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是文化的載體,是最具人文性的學科,因為課文是文質兼美的,學生是生動活潑的,老師也是最具人文色彩的。理想的語文教學應該飛揚著激情,燃燒著思想,閃爍著青春,充盈著情思。在語文課上,要讓學生登堂入室,漸入佳境;要讓學生盡情地釋放他們的所思所感。這就需要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那么,如何給學生創(chuàng)設—個這樣的環(huán)境呢?需要教師多方面的素質,需要教師掌握恰當的方法。
一、語文教師要熱愛生活。正直高尚
生活是語文教育的家園。所謂的人文性,所謂的精神追求,如果離開了現(xiàn)實的生活,拋棄了平淡、苦悶、壓抑、無奈、欣喜,便成了遠離人間煙火的空中樓閣。語文的存在是要從紛繁平淡的生活中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體驗美,就是使學生在真實的生命體驗中向往著生命的輝煌。既然要引領學生去體驗,教師首先要做一個熱愛生活的人。能從平淡無奇的生活中發(fā)現(xiàn)生活的豐富多彩,能欣賞自己建立的自信人生觀,能發(fā)現(xiàn)別人的美,欣賞別人的美,做一個正直豁達的人,還能欣賞自然界一切生命,塑造開放的心靈。通俗地說,語文教師要做一個魅力四射的人,讓學生欣賞語文教師,熱愛語文教學,帶他們在語文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二、語文教師要關心學生,平等呵護
做一個好的語文教師,首先必須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必須走進學生的心里。這種愛是近乎天然的本能,要富有人情味,要有仁慈寬容的博大胸懷。這種愛不是人為做作裝出來的,不是表面的“平易近人”,不是無原則的放縱。這種愛“潤物細無聲”“無聲勝有聲”。教師要做到讓學生“親其師”,然后“信其道”,就必須首先關心呵護學生,得到學生的情感認同。只有教師與學生之間充滿愛的接觸與交流,學生才有抒發(fā)自己感受、暢談自己想法的欲望,我們的語文課堂才會真正地活躍起來。
作為語文教師,還要注意平等地面對每一個學生。不能只把愛停留在少數人身上,不能把語文課看成是幾個學生表演的舞臺,具體地說,提問不能總叫成績好的同學,不能總讓朗讀有感情的學生去朗讀,而是要認真傾聽所有學生的體會、感受和心聲,讓每一個學生都有說、想、表現(xiàn)的機會,讓所有的學生都覺得語文課有他們的一席之地,他們是獨立的,他們可以有不同的審美感受,不一樣的情感體會,在這里他們的一切都可以受到尊重,這一點看似是對教師的苛刻要求,其實,這是形成良好的教學氛圍不可或缺的條件。
三、語文教師要具有足夠的語文知識,重視積累與學習
語文教師應具有的語文方面的知識與能力包括的范圍很廣,如:聽說讀寫的知識與能力、言語交際能力等,作者、編輯口語較差一點對工作影響不大,主持人、演員書面語差一些也還可以,但語文教師要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那自己的聽說讀寫能力任何一方面都不能欠缺,否則就不能全面地完成教學任務,當然,課堂氛圍也不會很輕松。例如,在分析鑒賞作品時,如果教師的語言干澀、平淡,沒有吸引力,那么,此時的課堂可想而知,死氣沉沉,乏味之極,學生今后也不能很好地分析評論。相反,如果教師說的能力較強,又有較深的文學修養(yǎng),肚子里裝有許多的唐宋詩篇,古今佳句,在適當的時候,便可呼之即出,揮灑自如,這時的課堂氣氛、效果會截然不同。
總之,—個語文教師卻必須懂得什么是閱讀的能力、閱讀能力的構成因素、閱讀能力形成發(fā)展的階段與規(guī)律、閱讀的方式、方法、類型等,因為語文教師要告訴學生怎樣去感悟。
(作者單位 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qū)大新莊鎮(zhèn)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