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鑫
一個普普通通的上午,我去四三班上課。課進行得很順利,我提出一個問題后,一個小姑娘的舉動吸引了我的目光。她微蹙著眉頭,手略微舉起,猶豫了一下又放下了,我叫起了她。也許是沒有思考好的原因,她站在那里,頭低著,垂下來的劉海兒遮擋了她的眼睛。她只是默默地站著,并沒有說出一個字來。周圍開始有了一些躁動?!八緛砭筒粫f?!薄肮?,她還會回答問題?”我沒有理會飄來的這些只言片語,輕輕地對她說:“孩子,別著急,慢慢想,只是說出一個詞語也好,只要是你的理解就行。”她微微抬頭看了我一眼,目光中透露出的是委屈,是膽怯,是無助。她咬著下嘴唇,依然沒有開口。有的同學開始等不及了:“老師,她平時就不發(fā)言,別讓她說了?!?/p>
時間在漸漸流逝,她顯得局促不安,肩頭微微顫動著,我仿佛聽見了她怦怦的心跳聲。我的心頭一緊,走到她身邊,輕拍了幾下她的肩膀:“孩子,沒關系,這不是錯誤,你完全不用為了回答不出來問題而自卑,知道嗎?沒有人會嘲笑你,老師相信你,全班同學都支持你,來吧,勇敢點。”此時的教室里逐漸安靜了下來,大家都坐端正了,目光聚焦在她的身上。“抬起頭來,老師為你加油,你一定行的?!甭?,她把頭抬了起來,同桌悄悄碰了碰她,小聲說:“說吧,沒事。”我沖她做了個勝利的手勢,為她加油,她的嘴唇抖動著,終于說出了一個字:“我——”就又停住了,兩行熱淚順著她的臉頰流了下來。我的心中一顫,掏出紙巾,遞給了她,此時的教室里靜極了。
這時,她身后有一只小手舉了起來:“老師,我想幫幫她,我能替她說嗎?”接著,兩只手,五只手,一片小手舉了起來。我把目光投向小姑娘的身上,她點了點頭。當別的同學回答完,我示意其坐下后,小姑娘開口了:“老師,我,我能說?!蔽壹恿?,我不得不激動,我沒有說話,只是使勁地沖她點了點頭。小姑娘說完了,雖然說得有些結結巴巴,語言還不夠通順,聲音也不夠大,但是在我聽來,那是世界上最完美、最動聽的聲音。我舉起手,沖她使勁伸出了大拇指,她仰起了臉,閉上雙眼,眼淚再次流了下來。教室里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這是發(fā)自內心的、靈魂深處的掌聲。這掌聲持續(xù)了很久,很久。此時離我叫起她來整整過去了十分鐘。
從那以后,每次她見到我,總是先敬個隊禮,然后害羞地抿嘴一笑,再轉身離去。雖然沒有過多的語言,但是我知道,在她的內心深處,有一顆種子已經(jīng)生根、發(fā)芽。
我們靜心思考就可以發(fā)現(xiàn)教育的缺失:這個小女生楚楚可憐,讓人心疼,傳統(tǒng)課堂上,這絕不是個例,而是一類學生。面對教師的忽視,面對同學的漠視,他們成為了課堂的旁觀者,對學習失去興趣,對自己產生懷疑。其實,學生的心一如陽光,燦爛、真誠、博大。引領學生成長的不是父母,不是老師,而是自己的心態(tài)。心態(tài)陽光、充滿自信的學生,也一定會成為陽光、靈動的學生。
讓我們等待吧,用鼓勵的目光等待,用平靜的心態(tài)等待,用實實在在的時間等待,那我們的孩子們就一定會沉進去,智慧的火花就一定會在等待中綻放。那種無言的感動,那種繽紛的色彩將會是孩子們一生中最為寶貴的財富!
就讓我們一起靜待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