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巍,周成勇,謝承志
(1.長治學院 化學系,山西 長治 046011;2.天津醫(yī)科大學 藥學院,天津 300192)
作為生命體系中眾多的微量元素之一,Zn2+是細胞內(nèi)很多酶和轉(zhuǎn)錄因子的重要組成部分[1-4]。有研究表明,Zn2+可能是細胞新陳代謝的主要調(diào)控因子[1,5],近些年來,鋅離子在神生物學領域也得到了人們極大地關注,其在神經(jīng)遞質(zhì)傳遞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6-8],同時,在視網(wǎng)膜[9]、胰腺[10]、腸[11]等一些組織器官中,也發(fā)現(xiàn)了游離的鋅離子。
雖然Zn2+在生命體系中有著重要的作用,但其很多的作用機制目前還不清楚。因此,發(fā)展特異性識別Zn2+的傳感器尤為重要。
熒光化學傳感器由于其特有的高靈敏度與低檢出限,長久以來成為人們分析檢測生命體系和環(huán)境中各種陰、陽離子和生物小分子的重要手段。本文合成了一種對Zn2+有特異性響應的苯并咪唑衍生物HA,通過熒光滴定光譜、Job’s Plot、紫外可見光譜等手段對其識別機制進行了研究。
鄰苯二胺、氨基乙酸、冰乙酸、水楊醛、濃氨水、乙腈均為分析純試劑。
Hitachi U-3900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Hitachi F-4600熒光光譜儀,紅外光譜儀。
合成了一個Zn2+探針HA,通過熒光光譜以及紫外可見吸收光譜等手段對HA 在乙醇溶劑中和對Zn2+的響應進行了研究。所用的HA 溶液為2.5 mmol/L的乙醇溶液。在熒光光譜研究中HA 的濃度為6.25μmol/L。狹縫寬度為激發(fā)2.5 nm,發(fā)射2.5 nm,激發(fā)波長為318 nm。
紫外可見光譜中HA 的濃度為5μmol/L,Zn2+濃度為5μmol/L。
圖1 HA 的合成線路圖
將1 mmol的鄰苯二胺和1 mmol氨基乙酸加入到100 ml燒瓶中,加入15 ml冰乙酸,攪拌下升溫至溶解。緩慢加入1 mmol的水楊醛,逐漸升溫至140℃反應2 h,抽濾并收集濾液,用濃氨水調(diào)節(jié)pH值至中性,有大量淡黃色沉淀生成。抽濾,干燥,用乙腈重結(jié)晶,得到淡黃色粉末HA。紅外分析:3324(OH),1632(C=N),3324(NH伸縮),1591(NH彎曲)
3.1.1 熒光滴定光譜
圖2 熒光滴定光譜
熒光滴定實驗在乙醇溶液中進行。將5μl 2.5 mmol/L的HA加入到盛有2 mL乙醇的比色皿中,化合物在318 nm激發(fā)光照射下呈現(xiàn)出藍色熒光,每隔4分鐘向體系中加入1μl濃度為1 mmol/L的Zn2+。由圖2可以看出,熒光光譜發(fā)生藍移,454 nm處的熒光發(fā)射強度逐漸降低,在403 nm處出現(xiàn)新的熒光發(fā)射并隨著Zn2+濃度的增大而逐漸增強。當二者的濃度比為1:1時,體系熒光光譜趨于穩(wěn)定。由此可以初步推斷,化合物HA 和Zn2+之間通過配位結(jié)合成了1:1的配合物。由于Zn2+的配位,使得配體分子HA 發(fā)生扭曲,從而使剛性降低,共軛效應減弱,最終導致熒光光譜發(fā)生了藍移并且強度降低。
3.1.2 Job’s Plot
圖3 Job’s Plot工作曲線
設計了Job’s Plot實驗來進一步認證反應的摩爾比,縱坐標為403 nm處的熒光強度,橫坐標為[Zn2+]/([HA]+[Zn2+]),通過圖3我們可以看到Zn2+與HA 的反應摩爾約為1:1,每個Zn2+提供四個配位點而HA 為三齒配體占據(jù)三個位點,第四個配位點被溶劑分子或離子占據(jù),從而形成四面體型鋅配合物。
3.1.3 離子選擇性實驗
圖4 陰離子選擇性實驗
圖5 陽離子選擇性實驗
文章設計了離子選擇性實驗來考察探針分子HA對Zn2+識別的選擇性。在離子選擇性實驗中HA 的濃度為6.25μmol/L,所有陰離子的濃度為40μmol/L,陽離子濃度為6.25μmol/L。實驗結(jié)果表明探針分子HA 只對Zn2+表現(xiàn)出了較好的選擇性。在圖5中,由于Cu2+、Co2+、Ni2+等自身的單電子結(jié)構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體系熒光的猝滅。
由HA 及ZnHA的紫外可見光譜不難看出,Zn2+的加入對體系的吸收光譜產(chǎn)生了較大影響。位移主要發(fā)生在300-370 nm范圍內(nèi),這一變化主要是Zn2+與HA 的N、O之間形成的配位鍵而產(chǎn)生的吸收導致的,這進一步證明HA與Zn2+之間發(fā)生配位而形成了配合物。
圖6 HA與ZnHA的紫外可見光譜
本文發(fā)展了一種特異性的Zn2+熒光探針HA,該化合物在有Zn2+存在的情況下,熒光光譜發(fā)生藍移,斯托克位移達51 nm,并且對Zn2+的響應具有特異性,可以用于體系中Zn2+的含量測定。熒光滴定實驗、job’s plot實驗以及紫外可見光譜表明:該探針分子通過配位鍵與Zn2+之間形成了比例為1:1的配合物。本研究為Zn2+的識別和檢測提供了一種新手段,也對Zn2+相關的疾病預防和檢測有積極的意義。
[1]T. V. O’Halloran,Science,1993,(261):715-725.
[2]B. L. Vallee and K. H. Falchuk,Physiol. Rev.,1993,(73):79-118.
[4]C. J. Frederickson,J. Y. Koh and A. Ⅰ. Bush,Nat. Rev.Neurosci.,2005,(6):449-462.
[3]J. M. Berg and Y. Shi,Science,1996,271 .1081-1085.
[5]J. J. R. Frausto Da Silva and R. J. P. Williams,OxfordUniversity Press,Oxford,1991,p. 561.
[6]S. Y. Assaf and S. H. Chung,Nature,1984,(308):734-736.
[7]S. Ueno,M. Tsukamoto,T. Hirano,et al,J.Cell Biol.,2002,(158):215-220.
[8]A. M. Hosie,E. L. Dunne,R. J. Harvey et al,2003,(6):362-369.
[9]S. Redenti,H. Ripps and R. L. Chappell,Exp.Eye Res.,2007,(85):580-584.
[10]M. F. Dunn,BioMetals,2005,(18):295-303.
[11]L. J. Giblin,C. J. Chang,A. F. Bentley,et al.Cytochem.2006,(54):31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