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芳
結核性胸膜炎的發(fā)病率比較高,約占胸腔積液的半數(shù)以上,近年來,結核病發(fā)病率又呈逐年上升趨勢。有研究發(fā)現(xiàn),每年我國新增結核性胸腔積液的患者約為10萬多。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咳嗽、氣促、胸痛、胸悶、憋氣、呼吸困難,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發(fā)熱,影響心肺功能,病情嚴重者可危及生命[1]。由于結核性胸腔積液患者蛋白含量相對較高,容易產生纖維凝塊聚集在胸膜上,導致胸膜肥厚粘連,若不及時治療,可引發(fā)慢性胸腔積液、結核性膿胸,如果治療不徹底,病情長期遷延不愈,可誘發(fā)廣泛性胸膜粘連肥厚、縱隔移位,甚至導致其他器官結核病。因此,要給予及時、規(guī)范的治療,而綜合護理則顯得尤為重要。對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30例結核性胸膜炎胸腔積液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取得滿意效果,現(xiàn)將結果分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結核性胸膜炎胸腔積液患者60例,均經細菌學、病理組織學確診,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其中觀察組男21例,女9例,年齡27~70歲,平均42歲;病程1~3個月,平均1.5個月;積液部位:左側12例,右側10例,雙側8例;誘發(fā)因素:肺癌10例,肺結核10例,肺炎3例,肺膿腫7例;積液量:70~90mm者10例,91~110mm者13例,111mm以上者7例;文化程度:小學2例,初中10例,中專及高中10例,大專及大學5例,大學以上者3例;職業(yè):公務員2例,公司職員5例,工人7例,個體8例,其他8例。對照組男20例,女10例,年齡26~71歲,平均43歲;病程最1.5~4個月,平均2個月;積液部位:左側11例,右側12例,雙側7例;誘發(fā)因素:肺癌9例、肺結核11例、肺炎2例、肺膿腫8例;積液量:70~90mm者12例,91~110 mm者 12例,111mm以上者6例;文化程度:小學3例,初中8例,中專及高中11例,大專及大學6例,大學以上者2例;職業(yè):公務員3例,公司職員6例,工人6例,個體8例,其他7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積液部位、積液量、職業(yè)及文化程度具有均衡性。
1.2 干預方法 對照組僅采取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具體護理方法如下。
1.2.1 一般護理干預 護士應熱情接待患者,微笑服務,將患者帶入病室后,護送至床旁,詳細介紹責任護士,病區(qū)護士長以及主管醫(yī)生,并且介紹病區(qū)環(huán)境、該病區(qū)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探視時間以及注意事項等。保持床單位清潔、整齊,及時更換污染的床單、被罩,為患者營造一個干凈、整潔、舒適、美觀、輕松的住院環(huán)境,定時通風,2次/d,30min/次;保持室內空氣清新,光線充足,溫濕度適宜,病室溫度控制在18~22℃,濕度控制在50% ~60%。病房走廊內嚴禁吸煙,每天定時探視,降低探視人數(shù)以及探視頻度,保持病室安靜,盡量減少各種噪聲。對各種護理操作盡量集中完成,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在病室適當放些花草,增加溫馨舒適感。并告知患者盡量臥床休息,避免勞累,可適當做些戶外活動,以不覺疲勞為宜;患者應隨著氣溫的變化,隨時增減衣物,避免出汗,預防感冒,注意保暖。密切監(jiān)測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包括體溫、脈搏、呼吸、胸痛、胸悶以及呼吸困難的程度。根據患者的病情,做好詳細記錄,一旦患者出現(xiàn)異常情況,應及時通知醫(yī)生,給予及時處理。由于患者的個體差異性,應詳細詢問患者的職業(yè)、文化程度等情況,對患者做出基本評估,以利于實施不同的護理指導。
1.2.2 吸氧的護理干預 患者入院后,根據患者病情,立即給予持續(xù)低流量氧氣吸入,通過吸氧有利于緩解患者的憋氣感,一般將氧流量控制在2L/min為宜,并協(xié)助患者取有利于病情的臥位,以增加患者的舒適感。做好吸氧的指導工作,告知氧流量不可隨意自行調節(jié),護士應加強病房的巡視工作,避免患者或家屬隨意調解氧流量。
1.2.3 導管的護理干預 密切觀察患者的穿刺部位有無紅腫、滲血或滲液現(xiàn)象,檢查導管有無松動、脫落、打折、牽拉,以便觀察導管有無滑出[2]。每次抽液前后均應嚴密消毒導管及肝素帽連接處,周圍皮膚消毒直徑約為10cm,并更換1次敷貼,若敷貼不牢,如保護膜浸濕污染或與皮膚卷脫,應及時消毒并更換,引流袋每日更換;告知患者皮膚保持干燥、清潔,禁止淋浴,以防止局部感染及導管脫落。嚴密觀察并記錄引流液的性質、量,為防止縱隔擺動,第1次的引流量應 <1000m l,24h不超過2000ml。對伴有出血傾向的患者,禁用稀釋的肝素鈉推注封管,應用0.9氯化鈉溶液每8h封管1次。為避免引流液逆流,應將引流袋放置于低于胸腔出口60cm左右,每2~3h擠壓引流管1次,每次抽液或注入藥物后均應0.9氯化鈉溶液沖管再用肝素鹽水封管,防止血凝塊、纖維素膜阻塞導管,若不通暢,可予0.9%氯化鈉溶液沖管?;颊邿o胸悶憋氣等癥狀,可遵醫(yī)囑給予緩慢拔管,無菌紗布覆蓋穿刺處。
1.2.4 心理護理干預 對結核性胸膜炎胸腔積液患者進行正確的評估是實施治療計劃的前提,該病由于病程較長,且容易導致呼吸困難,給患者帶來了極大地恐懼感,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針對這一問題,護士應詳細告知患者導管的方法、目的、效果、作用以及注意事項,講明留置導管對疾病的好處,能夠改善呼吸困難癥狀,避免反復穿刺帶來的痛苦,保證良好的睡眠,使其情緒穩(wěn)定,配合操作,取得患者心理上的認同。
1.2.5 飲食護理干預 囑患者多食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清淡易消化飲食,避免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禁煙限酒,可多食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少進甜食,多飲水,保持大便通暢,必要時刻給予患者清蛋白、血漿、全血等營養(yǎng)液,改善機體免疫力,增強體質。
1.2.6 出院健康指導 護士在患者出院時,實施健康宣教十分關鍵,可以通過宣傳欄宣傳、組織專題講座等方法對患者及家屬進行該疾病的相關知識指導?;颊叱鲈汉螅灰藚⒓芋w力活動或劇烈運動,對導管未拔除的患者,出院后避免感染,保持清潔無菌,定期更換敷貼,注意休息,生活有規(guī)律,增加機體免疫力,防止感冒、避免劇烈咳嗽,致使導管咳出[3],保持心情愉快?;颊呷粲胁贿m感,應及時來院復診。
1.3 評價指標 對上述患者實施生活質量評定量表 (SF-36),從生理功能、生理職能、軀體疼痛、總體健康狀況、精力、社會功能、情感職能、心理健康等8個方面進行評測,評分分值0~100分,評分越高表明該患者的生活質量恢復越佳。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2.0統(tǒng)計學軟件包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 (±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和生活質量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表2)。
表1 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比較 (例)Table1 Comparison of days in hospital between two groups
表2 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比較Table2 Comparison of quality of life between two groups
護士應圍繞該疾病的穿刺風險,做好防范準備工作,進行胸腔穿刺后,嚴密監(jiān)測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嚴格無菌操作,保持引流管通暢,根據引流液的性狀、顏色、量,為醫(yī)生提供根本依據,有利于及時調整方案。本研究表明,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均具有顯著性。綜上所述,實施綜合護理干預能有效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推廣應用。
1 郭秋野,李燕妮,楊云橋,等.一次性引流導管胸腔閉式引流與常規(guī)胸腔穿刺放液治療結核性胸腔積液121例臨床比較分析 [J].臨床肺科雜志,2011,16(3):478-479.
2 何云.胸腔熱灌注化療治療癌性胸腔積液的護理研究 [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2,20(2):266-267.
3 82例惡性胸腔積液病因分析 [J].腫瘤研究與臨床,2011,23(1):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