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述
為滿足交通量的快速增長,需要對一些早期修建的公路進行改擴建,公路改擴建對現有的交通會造成較大的影響,如果施工組織管理不好,會造成交通擁堵,甚至短時交通中斷。交通中斷影響巨大,因此,如何加快施工、實現快速施工,縮短工期就顯得十分必要。在公路修建過程中,路基工程一般占總工期70%左右,路基工程的施工受地質地形條件影響較大。因此對山區(qū)公路改擴建工程路基快速施工的項目管理模式、施工組織,交通管理與疏導等進行調查、分析、研究,以加快公路路基施工速度,從而為盡快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提供堅實保障。
本文以山區(qū)公路改擴建工程路基快速施工及管理保障等關鍵技術為主要研究目標,從公路改擴建工程的特點出發(fā),進行了基于路基快速施工的施工組織與管理技術研究,提出了基于P3軟件的山區(qū)公路路基改擴建工程三級計劃進度管理體系,實現了對工程進度計劃的跟蹤、調整和動態(tài)控制,為快速施工提供了管理保障。為確保山區(qū)公路改擴建工程的路基快速施工,提出了應用于多工作面條件下的山區(qū)公路改擴建工程路基施工優(yōu)化排序方法,并確定了路基快速施工的動態(tài)物流管理的目標、模式、實施的關鍵內容和環(huán)節(jié)。針對不同路基改擴建模式提出了相對應的交通組織管理方法,提出了以外部分流和內部交通組織為核心的路基改擴建作業(yè)區(qū)交通量控制策略。針對山區(qū)公路改擴建工程施工期長,工期緊張,對異常天氣、夜間施工等對于交通以及施工造成的影響進行了評價,制定了異常天氣、夜間施工及高峰時段的交通預案,最后建立了改擴建期間交通應急管理方法。
2 經濟效益分析
隨著我國公路建設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不少先期建成路段由于設計標準較低、超中、大修期服役等原因,已經無法適應目前交通量日益快速增長的需求,面臨著大修、改建、擴建等問題。同時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和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的實施,交通建設的重點已逐漸向山區(qū)延伸。受環(huán)境保護、國土資源合理利用及地方經濟條件的制約,往往采用舊路改擴建方式來提高公路等級,許多改、擴建公路的部分路段都采用了舊路改造的方法,原則上以現有道路為主,只要路線線位、線形滿足規(guī)范要求的,盡量利用老路改擴建,以避免大改大調或大填大挖占用山區(qū)有限的耕地資源。
對于山區(qū)公路改擴建項目建設中,存在地形地質條件復雜、施工工期緊、建設資金少及保通壓力大等諸多問題,針對改擴建路基快速施工特點,提出了基于P3軟件的山區(qū)公路路基改擴建工程三級計劃進度管理體系,實現了對工程進度計劃的跟蹤、調整和動態(tài)控制,為快速施工提供了管理保障。為確保山區(qū)公路改擴建工程的路基快速施工,提出了應用于多工作面條件下的山區(qū)公路改擴建工程路基施工優(yōu)化排序方法,并確定了路基快速施工的動態(tài)物流管理的目標、模式、實施的關鍵內容和環(huán)節(jié)。針對不同路基改擴建模式提出了相對應的交通組織管理方法,提出了以外部分流和內部交通組織為核心的路基改擴建作業(yè)區(qū)交通量控制策略。同時還提出了適應路基快速施工的預制構件式擋墻和石籠擋墻等路基支擋防護結構,確定了手持式落錘彎沉儀和面波法(包括附加質量法)兩種路基施工質量快速評價方法。
山區(qū)公路改擴建工程路基快速施工技術,2009年以來該成果在泌陽縣S334至馬谷田公路、泌陽縣二鋪至雙廟公路、S220-文城-陽豐公路等改建工程項目中得到了工程應用。在工程實施過程中,課題組多次到現場實地指導、試驗。提出了基于快速施工的山區(qū)改擴建及搶修工程路基快速施工項目動態(tài)管理模式,從項目施工施工準備、建筑材料的采購、運輸與貯存,使項目的管理水平上了新的臺階,為加快施工進度提供管理支持。針對S220-文城-陽豐公路通行車輛在工程施工期間不分流,沿原路線行駛,根據改建工程施工步驟,提出了山區(qū)公路改擴建作業(yè)區(qū)的交通管理與疏導方法,編制了作業(yè)區(qū)突發(fā)事件預案,保證了路基施工期間的車輛通行。泌陽縣二鋪至雙廟公路由于山區(qū)公路改擴建工程施工期長,工期緊張,所以異常天氣、夜間施工、發(fā)生交通事故以及出現交通高峰時段在所難免,這些因素對于交通以及施工造成的影響不容忽視,為此制定了異常天氣、夜間施工及高峰時段的交通預案,最后建立了改擴建期間交通應急管理體系。在地形條件差的路段,采用預制結構、組裝式結構等進行路基擋墻施工,節(jié)約了施工時間,加快了施工進度,降低了對交通的影響。針對泌陽縣S334至馬谷田公路工程快速施工的要求根據合同工期,實施超前路基施工組織,進行了路基快速施工工序與施工階段優(yōu)化,路基施工過程的時間組織,使工期提前了15%,節(jié)約管理及建設費用280萬元。項目組提出的石籠及石籠加筋土組合式擋墻加快了路基施工速度,降低了工程量,與傳統(tǒng)漿砌片石和片石混凝土擋墻相比可縮短擋墻施工工期約20%,從而節(jié)約了工程建設與管理經費。
通過項目工程應用表明,根據工程具體特點,采用項目提出的改擴建施工組織與管理模式、交通組織方式、路基支擋防護結構及路基施工質量快速評價方法,不但能大大提高工程施工效率縮短工期達15%-20%,同時能節(jié)省工程投資。我國正在進行大規(guī)模的公路設施建設,遇到大量路基工程,僅在建和未建的高速公路就達5萬公里。本項目成果應用于這些高速公路,按節(jié)約工程建設費用、減少交通阻斷的費用、減少生態(tài)環(huán)境破壞的費用等進行粗略的計算,其經濟效益將達數億元。
3 社會效益分析
3.1 對公路改擴建工程的支撐作用
通過本項目的研究,解決山區(qū)公路改擴建及搶修工程路基快速施工的關鍵技術問題,提高了改擴建工程項目的管理水平,并對新的結構、新的檢測方法進行了探索和應用,為公路改擴建工程提供技術支撐。
3.2 具有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
本項目的社會經濟效益是非常明顯的,僅從宏觀的技術角度看,本項目研究解決的問題是我國山區(qū)高等級公路改擴建、搶修、養(yǎng)護的若干關鍵技術,通過項目的研究,使工程的管理更為合理,從而通過合理的施工組織設計、采用新的技術和結構,來提高公路施工速度、并保證工程質量,減少建設費用,縮短工程建設周期、確保公路暢通、降低建設成本,由此將產生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
3.3 通過本項目的研究,使項目參加單位技術人員的科研素質和學術水平得到了提高,將有利于培養(yǎng)從事公路科研工作的年輕的專家和學者。
結束語
改擴建工程同新建工程一樣,施工質量是工程建設成敗的關鍵,沒有質量就達不到投資建設的目的。本文結合山區(qū)公路改擴建項目施工管理與技術方面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路基施工優(yōu)化排序方法,提出了預制構件式擋墻和石籠擋墻兩種適宜快速施工的支擋與防護結構形式,為路基快速施工提供了新的途徑和方法。從管理和技術方面進行了社會、經濟效益分析。路基快速施工的關鍵技術提高了山區(qū)公路改擴建項目施工效率,縮短施工工期,降低了對道路通行的影響。在山區(qū)公路進行改擴建施工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工程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公路與橋梁工程病害防治及檢測修復實用技術大全[S].長春出版社,1999.7
[2]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規(guī)范.JTJ 034-200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