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光艷
摘要: 本文通過明確高中語文修辭教學的意義,分析高中修辭教學內(nèi)容,設計高中修辭教學時間,以及展示高中語文修辭教學改革效果幾方面的內(nèi)容,加強教師對修辭教學的重視,提供修辭教學的思路。
關鍵詞: 高中語文修辭教學實踐意義教學思路
高中語文修辭教學的內(nèi)容龐雜,任務繁重,既要完成高考要求,又要真正提高學生語言素養(yǎng)和表達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就會遇到很多困難。修辭格教學是高中修辭教學的重點。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常常遇到多種修辭兼有的文句,怎樣辨析相似的修辭格,是教學難點之一。
1.借喻和借代
借喻與借代一字之差,卻有很大的差別。由于這兩種修辭的本體都不出現(xiàn),因此學生常常搞混不易辨別掌握,這是教學中的一個難點,那么怎樣區(qū)別這兩種修辭呢?借喻,用喻體直接代替本體,不出現(xiàn)本體和比喻詞。借代,用和本體事物相關的事物代替本體。借喻是比喻的一種,重在打比方,喻體和本體是有本質區(qū)別的;借代強調的是相關性,本體和借體之間有一定的關聯(lián),借體往往是整體、部分、特征、標志、材料,等等。例如:“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保ā栋籽└?送武判官歸京》)用“梨花”比喻雪花,兩者在本質上完全不同。“壁角的駝背忽然高興起來?!保ā端帯罚┮浴榜劚场贝浮安杩汀保瑑烧叩年P系是用人的外貌特征代替人,還有一個很簡單的辦法區(qū)別借代和借喻,既然本體不出現(xiàn),那么把所用事物試著還原成比喻,能變成比喻的是借喻,變不成的就是借代。例如,“炒掉這個寄生蟲”與“炒掉這個歪嘴巴”,前一句中可以把“寄生蟲”還原成像寄生蟲一樣的人,后一句不能還原成像歪嘴巴一樣的人,所以前一句是借喻,后一句是借代。借喻最終的目的是描寫事物,讓語言生動形象;借代是為了代稱,讓語言豐富多變,例如:“初發(fā)的龍頭翻卷滾動,在凹凸不平的溝床上緩慢前進。”(《一次大型的泥石流》)將“泥石流”描述成“龍頭”更加形象地表現(xiàn)它的兇猛不可阻擋?!凹t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個老娘,可是沒有料到他竟會那么窮,榨不出一點油水已經(jīng)氣破肚皮了。”(《藥》)用“紅眼睛”代阿義,既突出了阿義的形象,更好地體現(xiàn)了人物的特點,又避免了用語的枯燥。用“油水”代財物,抓住了代表性的事物構成借代,讓人心領神會、印象深刻。
2.比喻和比擬
比擬不論是擬人,還是擬物,始終都無擬體,本體必須出現(xiàn),比喻由本體、喻體和喻詞三部分組成,喻體必須出現(xiàn)。比喻強調的是本體喻體之間的相似性,用相似點喚起人們的聯(lián)想,讓抽象不易理解的事物變得形象具體;比擬則是用鮮活的乙事物的特點表現(xiàn)模糊不實在的甲事物。例如:希望就是一座亮在前方的燈塔。希望就是一個新奇誘人的世界。希望就是一粒還未發(fā)芽的種子。“希望”是本體,燈塔的指引、新世界的誘惑、未發(fā)芽種子的神奇,都和希望充滿相似,讓人由此及彼進行聯(lián)想?!澳欠蚀蟮暮扇~下面,有一個人的臉,下半截身子長在水里。荷花變成了人那不是我們的水生嗎又往左右看去,不久,各人便找到了各人丈夫的臉,啊,原來是他們!”《荷花淀》)“下半截身子長在水里”把人擬為荷,將隱蔽在荷葉下面的戰(zhàn)士物化了,顯得那么清新、可愛?!暗蹏髁x夾著尾巴逃跑了”(《社會主義好》歌詞)把抽象的帝國主義擬作狼狽的落荒而逃的動物,更生動可笑。
3.比喻與象征
比喻是讓語言形象化的修飾手段;象征是通過具體形象,使人產(chǎn)生聯(lián)想,以此表現(xiàn)與之相關的一些抽象的概念、感情、思想等。比喻一般用在文章的某個部分,局限在某處;象征則帶有全局性,可以以其構思全文、刻畫人物,暗示、制造氣氛,抒發(fā)感情等。比喻通常以物喻物,具有鮮明的形象;象征則以物示意,用具體的事物表示抽象含蓄的意義。例如:《藥》中“紅白相間的花環(huán)”,象征著革命的希望。《拿來主義》的“大宅子”只是用來比喻中國、外國的文化,不具有象征意義。當然在某些文章中,象征中也含有比喻的性質,從表現(xiàn)抽象的精神來說是象征,從表現(xiàn)具體的人來說是比喻,即便這樣,象征與比喻也是分開的。
4.排比與對偶
排比是由三個或三個以上內(nèi)容密切相關、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一致的短語或句子組成的修辭方式。對偶是把字數(shù)相等、結構相同、意義相關的兩個句子或短語對稱排列在一起,表示相反、相關或者相連意思的修辭方式。排比和對偶都具有形式整齊、節(jié)奏分明、聲音和諧等語言特點。但兩者畢竟是不同的辭格,因而具有本質區(qū)別。例如:書是良藥,能醫(yī)治愚昧之癥;書是鑰匙,能開啟智慧之門;書是階梯,能幫助人們登上理想的高峰;書是乳汁,能哺育人茁壯成長;書是最好的伴侶,伴隨我們度過最好的人生;書是身旁的顧問,隨時給你提供有益的咨詢。這個排比句由六個句子構成,每句的字數(shù)結構不盡相同,各句平等獨立可以單獨表達語意,加強了表達的氣勢,提高了語言的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拔甯枪穆暠瘔眩龒{星河影動搖”這個對偶句則由兩句組成,每句的結構相似,字數(shù)相同,并且“五更”對“三峽”,“角鼓”對“星河”,“聲悲壯”對“影動搖”詞和短語的結構完全相同,沒有重復的詞,語意豐富,便于吟誦,易于記憶,有音樂美,表意凝練,抒情酣暢。
5.對偶與對照
對偶要求結構上的整齊與勻稱,句式相同,結構相近,字數(shù)相等或基本相等;對照要求意義上的對比或對照,沒有結構上的要求,只要求是兩種相對的概念。兩者經(jīng)常同時出現(xiàn),從結構上看是對偶,從意義上看是對照。“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結構上,“書山”對“學海”,“有路”對“無涯”,“勤為徑”對“苦作舟”,句式整齊;意義上,“勤”“苦”相對,這句既是對偶又是對仗。
參考文獻:
[1]曹維春.淺談修辭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J].海外英語,2010,02:81-82.
[2]鄭英魁.高考現(xiàn)代文閱讀如何根據(jù)題干確立答題思路[J].世界華商經(jīng)濟年鑒:科學教育家,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