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消費越來越成為現(xiàn)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體育消費越來越成為學術界關注的熱點問題。本研究以沈陽某大學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并運用問卷調(diào)查方法對學生的體育消費行為現(xiàn)狀進行了調(diào)查。
一、大學生對體育消費的認識與動機
1.體育消費認識
體育消費和獲得健康的關系很大,體育消費是現(xiàn)代生活中的一部分,體育消費對終身成本(發(fā)展)有促進作用這三個依次深入的問題對沈陽某大學學生的體育消費認識問題進行調(diào)查。結果表明沈陽某大學學生中男、女生對體育消費的認識無顯著性差異。79.95%的學生認為體育消費很正常,60.73%的大學生認為進行體育消費和獲得健康的關系很大,即“花錢買健康”觀念逐漸融入大學生中,35.72%的大學生認為體育消費應該成為現(xiàn)代生活中的一部分,49.31%的大學生認為體育消費對終身成本(發(fā)展)有促進作用。見下表:
表5沈陽某大學學生對體育消費認識
上述三種說法將體育消費的功能層層遞進:通過態(tài)度上對體育消費的積極認知,逐步意識到它不僅具有強身健體、增進健康的本質功能,而且還具有娛樂休閑和提高生活品位的功能,這些功能最終的目的就是加大對大學生終身(發(fā)展)成本的投資力度。
2.體育消費動機
調(diào)查結果顯示:沈陽某大學學生體育消費的動機呈現(xiàn)出多樣性特點,排在前三位的依次為人際交往、學習知識、休閑娛樂所占比例分別為53.26%、34.74%、8.34%,男女學生之間沒有顯著性差異。
表6調(diào)查對象體育消費動機分布情況
二、大學生體育消費行為影響因素
1.外層因素
首先,高校校園文化氛圍。主要表現(xiàn)在兩方面:一方面大學生在高校這個“文化場”中,本身就是文化熏陶的“產(chǎn)品”。他們各種素質、能力的塑造、價值觀念的形成等都是在校園文化的氛圍中完成的。另一方面,大學生的體育消費行為是在大眾體育文化和校園體育文化的雙重背景下進行的,高校文化就成為大學生體育消費行為發(fā)生的文化誘因。
其次,體育消費氛圍。大學生體育消費行為主要體現(xiàn)在:它既包括高校接受和容納社會體育消費觀念、消費模式、消費習慣與方式等,能夠對學生的氛圍進行積極引導;又包括高校對這些觀念、趨勢進行“內(nèi)涵”提升并向社會輻射的氛圍。
最后,群體影響。大學生是青年群體中較為特殊的一個群體,他們的價值認知系統(tǒng)和價值取向系統(tǒng)是靠專業(yè)文化的訓練和理性的社會化方式而建立起來的,其價值判斷、選擇和取向多是自覺的、理性的,他們能夠較快地獲取信息和接受新事物,但是他們的思想不成熟,極易引發(fā)偏激的社會行為,同時也缺少參加社會生產(chǎn)、生活的實踐,因而其思想極易受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和熏陶。因此,群體差異也成為構建大學生合理體育消費行為模式的一個外層影響。
2.內(nèi)層因素
首先,經(jīng)濟支持維度。經(jīng)濟支持是體育消費行為發(fā)生的必要條件。經(jīng)濟來源水平?jīng)Q定著一個潛在的大學生體育消費者能否實現(xiàn)體育消費及其體育消費水平的高低。
其次,心理體驗因素。消費者通常是為了體驗參與體育運動的快感和流暢感,而以體育運動為媒體,采取直接或間接的方式進行消費。這就要求對大學生心理體驗要進行合理引導,使他們能夠對心理體驗的兩個方面進行理性思考,從而促使這兩種活動過程不斷進行重合、疊加,以誘發(fā)他們對體育消費的需求。
最后,價值目標因素。大學生群體所指向的價值目標體現(xiàn)為具體價值目標和終極價值目標。大學生合理體育消費行為模式的構建就是要實現(xiàn)大學生健康素質的塑造;公平、公正、競爭等價值意識的形成;體育消費行為習慣、健康生活方式的養(yǎng)成等階段具體的價值目標,為他們實現(xiàn)終極目標創(chuàng)造條件。
三、結論
1對體育價值的認識度高。
從整體上看,大學生群體對“體育鍛煉”的概念認識比較清楚,對影響形成體育鍛煉習慣的因素選項和對體育鍛煉的作用認識上有著較大的趨同性,這不僅反映出他們對體育價值認識程度的提高,而且也反映了他們要接受什么樣的高校體育教育的內(nèi)在心理傾向。
2.大學生的體育消費動機多種多樣,他們的體育消費水平比較高。
從整體上看大學生要明顯高于普通中小學的學生水平。男大學生的體育消費水平在整體上要高于女大學生。這放映出女學生的體育消費觀念還是比較保守的。
3.大學生體育消費的維權意識淡薄。
有10.74%學生在體育消費中出現(xiàn)過對商品的不滿意情況,體育類商品質量差成為他們不滿意的首要原因。這一調(diào)查結果,從側面反映出沈陽市的體育商品質量遠沒有達到大學生的要求。對這些產(chǎn)品的質量把關還存在很多問題。作為引領未來社會消費潮流的大學生,他們的權益意識、法律意識過于淡薄。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高校嚴重缺乏對大學生進行相關的、行之有效的教育。
參考文獻:
[1] 張春興.《現(xiàn)代心理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2] 鐘天朗.體育經(jīng)濟學概論[M].上海: 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作者簡介:
王孝?。?988- ),男,遼寧瓦房店人,沈陽體育學院研究生部,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