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愛軍,仇奎壁
路徑也稱程序,心理管理路徑是針對患者的心理活動進行評估、分析、疏導、護理,有規(guī)范化工作程序和準確時間要求的照護計劃,以減少疾病預后延遲及資源浪費,使服務對象獲得最佳醫(yī)療護理服務質量[1]。老年惡性腫瘤患者的心理活動比較復雜,而且會隨著病情的變化而發(fā)生心理演變,心理活動會影響生理功能,生理功能的改變也會影響心理活動。此外,社會環(huán)境、自然環(huán)境、家庭及生活氛圍也會通過心理活動影響到生理功能。本文總結了對73例老年惡性腫瘤患者進行心理管理路徑護理。
1.1 一般資料 2011-01~2012-01筆者所在科收治的老年惡性腫瘤患者73例。均為男性;年齡60~65歲,平均62.5歲。分為兩組:一組為心理管理路徑的護理組35例,年齡60~69歲,平均64.5歲;二組為普通護理組38例,年齡62~67歲,平均66歲。73例老年惡性腫瘤患者均經(jīng)臨床和病理及影像學證實。
1.2 護理方法 73例老年惡性腫瘤患者均進行相同藥物和時程化療,并給予食物及藥物營養(yǎng)支持,使用免疫制劑和活血化瘀藥物。心理管理路徑組對心理護理的順序、時間、計劃要求比較嚴格,普通組則采用常規(guī)護理。老年惡性腫瘤患者的平均住院時間一般為21 d,按心理管理路徑要求將21 d分為四個階段。
1.2.1 第一階段(住院1~2 d) 對心理因素進行評估:按統(tǒng)一設計的心理評估表內容與患者溝通,了解其職業(yè)、文化程度、家庭婚姻、經(jīng)濟狀況、個性特征及對患病的認識等,并從三個方面掌握患者的性格特點,思想變化和內心活動。①個性特征:由于性格不同,對疾病的態(tài)度反應也不同;有的患者性格內向,怕事,愿“息事寧人”,害怕競爭,回避現(xiàn)實;有的患者性格壓抑,經(jīng)??刂谱约?,不表現(xiàn)情感,不讓任何負性情緒即內心不快、怨氣、悲傷表現(xiàn)出來;這兩種性格對情感的壓抑都比較強烈,不僅會使體內產(chǎn)生一系列的化學變化,而且還會破壞體內的免疫功能,不利于惡性腫瘤的抑制,相反會使病情迅速發(fā)展;②生活事件:患者一生中所經(jīng)歷的遭遇,如家庭、婚姻、子女、健康、人際關系、工作學習、生活等方面的不幸,特別是迫使患者改變現(xiàn)行行為方式和環(huán)境、條件的因素,如親人喪失、解職、意外等,部分患者的精神瀕于崩潰,失去活下去的信念;③應對能力:主要是心理承受能力;生活事件發(fā)生后,不同性格的患者表現(xiàn)出不同的反應,有的沉著冷靜,通情達理,寬宏大量,表現(xiàn)為堅毅剛強;而有的則悲觀失望,鉆牛角尖,無事生非,自尋煩惱,要死要活,不能自拔;對生活事件截然不同的反應,其實是心理活動的外在表現(xiàn),不僅對機體的影響很大,對惡性腫瘤的愈后和發(fā)生發(fā)展都起著重要的作用。
1.2.2 第二階段(住院3~5 d) 分析心理演變過程:①震驚否認:當患者得知患病的信息后大多感到驚訝,心里不能接受,表現(xiàn)為恐懼、焦慮、緊張、坐臥不安、失眠、頭疼,說不出的難受與不適;另有一些患者否認患病的事實,認為不可能,是誤診,存有僥幸心理;這時患者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病”上,對家屬和醫(yī)護人員的談話及親友的探視特別敏感;②憤怒發(fā)泄:一旦確診后部分患者開始怨天尤人,認為老天不公,有的向家屬及醫(yī)護人員發(fā)火,恐懼、焦慮、緊張情緒進一步加重,怕治不好,怕手術效果不佳,怕化療、放療帶來的劇烈反應,怕影響家庭、子女、事業(yè)等,憂心忡忡,坐臥不安[2];③磋商求生:經(jīng)過憤怒發(fā)泄階段后,患者慢慢平靜下來,求生的欲望開始增強,向醫(yī)護人員咨詢治療護理情況,對醫(yī)護人員寄予最大的希望;④悲傷憂郁:患病后因放療、化療不良反應比較大,或因腫瘤復發(fā)轉移,有的患者絕望,哭泣、悲傷、煩躁不安、沉悶不語、嚴重失眠、無食欲,有的拒絕治療,尋機自殺。
1.2.3 第三階段 (住院6~8 d) 針對心理問題進行疏導:①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向患者介紹醫(yī)學的發(fā)展,設備的更新,治療手段的先進,臨床經(jīng)驗的積累,腫瘤治愈的范例,幫助患者樹立不怕苦、不怕死,樹立活的信念,與“死”決斗;②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積極主動、坦然自若反而會使免疫力增強,促進病情好轉;因此,患了惡性腫瘤首先要醫(yī)治好心理疾病,讓患者知道樹立信心,提高自身免疫力是治療腫瘤的關鍵;③鼓勵積極參與治療:通過心理疏導讓患者知道為什么同樣的環(huán)境條件,有的人患病,有的人不患病,這主要取決于自身的免疫功能;正常的心理狀態(tài),合理的營養(yǎng)膳食,持續(xù)科學的身體鍛煉都很重要,能不能治愈腫瘤關鍵是自己的信心。
1.2.4 第四階段(住院9~21 d) 確定心理護理方法并實施:①放松療法:一是坐禪法:選擇安靜環(huán)境,舒適姿勢,深吸慢呼3次,雙手合攏,雙眼微閉,舌抵上腭,意守丹田;二是超覺靜坐法:盤腿而坐,雙眼微閉,舌抵上腭,含胸拔背,心境意定,全神貫注,呼吸暢然,進入似醉非醉、若有若無的境界,全身放松,自然安逸;②想象療法:通過精神放松,由消極變?yōu)榉e極;③轉移療法:采取一些方法轉移對疾病的注意力,如參加各種文藝活動,如唱歌、跳舞、書法、繪畫、下棋、養(yǎng)花、釣魚等,使患者從疾病中解脫出來;④暗示療法:利用醫(yī)院的環(huán)境,醫(yī)護人員的舉止,語言、藥物等各種信息,從正面進行積極的健康教育,以促進健康,減輕痛苦,達到治療的目的;⑤群體心理療法:將心理問題相似的患者集中在一起,引導他們談患病后的痛苦和委屈,治療過程中的辛酸和苦辣,與疾病斗爭的經(jīng)驗和體會,戰(zhàn)勝疾病后的自豪和歡樂;相互鼓勵,相互幫助,受幫助的得到了溫暖和力量,幫助別人的也體現(xiàn)了自己的價值。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卡氏評分法[3],對兩組治療后患者預后進行卡方檢驗。
經(jīng)心理管理路徑護理的老年惡性腫瘤患者治療后,按卡氏日常生活能力對疾病預后的評分100分24例占68.57%,80分 5例占 14.29%,70分 2例占 5.71%,40分 2例占5.71%,20分1例占2.86%,0分1例占2.86%;顯著高于普通組的 34.21%(13 例)、21.05%(8 例)、15.79%(6 例)、7.89%(3例)、13.16%(5例)、7.89%(3例)。 兩組有統(tǒng)計學差異(χ2=9.722,P<0.01)。
綜上所述,路徑強調的是把傳統(tǒng)的彈性診療過程變成標準化、規(guī)范化的診療計劃[4]。心理管理路徑應用于老年惡性腫瘤患者住院期間的心理護理,具有以下優(yōu)勢:①對心理問題可直接觀察、記錄,并進行分析解釋,以獲得護理所需的資料;②心理護理方法更加標準化,規(guī)范化,更加有針對性,避免了泛泛的老生常談、千篇一律式的心理護理方法,患者易于接受,效果也比較好;③加強了護患交流,提高了護理服務質量,使患者的護理過程公開化、具體化、患者滿意度高;④提高了護士的綜合能力,進一步拓展了護理服務的范圍,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質量。
[1]李 旭,楊家林.國內外護理新進展[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174.
[2]劉玲琳,程雯洲.老年惡性腫瘤患者的臨床心理特點及護理對策[J]. 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03,24(12):1410.
[3]skeel RT(于世英譯).癌癥化療手冊[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39.
[4]能 英.對臨床路徑的認識[J].當代護理,2003,11(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