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薛???中國改革開放論壇副理事長
上周,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參加博鰲亞洲論壇,沒有入住會議安排的五星級酒店,而住進了鄰近一家四星級酒店,因為索菲特酒店的價格超出了美國政府規(guī)定的差旅費標準。
筆者似乎不記得此前的歷屆美國駐華大使有過這樣的“特立獨行”。作為大使,若以“尊重主辦方安排”為由入住,超支的賬單拿回去想必可以報銷?;驗榫S護“個人尊嚴”而自掏二三百美元補齊差額,作為大使也不會吝嗇。然而,駱家輝選擇過五星級酒店大門而不入,顯然更在意通過自己的“清廉”行為推銷美國國家形象。
也是無巧不成書。就在駱家輝住進那家四星級旅館時,大洋彼岸的美國媒體曝出一起公職人員在賭城拉斯維加斯舉辦“培訓會議”的丑聞。聯(lián)邦政府行政管理總局的一些人員以“選址”、“預(yù)演”和“培訓”的名義,分批前往拉斯維加斯,入住溫泉酒店豪華套房,出入高檔飯店,舉辦奢華晚會,用公款購買紀念品,還花了7.5萬美元采購24輛自行車的零部件作組裝練習,而后捐給慈善組織。據(jù)一份內(nèi)部調(diào)查報告披露,這次5天的“培訓會議”花了納稅人82萬余美元。這起發(fā)生在2010年的違紀事件最近被揭露后,直接導(dǎo)致該局的一把手引咎辭職,兩名副局長被免職。
看來,哪個國家都有人“花別人的錢不心疼”。如何治理“三公消費”是近期國內(nèi)輿論關(guān)注的熱點,而讀者對“美國大使住不起五星級酒店”這條新聞應(yīng)有個基本共識,即治理“三公消費”我們并不缺少相關(guān)的規(guī)章制度,“短板”是沒有嚴格的監(jiān)管。除此之外,還要破除陳腐觀念,促進公職人員精神境界升華。
一些公職人員不怕突破財政制度,不怕大手大腳花公家的錢。只要本單位的財會能給報銷,或者下級單位能通過“接待費”走賬,他們的“三公消費”就“不差錢”。這些公職人員的心中根本沒有“納稅人”這一概念,更沒有“花每一分錢都要對納稅人負責”的觀念,反映出職業(yè)道德教育的缺失。
還有一些公職人員自認為有社會地位,在衣食住行上要與富豪明星攀比。然而富豪明星、大企業(yè)高管擺闊露富,有時候是自我炒作或“業(yè)務(wù)需要”,公職人員拿納稅人的錢鋪張浪費則是犯罪。
“三公消費”中的“吃喝”是最突出的陋習,也是開支最大的一項。一些公職人員以天天出入高檔飯店,頓頓喝名酒,吃山珍海味為榮,這種奢糜之風反映出的是文化愚昧,完全是一種落后的生活方式。國家經(jīng)濟發(fā)展了,物質(zhì)豐富了,吃飽吃好早已經(jīng)不是問題。如果還像一年只能吃到一回肉的時候那樣山吃海喝,不僅不能顯擺什么能耐,倒反而可能露出了自己的“窮相”。▲(作者是中國改革開放論壇副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