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許蘭武
“吻”到豪車 買車險夠賠嗎?
□本刊記者 許蘭武
2012年1月31日下午,家住浙江溫州龍灣區(qū)的朱小姐,駕駛本田雅閣轎車出行,不巧與一輛身價1200萬元的黑色勞斯萊斯發(fā)生碰撞。事故發(fā)生后,朱小姐駕駛的本田雅閣車車頭有些變形,而勞斯萊斯只是輪轂上有點破損,右側車門被刮花。但豪車車主的朋友卻提出了200萬元的賠付天價。
事發(fā)一周后的2月6日,事故經保險公司初步定損,負全責的雅閣車主需賠付勞斯萊斯車主維修費39萬元。朱小姐購買的20萬元第三者責任險,除去免賠部分,保險公司賠付16萬元,也就是說,朱小姐需自掏腰包23萬元賠償豪車車主。
為了避免付出高昂的代價,最為穩(wěn)妥的辦法是對豪車“敬而遠之”,實乃是無奈之舉。
但遠離豪車也不是個長久之計,畢竟車要上路才能實現(xiàn)價值。如何在發(fā)生類似“禍事”時,將自己的損失降到最低,未雨綢繆,才是更為穩(wěn)妥的辦法。
河南大河車城網主編司愛武分析,雅閣車主最可惜的不是沒買“不計免賠”,而是第三者責任險買得太少了。第三者責任險可以根據自己車的情況購買不同的保額?!叭绻I了50萬元的三責險,這次39萬元的修車費,甚至都不需要自己掏。而20萬元的三責險和50萬元的三責險,(投保費用)差價也就在200元到300元之間?!?/p>
除了可以適當增加投保金額外,北京市洪范廣住律師事務所賀永軍律師認為:當事人承擔修理費應有上限限定,或司法機關應酌情作出人性化的判決。承擔事故全部責任的朱小姐對過錯行為理應付出代價,這是無可厚非的,也是法律懲罰與預防功能的應有之意。但是,這種懲罰性的規(guī)定應不應有上限?
試想之,如果不對上限加以規(guī)定,如今是朱小姐撞了勞斯萊斯,賠償金39萬。那么,以后又有其他人撞了比勞斯萊斯更昂貴的豪車,所付出的代價將會超越當事人對過錯行為的預期。這對于事故責任方來講就是不可預期的傾家蕩產之災。
賀永軍建議對豪車保險費率加以調整。他認為,應立即向全國人大等立法部門建議,完善超豪華車輛的保險制度、確立超豪華車輛超合理范圍損失風險自擔的制度、平衡不同車輛的平等路權和責任,規(guī)避強加于廣大普通車輛駕駛員本不應承擔的風險。對于在國內不能實現(xiàn)維修工藝和要求的豪車,不再發(fā)放牌照和行駛證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