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信息化進程的逐步加快,數字化教學資源獲得了快速發(fā)展與普及,其愈發(fā)深入地滲透到了當前高校的日常教育工作中,對于高校教學來說,數字化教學資源的有效應用意義重大。在此,本文將針對數字化教學資源對高校教學的重要作用進行簡要探討。
關鍵詞:數字化;教學資源;高校;重要作用
中圖分類號:TP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7712 (2012) 18-0075-01
一、簡述數字化教學資源的相關概念及其特點
(一)概念
一般來說,數字化教學資源主要指的是通過使用計算機設備將原有的傳統(tǒng)教學資源實施合理的采集以及壓縮、編碼等等數字化處理與加工,且在相應的網絡以及多媒體環(huán)境下均能夠實現良好運行的多媒體形式教學資料。
(二)特點
處理趨于多向化——數字化教學資源在歷經采集、轉換以及抽樣量化之后,在記錄的時候運用的二進制符號,相較于模擬信號而言,其具備有更為可靠的性能以及較強的糾錯功能。
教學趨于智能化——在高校教學進程當中,綜合運用各式各樣的數字化教學資源,可推動教學過程的多元化發(fā)展,努力實現探究式以及協(xié)作式、自主學習、講授式等等多種智能化教學模式的合理運用。
顯示趨于多樣化——數字化教學資源通常是采用多媒體計算機技術來實現多媒體學習資源的有效存儲以及傳輸、處理、加工等等行為,譬如說是視頻、聲音、動畫、文本、圖像等等方面,與此同時,能夠實現多種媒體教學,旨在最佳教學效果的有效獲取。
使用趨于便捷化——對于數字化教學資源來說,多個學習者能夠在同一時間任意地點重復地使用以及復制多元化資源材料,大大提升了資源的使用效率。
傳輸趨于網絡化——數字化教學資源信息可以在計算機網絡上實現遠距離傳輸,其未受到時間與空間限制,使得學習人員能夠任意的計算機設備上實現資源信息的合理獲取。
二、在高校教學中,數字化教學資源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一)促進教育思想理念的不斷更新
對于高校教育來說,通過有效構建數字化教學資源,可以實現優(yōu)秀教育資源的廣泛傳播,使其能夠沖破圍墻、越過時空,讓更多弱勢群體以及落后地區(qū)獲得同等的接受教育機會。由教學角度出發(fā)可以發(fā)現,經過共享網絡資源,越來越多的人可以享用與學習當代最為先進科學的教學內容和方法,將國際化名校名師的相關教學模式發(fā)揮地淋漓盡致。高校教育不再是學歷式以及精英式教育,其可謂是融學歷與終身學習、精英與普及教育、校內與遠程教學成一體的綜合性多元化教育。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使得大學教學不再是將教師作為整個教學的核心,其更加注重教師使用資源來引導與輔助學生展開自主學習,教師的角色經歷了“權威”到“學友”以及“指導者”到“促進者”的變化歷程,由此可見,對于傳統(tǒng)形式教學思想理念而言,數字化教學資源的合理構建對其可謂是震撼式的改革與更新。
(二)實現多種教學模式的合理運用
傳統(tǒng)的高校教育均是將教師作為整個教學過程的核心,其采取的是“黑板粉筆”這種面對面的模式來開展教學活動的,其模式過于呆板,所營造出的教學氛圍有些沉悶,導致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難以實現充分發(fā)揮。數字化教學則是通過對多媒體網絡技術的有效借助,讓學生的學習不再收到固定地點以及教材、時間的過分限制,使其能夠在任意的時間、地點以及情境下完成課業(yè)學習,甚至是終身學習。數字化教學資源具備有較強的方便靈活性,其在高校教學中的合理運用能夠將學生的學習主動充分調動起來,有些學生甚至能夠完全采用網絡虛擬教室來實現整個大學教育的順利完成。在高校日常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數字化教學資源一般通過對智能交互電子白板的有效借助類實現使用的,電子白板能夠克服與彌補傳統(tǒng)形式上的高校教學信息不足、形式死板、互動缺乏以及課件較難更改等等缺點,方便教師實施更為生動自如的視頻、聲音以及圖像、文字、動畫等等多樣化信息媒體的顯示跟組合,加深師生之間的良好交流與互動。數字化交互式教學勇于打破落后的傳統(tǒng)單項灌輸教育,其能夠在視頻語音遠程教學的基礎上,實現教育遠程化的面對面互動交流,其對于高等教育的傳播與普及、國民素質的優(yōu)化提升、終身學習的合理實現等等方面有著十分深遠的影響。
(三)推動綜合人才的良好培養(yǎng)
在高校教學中運用數字化資源實現了傳統(tǒng)教學思想理念的不斷更新與轉變,更好地為綜合性人才的良好培養(yǎng)搭橋鋪路。在新時代環(huán)境下,人才培養(yǎng)更加趨向于素質以及能力、知識并進的方向發(fā)展,高校數字化教學的順利開展使得學生學習擺脫了教師講授的束縛與課本知識的局限,在數字化平臺上合理運用數字化資源,促進學生與教師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良性互動以及交流協(xié)作。與此同時,學生能夠通過利用數字化教學資源,自主地實施探究學習;借助網絡這種通訊工具,建設相關的學習群體來開展各類討論以及合作式探究學習;運用相應的信息工具,在學習中融入更多創(chuàng)新實踐式問題來開展學習。數字化教學資源以其多樣化特色,使得學生的主動地位充分體現出來,其學習興趣獲得了有效激發(fā),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實現其創(chuàng)新探究學習能力的優(yōu)化培養(yǎng),讓其養(yǎng)成終身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在高校教學中,有效運用數字化資源的相關措施
學校領導要對數字化教學資源的建設和推廣有著高度的認識,要設立專門的機構負責,要有長遠的硬件建設和軟件建設規(guī)劃;高校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努力嘗試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改革,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素養(yǎng)和信息技術能力,可以通過網絡教學、網上互動、網上作業(yè)和網上考試等方式,引導學生積極使用數字化教學資源;高校需設立健全的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和管理制度,比如多媒體課件資源立項管理辦法、精品課程立項管理制度等;由于數字化教學資源內涵廣闊,高校要建立一支自己的資源建設和推廣技術團隊,把外面先進的管理方法、豐富的資源和技術積極引進介紹到本校的師生中去。
綜上可知,在高校教學中,開發(fā)與運用數字化教學資源能夠充分順應新時代的教育發(fā)展需求,有效地推動著信息化進程的快速發(fā)展,高校需意識到數字化教學資源的重要作用,采取有效措施,完善制度、更新理念、轉變模式、優(yōu)化教學,力求培養(yǎng)出高素質水平的綜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王琴,陸海鋼.高校數字化教學資源共享現狀和策略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2010,33.
[2]李娟,張寶昌.淺析網絡信息技術對高校教學發(fā)展的影響[J].西北醫(yī)學教育,2010,18(2).
[作者簡介]李丹丹(1979-),女,吉林四平人,動畫藝術創(chuàng)作與研究專業(yè)碩士研究生,吉林藝術學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為:教育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