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感是在生活、工作滿意度基礎上產(chǎn)生的一種積極心理體驗,幸福指數(shù)就是衡量其程度的一個主觀指標數(shù)值,是反映主觀生活質(zhì)量的核心指標。在2008年11月召開的中國科協(xié)成立50周年新聞發(fā)布會上,有消息說教師崗位排在“職業(yè)聲望”和“最希望子女從事職業(yè)”的首位。如此說來,教師的幸福指數(shù)應該蠻高——不是最高、也是相當?shù)母?。然而,在當今的教師隊伍中,一些中青年教師評上高級職稱后自我懈怠、安于現(xiàn)狀,出現(xiàn)“評前熱,評后冷”的現(xiàn)象:多年的媳婦熬成婆,身份變了,名譽有了,從此刀槍入庫、馬放南山,要他參與一些學術(shù)性教育活動以及開設講座、開放課堂都拱手謝絕;不少教師興趣愛好也發(fā)生轉(zhuǎn)移,甚至搞起第二職業(yè)。教師職業(yè)倦怠呈滋生、加劇態(tài)勢已經(jīng)引起多方關注,提升教師幸福指數(shù)成為亟待破解的難題。同時,幸福指數(shù)也是學校運行狀況和教師生活狀態(tài)的晴雨表,也是學校發(fā)展和民心向背的風向標。在學校管理的目標與過程中,都必須重視如何提升幸福指數(shù)的命題。
教師的幸福人生來自教師的專業(yè)心態(tài)?!爸卟蝗绾弥?,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敝挥幸越虝鵀闃?,才會體驗到幸福,才會感動于一個個幸福的瞬間。教師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學生的成長,在學生的進步與社會的認可中體驗到快樂。我在安溪一中的管理過程中,從這個層面引導教師克服職業(yè)倦怠,在進取和奉獻中提升幸福指數(shù)。
一、追求自身專業(yè)發(fā)展體驗幸福
在物競天擇、優(yōu)勝劣汰的競爭法則面前銳意進取,必定從平凡中崛起,在淡泊中體驗成功、孕育卓越,必定為增強自身成就感奠定基礎,從而激發(fā)幸福感的提升,進而轉(zhuǎn)化為辦好讓人民滿意教育而爭當領頭雁、排頭兵的動力。我?!对品肺膶W社導師黃老師就是典型代表。
黃老師愛讀書、樂教書。書房不大,但書堆滿架,觸目皆書,那是黃老師縱游書山學海、棲守心靈田園的陣地,是對話古圣今賢、恣意偃仰嘯歌的樂土?!案呱窖鲋?,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他認為,一位語文教師,涉獵的書必須是多且雜。唯其多,方能有豐厚的積淀,方能在三尺講臺之上,出古入今任馳騁,信手拈來皆珠璣;唯其雜,方能有開闊的視野,方能于尺幅寸縑里,觀古今于須臾,撫四海于一瞬。他常說:“坐擁群書,就等于懷抱整個世界。”是啊,一方斗室,開啟的是一個愛書人、讀書人的閱讀人生:一爿書房,堅守的是一個思考者、筆耕者的人生仰望。正是在這小小的書海里,筆耕不輟的黃老師發(fā)表了20余篇教育教學論文,主編了近50萬字的《高考滿分作文全攻略》《中外文化名著鑒賞》;歷五年之功而成的教育教學理論專著《審視與建構(gòu)——中學語文教育之道探索》也將出版:他主持、參與多個省級以上課題研究,并取得累累碩果:指導學生寫了近百篇佳作,發(fā)表于各類報刊。他就是這樣樂此不疲地演繹著讀書從教的幸福人生。我們以黃老師為具體示范,引導教師追求專業(yè)發(fā)展、體驗幸福。
二、分享學生成功喜悅體驗幸福
教育是知識、技能的傳授,也是方法的探究與過程的體驗,更是情感的交流、心靈的溝通、生命的對話。職業(yè)幸福感取決于從事這個職業(yè)的目的性,如果是為了物質(zhì)待遇,教師這個職業(yè)角色不會給人帶來多少幸福:如果把每個教育對象的成長作為自己工作的追求,教師就會在工作中不斷感受到無形的價值,從而得到一種超物質(zhì)的幸福。
2006年秋,擔任班主任多年的王老師再次走馬上任。一些老班主任常覺得周而復始的班主任工作沒有滋味、缺乏生機。而王老師卻每每在重復的工作中找亮點,出新招。比如在校園文化藝術(shù)節(jié)活動中,他精心策劃、推陳出新,總是在主題歌詠比賽中獨樹一幟、脫穎而出,至今已實現(xiàn)歌詠比賽六連冠。對此,他津津樂道、如數(shù)家珍,為自己和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活動能成為文化藝術(shù)節(jié)的佳話而感滿足與幸福,與學生共同沉浸、陶醉在成功的喜悅之中。
我校體育組洪老師長期帶領學生足球隊,從遴選苗子、組織入學,到跟蹤訓練、督導學習,再到關心生活、輔導升學,夜以繼日,風雨兼程,既講究戰(zhàn)略戰(zhàn)術(shù),又強調(diào)吃苦耐勞。終于,天道酬勤,功夫不負有心人,足球隊勇奪泉州市三連冠、雄踞福建省前列。他不止一次哭著給我打電話報喜訊:“校長,我們成功了!我們完成任務了!”我雖身在場外,但深受感染,耳邊猶如傳來催人奮進的輕快歌謠:“幸福在哪里呀,朋友呀告訴你,它不在柳陰下,也不在溫室里,它在辛勤的工作中,它在艱苦的勞動里,啊,幸福就在你晶瑩的汗水里……”
三、共建和諧工作團隊體驗幸福
學校是個共同體,大家扮演著各種角色,彼此之間推崇以和為貴,以和為美;彼此之間倡導和而不同,和而不流。我們要推動科學發(fā)展,促進校園和諧,在管理中尊重人格、尊重勞動、尊重合理需求,讓廣大教職工在寬松環(huán)境里安心工作、舒心生活;要傳承長期積淀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感恩所有退休的老前輩,感恩在職的老教師,他們幾十年如一日地嘔心瀝血,為學校發(fā)展奠定良好根基,為后來同行樹立光輝榜樣:要不拘一格選人用人,鼓勵德才兼?zhèn)涞哪贻p教師銳意進取、勇挑重擔。不管是學校領導,還是資深教師,都要多一分包容之心,多一分擔待之度,“江山代有才人出”正是事業(yè)發(fā)展的保證,“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才是學校進步的希望。
學校既要鼓勵有序競爭,又要引導有效合作。要搭建平臺、開展活動,要營造氛圍、分享成果。2011年全國生物學聯(lián)賽成績揭曉,福建賽區(qū)評出27名一等獎,我校2012屆五位學生勇踞題名前列,另有13人獲得省二、三等獎,成為全省獲獎人數(shù)最多的學校,如此不同凡響的表現(xiàn)著實令同行刮目相看。成績的背后凝聚著生物組全體老師的集體智慧和辛勤汗水。幾年前,在安排帶領學科興趣小組與競賽輔導工作時,他們曾有畏難情緒,經(jīng)個別交流、達成共識,還是迎難而上、群策群力,廣泛搜集資料,在教研組潛心鉆研,在實驗室與學生埋頭探究……終于,天道酬勤,捷報頻傳。每每談起可圈可點的合力攻堅歷程,他們總是滿懷深情、娓娓道來,甚至熱淚盈眶,其體驗成功之情甚真甚切!與成功相隨的榮譽感、幸福感由衷顯現(xiàn)!
四、保持理性平和心態(tài)體驗幸福
近年來,不少地區(qū)“素質(zhì)教育轟轟烈烈,應試教育扎扎實實”已是公開的秘密。走進學校,尤其是高中校,不管春夏秋冬,盡是一片你追我趕、爭先恐后的競爭氛圍,盡是一片夜以繼日、廢寢忘食的感人場面:“拼搏創(chuàng)造價值,努力成就未來”“雄關漫道誰與爭勇,烈火熊爐我自稱雄”“三載備嘗酸甜苦辣,一朝書寫花樣年華”“馳騁直奔千里遠,翱翔必指九天高”等鼓舞人心的大幅標語醒目張掛:每日刷新的高考倒計時催人奮進,令人寢食難安:高考后等待成績的那份煎熬,以及成績公布將接受的考驗、評價。結(jié)果是學生追逐名校,家長吹捧名校,社會施壓名校,如此循環(huán)往復,如下賭注,校長乃至全體教師往往不堪重負!如何設法調(diào)適心理、疏導情緒、引領心態(tài),事關教師的職業(yè)感受與價值追求。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薄靶切侵?,可以燎原。”2009年4月,我校面向全體師生廣泛征集以“讀書·勞動·奉獻”為主題的校園感言,并結(jié)集付印,這是梳理自身體會、開展自我教育的好做法,旨在激勵士氣、感悟幸福。學校檔案室林老師說:“檔案管理是‘三分管’、‘七分理’,先做好‘整理’才能更好‘管理’。有心積累,在任何崗位都能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電工謝師傅說得好:“用我的勞動,為辛勤的學子送去光明?!闭Z文組長李老師由衷而發(fā):“淡泊、寧靜、敬業(yè)、愛生,不圖大富貴,但求心安寧?!狈泊朔N種,我們領略到的是教師真實而由衷的感悟,是教師平和而理性的心態(tài),有了這般的感悟與心態(tài),看待得失即可更加淡然,面對壓力即可更加釋然,處置人際即可更加坦然,體驗更多的是充實的幸福感而非迷茫的失落感。
長期以來,人們對幸福的內(nèi)涵有著不同的詮釋,可謂眾說紛紜。于我看,有三個方面是最重要的:一是經(jīng)濟寬裕,即所謂“手中有糧,心中不慌”;二是社會公平,當社會發(fā)展到一定階段,世道公平、和諧較收入增長更能給人們帶來幸福感;三是良好心態(tài),知足常樂可以過得很愜意。國家“十二五”計劃首次提出“培育奮發(fā)進取、理性平和、開放包容的社會心態(tài)”,這將有助于增進人們的幸福感。俗話說:“人盼幸福樹盼春”,但愿我們能在致力于經(jīng)濟發(fā)展和諧社會中,不斷去獲取和享受更多更大的和良好心態(tài)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