葛蘭素史克有3個新藥獲得了FDA的批準。另外還有6個在研藥物很有可能獲批,其中包括Relovair(哮喘藥),一個長效p 2受體激動劑(LABA)和長效抗膽堿能藥物(LAMA),albiglutide,一個針對BRAF基因的藥物,dolutegravir和Mosquirix。但是,新獲批的3個藥物中,治療不寧腿綜合征的Horizant是與Xenoport合作開發(fā)的,艱難的獲批過程使得兩家公司曾經對簿公堂,才得以繼續(xù)合作。另一個獲批藥物,治療狼瘡的Benlysta是與長期合作伙伴人類基因組科學公司(Human Genome Sciences)合作開發(fā)的,銷售情況不佳。而正計劃尋求監(jiān)管部門批準的Relovair也出現了一堆問題,命運難測。
目前,該公司有30個項目處于晚期研究階段。葛蘭素史克表示,它希望能夠在不增加支出的情況下,保持穩(wěn)定的在研產品和新藥申請數量。
賽諾菲(Sanofi):
合作研發(fā)
2011年研發(fā)支出:$62.4億
2010年研發(fā)支出:$59億
變化:+5%
占收入百分比:13.5%
截至今年2月,賽諾菲有18個在研藥物,這些藥物有希望在2015年底之前獲得批準。而今年,隨著專利懸崖的效應充分顯現,利潤正被侵蝕,賽諾菲需要更高比例的重磅藥物來彌補數量的不足。
甚至在一些主要的II期臨床數據出來之前,賽諾菲就將重點放在它的PCSK9抑制劑上,與安進公司(Amgen)在這個市場開展競爭。
收購為賽諾菲帶來了兩個最有前景的藥物。治療多發(fā)性硬化癥的Lemtrada,通過200億美元收購Genzyme而獲得,將與Biogen Idec的BG-12競爭,而已經獲得FDA批準的同類藥物諾華的Gilenya因潛在的安全性問題正面臨審查。最近,Viehbacher在《波士頓商業(yè)雜志》(Boston Business Journal)上稱,通過收購Acambis而獲得了中期研究階段的登革熱侯選疫苗也是最有前途的藥物之一。
在研的重要候選藥物還包括:處于晚期臨床階段的糖尿病藥物Lixisenatide(GLP-I類藥物,也稱做Lyxumia);另一個多發(fā)性硬化癥藥物Aubagio(Teriflunomide),但研究發(fā)現,該藥的療效并不比Rebff要好;以及治療骨髓纖維化的JAK-2抑制劑SAR302503。有趣的是,賽諾菲還參與對一家初創(chuàng)生物技術公司Warp DAve Bio的投資。這種類型的合作對賽諾菲非常有利,它的研發(fā)能力萎靡不振已經好些年了,需要開放的研發(fā)系統(tǒng)。
阿斯利康(AstraZeneca):
陷入困境
2011年研發(fā)支出:$S5億
2010年研發(fā)支出:$53億
變化:+3.6%
占收入百分比:16.3%
和其他全球排名前10位的制藥公司一樣,2011年阿斯利康的研發(fā)費用也有所上升。但是今年,公司CEO David Brennan在公布2011年業(yè)績的同時,開始了一項新的重組計劃,將大幅削減研發(fā)費用。
福布斯(Forbes)的Matthew Herper稱阿斯利康是全行業(yè)研發(fā)產出比率最糟糕的公司,該公司陷入研發(fā)困境已經是眾所周知的事實。在2009年安立澤(Onalyza)獲批之前,阿斯利康已經有6年沒有一個藥物獲批,累積的問題現在已經到了爆發(fā)的時候。
然而,阿斯利康沒法立刻改變它的研發(fā)現狀。這需要開展新的項目和技術。公司已經開始與安進公司就一些抗體藥物達成授權協(xié)議。研發(fā)負責人Martin Mackay告訴路透社的Ben Hirschler,公司將進行更多的交易。而僅僅幾周后,阿斯利康就以12.6億美元收購了Ardea,籍此獲得了一個晚期臨床階段的痛風藥物。事實上,阿斯利康并沒有拘泥于某種戰(zhàn)略,它強調迅速改變是至關重要的。
然而,阿斯利康發(fā)現,它很難改變不斷失敗的現狀。僅僅幾周前,曾被認為很有前景的抑郁癥候選藥物Targacept在4個晚期研究中均告失敗。在越來越多的批評聲中,David Brennan被迫離職。
禮來(Eli Lilly):
許勝不許敗
2011年研發(fā)支出:$50億
2010年研發(fā)支出:$48.8億
變化:+3%
占收入百分比:20.6%
雖然禮來的研發(fā)進展緩慢,但公司CEO John Lechleiter一直對研發(fā)部門提供著支持,保證新藥品不斷地推出。截至201 1年底,該公司有11個處于晚期研究階段的產品。
在所有的III期階段項目中,最引人注目的是Solanezumab,這是該公司另一個阿茲海默癥候選藥物。之前,Semagacestat在臨床研究中失敗,現在禮來正在進行這個藥物的晚期臨床試驗。該藥物也是一個清除β淀粉樣蛋白的藥物,β淀粉樣蛋白是一種毒性蛋白,被認為與阿茲海默癥的發(fā)病有關。
若該藥成功獲批,對禮來來說將非常有利。目前,還沒有可逆轉該疾病的治療藥物上市,因此哪怕對患者來說只有很小的益處,都會帶來巨大的銷量。但是分析師們敏銳地意識到,禮來的這個藥物獲得成功的機會是非常渺茫的。沒有人清楚地知道這種疾病的原因,或者如何治療它的方法。
Lechleiter一直希望通過更多的時間來證明,該公司的研發(fā)團隊是能夠研發(fā)出產品的。但是,若Solanezumab在晚期臨床失敗,壓力就會到白熱化的程度。這個項目對于禮來的高層來說極其重要。成功將會平息批評,失敗就將面對眾人的嘲笑。
百時美施貴寶
(Bristol-Mvers Squibb):
花小錢辦大事
2011年研發(fā)支出:$38億
2010年研發(fā)支出:$35.6億
變化:+6.7%
占收入百分比:17.9%
又一次,比起那些研發(fā)費用高得多的公司來說,施貴寶展示出更好的在研產品線。
在年報中,施貴寶夸耀,“在過去幾年中,我們執(zhí)行我們的戰(zhàn)略,將自己轉變成為一個下一代的生物制藥公司。”不同于行業(yè)內其他公司,施貴寶通過一系列的成功證明了它的“珍珠鏈”戰(zhàn)略。
在過去的一年中,施貴寶收購了2家值得注意的生物技術公司:Amira和Inhibitex。前者專注于開發(fā)纖維化藥物,后者是丙型肝炎藥物的領導者之一。施貴寶斥資25億美元收購了Inhibitex,獲得了BMS-986094(之前曾叫做INX-189)。而該公司的另一個丙肝藥物dadatasvir在與吉利德(Gilead)的藥物聯合使用的臨床試驗中,顯示出非常好的療效。這個收購以及dadatasvir最新的數據使得施貴寶在開發(fā)全口服、無干擾素抗病毒雞尾酒藥物的競爭中處于領先位置。
據報道,施貴寶與輝瑞公司合作的抗凝血藥物apixaban也很有希望獲得批準。該藥目前正在審批中,一旦獲批,將有可能帶來數十億美元的銷量。FDA將在今年6月28日決定是否批準這個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