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 瀾
(黑龍江生態(tài)工程職業(yè)學院 人文社科系,哈爾濱 150025)
旅游英語(Tourism English)是專門為旅游就業(yè)服務的英語。它屬于專門用途英語(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的一個分支,涉及到語言學﹑美學﹑心理學﹑歷史學﹑文化學﹑文學﹑藝術﹑倫理學以及宗教等多門學科的知識,歸根結底旅游英語是與人的身心體驗﹑語言交際雙方的素質以及語言語境密切相關。因此,從認知的角度研究語言能使多門知識在語言使用過程中有機融合而產生實際應用效果。認知語言學的研究主要從兩個方面展開。一方面從人的認知(即人們認識客觀世界的方式)的角度觀察語言;另一方面通過觀察語言現象,找出規(guī)律性的東西,分析語言反映的認知取向,從語言的各個層面探討認知與語言的關系及其性質,說明語言是認知發(fā)展的產物[1]。Sperber和Wilson指出:“認知語境是一個心理建構體(psychological construct),是聽者關于世界假設的子集。”[2]同時,他們所說的認知環(huán)境和語境就是我們所認同的認知環(huán)境。
旅游英語目標情景﹑認知能力是旅游英語中認知語境的建構基礎。其中目標情景是認知語境和建構的客觀基礎;認知能力是主觀基礎。
目標情景是旅游活動過程中所涉及的主要語境。目標情景主要包括旅行社情景﹑會客情景﹑賓館情景﹑餐飲情景﹑購物情景﹑旅途情景和景區(qū)情景。其中旅行社情景為中心情景。
認知能力(cognitive abilities)是指人腦加工﹑儲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知覺﹑記憶﹑注意﹑思維和想象的能力都被認為是認知能力。
導游顧名思義就是引導游客旅行游覽。在旅游接待服務工作中,旅游英語語言是跨文化交際的紐帶和橋梁,在相互協(xié)作﹑顧全大局﹑溝通人際關系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
游客是導游的服務對象。不同的游客在背景﹑旅游動機﹑旅游目的等方面都可能存在差異。因此要求導游了解游客的目的想法,然后進行有針對性﹑有重點的講解。
旅游工作是主客雙方的互動。要做好服務工作,必須在充分了解主客雙方心理特點和交往特性,并對語言交流的語料進行科學分析,實現主客交往并獲得“雙贏”的效果。
自尊﹑自愛是做好導游的最重要的心理素質。對待游客要樹立正確平等的觀念,要主動熱情地為游客服務,又要維護自己的主導地位。
順應理論認為語言使用過程就是一個不斷地進行語言選擇的過程。導游服務對象由于社會背景和旅游的動機的不同,出游的想法和目的也不盡相同[3]7。因此,順應旅游者的個體特征和各自需求,有針對性地選擇語言表達方式非常必要。
語言的應變性指語言的選擇是在高度靈活的原則和策略的基礎上完成。對同一導游的講解,游客有的聽得聚精會神,有的心不在焉,有的會問出稀奇古怪的問題[3]8。因此,針對多元化的旅游語境,要求導游語言具有應變性特征。
導游要主動熱情地為游客服務,又要維護自己的主導地位。
4.1.1 極限標準策略
表示已經盡力,再沒有比這更好的服務設施或者更好的優(yōu)勢了。在這種情況下,旅游英語語言表達中常常使用最高級的語言表達形式,表示達到極限。例如:
(1)This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dishes in the local people.
(2)This is one of the most prosperous hotel in the city.
4.1.2 幽默提醒策略
為了使游客容易接受要求,盡量增加幽默感,使游客在愉悅中接受你的要求,可以用下面的表達方式。例如:
We’ll soon get at the airport. I hope you won’t leave anything on the bus. But don’t worry if you do leave something here. I will take it to you by air. You needn’t have to thank me, but you’re expected to pay my flight[4].
4.1.3 語言簡練策略
為了加快旅游的進程,有時使用干脆﹑簡練﹑利落的語言也是必要的??梢赃m當使用祈使句﹑簡短的句子,語氣盡量急促,營造緊張氣氛。例如:
(1)Please go quickly, or you’ll miss the boat.
(2)Be sure to remember to gather here at 5:30.
4.2.1 和諧策略
導游提出建議要委婉,不要用命令的口吻。如果想要顧客安靜,對客人不要用“Be quiet”、“Silence”。這種說話帶有命令的口吻,讓人難以接受?!癆ttention please”是一種比較有禮貌的說法。
4.2.2 順應策略
當顧客向導游提出要求時,只要合理,盡量滿足。導游也有需要游客諒解的時候。下面為順應游客心理的例子[5]。
A: Well, I don’t think I can manage with the chopsticks.
B: In that case, I ask the waiter to bring you a knife and fork.
4.2.3 增補策略
當你不能滿足顧客所提的要求時,導游可以適當優(yōu)化普通服務設施,讓游客感到你已經盡力了。例如:
(1)I will send a repairman to fix it right away[6]262.
(2)I’m sorry to say we do not have any tea in this shop, but I can tell you the steeping method.
4.2.4 標準化策略
導游要滿足每位游客的要求總是有一定的難度,因此,需要用適當的標準來限制他們過分的要求。語言盡量委婉,避免沖突。例如:
(1)That mother seats your baby on your knees.
(2)Well, let me explain our company policy.
4.2.5 人性化策略
通過人性化策略保證主體功能的實現。一方面要有利于旅行;另一方面要把責任縮小到最小。要達到這一目的,語言盡量委婉,盡量添加一些語言成分,進行解釋和說明。
Make sure to take the valuables with you. Don’t worry about your luggage our coach will bring them to the place where we’ll stay tonight[6]173.
4.2.6 推銷策略
對于導游來說,希望游客多游覽幾個地方,多去指定銷售點買東西以便多得一點回扣。對于游客來說,希望去真正有參觀價值的地方。下面的例子采用了順應游客心理的策略:
You can just have a try. It is up to you to buy it or not. It you don’t like it,you just return it to the peddlers. They won`t ask you to pay for it[6]19.
在導游過程中,要使客人感到滿意,還需要察言觀色,學會揣摩客人的心理,用靈活的語言應對客人。同時注意把握游客的心理規(guī)律,利用一些心理策略完善導游服務。
4.3.1 維護游客的利益
導游要從關心游客的人身安全方面著想,采用一些比較經典的諺語﹑俗語比較妥當。
(1)Caution is the parent of safety. 謹慎是安全之本。
(2)Everybody’s business is nobody’s business. 人人負責,結果無人負責。
4.3.2 激發(fā)游客的信念
有許多至理名言﹑格言可以幫助游客樹立信心﹑堅守信念。
(1)It’s a long lane that has no turning. 路必有彎。
(2)It’s dogged that does it. 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3)Let’s cross the bredge when we come to it. 既來之,則安之。
4.3.3 了解游客的心理
順從游客的所思﹑所想,并用俗語﹑格言給予鼓勵和安慰。
(1)A mountain is not famous because it is high, but because it has some spirit dwelling in it.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2)After a storm comes a calm. 雨過天晴。
(3)Union is strength. 團結就是力量。
4.3.4 尊重游客的需求
心理需求滿足與否直接影響游客的旅游情緒,因此語言表達必須尊重游客的需求。下面句子表達比較妥當。
(1)Whenever and wherever we travel,we always travel together. In case you get lost, don’t worry. I have my mobile phone on for 24 hours[6]52.
(2)You look a bit tired tonight. I know your flight has been delayed for almost three hours. You must be very hungry[6]7.
4.3.5 樹立良好的形象
良好的第一印象,會為導游人員以后工作的順利開展鋪平道路[7]48-49。下面為歡迎詞常用于句子表達示例:
(1)My job is to smooth your way, care for your welfare, try my best to answer your questions and be your guide.
(2)During your stay in China, I will try to do my level best to warm the cockles of your heart or to do your heart good.
(3)We are friends across the sea.
同第一印象一樣,良好的最后印象能使游客對導游產生依依不舍的心情,從而激起再游的動機,同時宣傳更多的人前來旅游[7]52-53。下面為告別詞常用于句子表達示例。
(1)Parting is such sweet sorrow.
(2)If you go for a holiday, It doesn’t matter it is bad or good. If it is bad, you are so please to return and appreciate your own home. If it is good you will be looking forward to being there again.
(3)We believe that this friendship will continue to grow in the future.
總之,旅游語言是一種情境中的語言,它隨著語境的變化不斷地選擇不同的語言表達方式。導游和游客本身的對話也在隨著各自的思路、文化素質等差異不斷地改變著對話的情景。旅游英語認知的研究仍處于起步階段,還需相關領域的同仁共同努力,攜手共進,把科研與產業(yè)有機結合起來,為旅游英語的科研教學和旅游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趙艷芳.認知語言學概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73~81.
[2]Sperber, D and D.Wilson.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39.
[3]范黎光.導游業(yè)務[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3.
[4]陳立美.語境與英文導游詞的創(chuàng)作[J].杭州師范學院學報,1999,(2):97.
[5]周緯,錢中麗,王宏建.旅行社英語[M].廣州:廣東旅游出版社,2003:40.
[6]朱華.旅游英語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7]朱歧新.英語導游必讀[M].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