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發(fā)現,在生活中,我們大人總是訂了很多規(guī)章制度給孩子,對自己卻從來沒有任何的規(guī)章制約。于是孩子覺得很不明白——為什么你們可以吃飯的時候聊天但我不可以;為什么糖你們可以多吃,而我不可以;為什么你可以叫爸爸幫忙做事,但我不可以……
為什么我不可以,但你們可以?你會怎樣回答呢?
不恰當的回答
因為我們是大人,你是小孩子。
這樣的回答就好比你的上司需要你服從他一樣,你還沒找到更好的出路,你只能屈服。屈服的感受是絕對不好受的,同樣,和孩子相處的關鍵不是要他屈服,而是要他佩服你,欣賞你,愿意和你交流和溝通,才能達到最好的親子關系的境界。
我說你不可以,就不可以。
這個回答比上面的回答更加專制,無疑就是告訴孩子,你根本沒有任何的發(fā)言權或質疑權,你不需要向我提出或者抗議任何疑問,我是不會管你的。這同樣是破壞親子關系的回答,更加不利于孩子與你的溝通和相處。
聰明父母的回答
哦,寶貝,沒想到你會有這樣的疑問,不過我們思考了一下,覺得你說得挺有道理,謝謝你給我們提醒了,以后我們都一起努力做個乖“孩子”,好嗎?
聰明的父母是愿意傾聽孩子心聲的父母,也是愿意接受孩子提出建議和意見的父母。所以,父母這樣的回答,會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寬容和親切,也讓他們自信,父母愿意接受他的建議并且改正,將來會更愿意與父母交流和溝通自己的想法和思想。與孩子的相處首先是要理解,能理解孩子的疑問,就等于已經向他們敞開了心扉,迎接孩子將來各種各樣生活上的困惑和問題。
(摘自《小豆丁大問題》 廣東教育出版社出版)
編輯 王淑娟 mochouw@yaho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