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安家?guī)X井工二礦9#煤掘進巷道屬于大斷面巷道,沿頂?shù)装寰蜻M,巷道跨距大,支護困難,利用高強度、高預緊力錨桿和錨索支護理論提出了巷道的支護理論并在現(xiàn)場應用,取得了理想的支護效果。
關鍵詞:大斷面;高預緊力;圍巖變形;支護參數(shù);底鼓現(xiàn)象
中圖分類號:TD35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2374(2012)13-0133-03
井工二礦9#煤層,大斷面巷道施工中,在采用錨桿+W型鋼帶+網(wǎng)聯(lián)合支護的基礎上,配合高預應力錨索,實現(xiàn)了對大斷面巷道圍巖的有效
控制。
1概況
井工二礦9#煤層厚9.82~14.29m,平均厚度12.39m,煤層傾角1.3°~3.6°,平均2.3°。煤層產狀平緩,裂隙較發(fā)育。9#煤層呈黑色,塊狀,半亮型煤為主,塊及粉狀,性脆易碎,結構復雜,含1~8層夾矸,夾石巖性多為泥質巖、高嶺巖,局部夾粉砂巖薄層。
9#煤層直接頂板以泥巖和砂質泥巖為主,并且有中粗砂巖,以石英長石為主,次為暗色物質,分選磨圓差,泥質膠結,含菱鐵礦結核,有時為粉細砂巖,局部有灰黑色泥巖。
2工作面巷道支護設計
工作面巷道為沿煤層全高掘進,即沿煤層頂、底板掘進。巷道斷面為矩形,掘進斷面為5.4m×3.6m,掘進斷面19.44m2,采用左旋無縱筋等強螺紋鋼錨桿、金屬網(wǎng)、W型鋼帶、錨索進行支護如下圖所示:
2.1頂板支護
錨桿布置:頂板選用Φ22×2400mm左旋無縱筋等強螺紋鋼錨桿,錨桿間、排距900×1000mm,每排6根,螺母規(guī)格為M24,錨固長度為1675mm,每孔使用樹脂錨固劑K2335和Z2360各1根,鉆孔深度為2300~2350mm。錨桿錨固力不得小于100kN,預緊力矩不得小于300N·m。
錨索布置:采用?17.8mm×7.3m鋼絞線,“矩形”布置,間排距2000×3000mm;錨固長度為1755mm,每個錨索鉆孔安裝1根K2335和2根Z2360樹脂藥卷,鉆孔深度為7000~7050mm。錨索安裝角度與頂板垂直布置,預緊力不小于100kN。
金屬網(wǎng)布置:鋪設φ4經(jīng)緯網(wǎng),規(guī)格:長×寬=3000×1300mm,網(wǎng)格80×80mm,網(wǎng)與網(wǎng)之間必須有80mm搭茬,壓茬處每隔100mm用雙股14#鐵絲扭結牢固,每扣擰2~3圈。
2.2巷幫支護
錨桿采用?18×1700mm玻璃鋼錨桿,間排距1000×1200mm,每排每幫各布置3根,螺母規(guī)格為M24,最上面一根距頂板300mm,每孔使用1根K2335樹脂錨固劑。錨桿錨固力不得小于70kN,預緊力矩不得小于200N·m。
幫網(wǎng)采用高強度塑料網(wǎng),規(guī)格:長×寬=3000×1500mm。網(wǎng)與網(wǎng)之間必須有80mm搭茬,壓茬處每隔100mm用雙股14#鐵絲扭結牢固,每扣擰2~3圈。
以上錨桿和錨索鉆孔均為28mm,錨桿外露長度不大于50mm,設計預緊力矩為300N·m,錨桿托板采用150mm×150mm×8mm的拱形高強度托板。錨索采用高強度低松弛鋼絞線, 頭部設有樹脂錨固劑攪拌頭,尾部配有高強度鎖具。錨索預緊力不小于100KN,錨索托板規(guī)格為300mm×300mm×16mm。
3大斷面巷道的破壞形式
3.1冒頂破壞
在斷層、破碎帶等地質構造附近,頂板隨著時間的推移會出現(xiàn)下沉現(xiàn)象,且下沉速率由小變大,最終回出現(xiàn)冒頂。在冒頂之前有明顯的跡象可循,如頂板下沉量大,風化嚴重,肉眼能夠觀察到頂板出現(xiàn)破碎嚴重,并有漏渣現(xiàn)象,網(wǎng)包大,聯(lián)網(wǎng)接口出現(xiàn)撕裂,導致冒頂。從以往的冒頂區(qū)域冒落的錨桿分析:錨桿的受力變形并不嚴重,但錨桿的錨固長度達不到要求。錨索有的被拉斷,有的錨固部分還在上面。
3.2巷道兩幫向巷道中間整體擠壓
在巷道開始掘進期間,幫支護有滯后現(xiàn)象,導致兩幫向巷道中間擠壓現(xiàn)象,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變形穩(wěn)定后,兩幫可能回重新達到新的平衡穩(wěn)定。但是在受到相鄰巷道掘進時或工作面回采時,兩幫的變形可能回加劇,導致兩幫擠壓嚴重,只能重新修正兩幫,讓兩幫壓力得到釋放后,才能達到很好的支護效果。
3.3底鼓現(xiàn)象
井工二礦的底鼓情況并不嚴重,只有當兩幫擠壓嚴重,從而導致地板壓力變大后,才會出項嚴重的底鼓現(xiàn)象。底鼓與兩幫移近量成正比。
4大斷面巷道破壞原因分析
4.1復雜的地質條件影響
第一,井工二礦屬于新建礦井,其地質條件復雜,地質資料不全,在井下施工過程中經(jīng)常遇到復雜多變的地質構造,煤體松軟,且強度不高,煤質不均,厚度不均,煤體裂隙發(fā)育,在開挖過程中,會導致煤體的裂隙擴張,導致兩幫壓力增加,頂板破碎。
第二,井工二礦的直接頂以泥巖和砂質泥巖為主,頂板層理發(fā)育,易風化,微裂隙多。當頂板受到采動影響時,微裂隙張開,造成層面出現(xiàn)小離層,是頂板出現(xiàn)板塊狀,最終使得頂板失去一定的承載能力。
第三,在打錨桿與錨索時產生的水流對圍巖和煤體造成影響,使得圍巖的摩擦系數(shù)降低,使得錨桿和錨索產生錯動現(xiàn)象,影響支護質量。
4.2生產與施工因素的影響
第一,井工二礦的巷道屬于大斷面巷道,沿頂?shù)装寰蜻M,煤層對頂?shù)装宓哪哿p小,導致頂板容易產生整體的滑動。
第二,錨桿和錨索的預緊力不夠,主要受工人的作業(yè)質量影響,不能達到設計的預緊力要求,只能起到被動的支護作用,只有當頂板發(fā)生圍巖產生變形后,才能起到支護作用,所以必須加大預緊力,使得錨桿起到主動支護作用。
第三,W型鋼帶可以使得頂板和幫得支護面積加大,并且能夠加大預緊力,使得頂板受力均勻。有效地防止頂板的變形。
5大斷面巷道的支護對策
首先,增強預緊力,使得錨桿主動受力,將頂板巖層壓緊,微裂隙不能張開,頂板不能產生離層,限制了頂板的下沉,杜絕了頂板的冒頂現(xiàn)象;增強預緊力能夠使得整個支護體系達到一個完整的支護系統(tǒng),使得支護面積加大,減少頂板事故的
發(fā)生。
其次,巷道支護必須使用高預應力錨索進行加強支護,把淺部的松軟巖層固定到深部的穩(wěn)定巖層中,起到?jīng)Q定性的穩(wěn)定作用。
再次,在過斷層、褶皺、破碎等構造帶時,減小錨桿和錨索的間排距,并保證短掘短支,必要時要進行噴漿封閉圍巖。
最后,加強礦壓觀測,發(fā)現(xiàn)頂板出現(xiàn)下沉,破碎地帶,進行補打高預應力錨索,并進行噴漿封閉圍巖。
6結論
錨桿和錨索聯(lián)合支護是井工二礦大斷面巷道目前最有效的支護方式,大斷面巷道宜采用高預應力、強力錨桿、錨索支護的設計理念。在大斷面巷道支護中,錨索支護具有減小跨距的作用,能夠控制頂板的下沉。
基于高預應力、強力錨桿的支護理論,結合現(xiàn)場的觀測,在新掘進的巷道中基本上沒有出現(xiàn)大的變形,是高強度、高剛度、高預緊力錨桿、錨索支護體系成功應用,有效地阻止了巷道圍巖的變形,控制了巷道的破壞,為井工二礦大斷面的支護提供了有效地技術途徑。
參考文獻
[1]馬念杰,等.煤巷錨桿支護新技術[M].徐州:中國礦業(yè)大學出版社,2006.
[2]錢鳴高,劉聽成.礦山壓力及其控制[M].北京:煤炭工業(yè)出版社,1992.
[3]勾攀峰.巷道錨桿支護提高圍巖強度和穩(wěn)定性研究[D].徐州:中國礦業(yè)大學,1998.
作者簡介:姜玉連,男,中煤平朔煤業(yè)有限公司安家?guī)X井工二礦礦長,研究方向:煤礦采掘與安全生產管理。
(責任編輯:趙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