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茂松
(江蘇省寶應縣人民醫(yī)院普外科,江蘇寶應,225800)
進展期胃癌僅有40%~50%的患者獲得根治性切除(Ro),即使Ro切除術后,也有50%~90%的患者復發(fā)和死亡,5年生存率在30%左右。研究[1]表明,局部進展期胃癌患者應用術前新輔助化療有明顯的降期和降級效果,使 R0根治手術率提高到了79%。本文對90例進展期胃癌術前輔助化療患者的臨床療效進行了觀察,現報告如下。
選擇本院2007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進展期胃癌患者90例,均符合下列標準:經病理學證實為胃腺癌患者;按TNM分期,均屬進展期(Ⅱ、ⅢA、ⅢB、Ⅳ、M0)的胃癌患者;無肝、肺、腦、骨等遠處轉移;入組前未經抗腫瘤治療;化療前、術前檢查均無手術、化療禁忌癥;年齡18~70歲;KPS評分≥60分。
新輔助化療的目的、方案及不良反應均告知患者家屬,同意后入組。按入院先后順序分為兩組,即常規(guī)手術組和新輔助化療+手術組。常規(guī)手術組45例,男 27例,女18例,年齡37~78歲,平均59.3歲;新輔助化療+手術組45例,男30例,女15例,年齡34~76歲,平均58.6歲。
常規(guī)手術組:術前完善檢查,評估后,無手術禁忌,行手術治療。
新輔助化療+手術組:入院后行CT檢查,新輔助化療+手術組患者進行2個周期的新輔助化療,再行CT復查,對比后進行手術治療,化療方案為:奧沙利鉑100 mg/m2,靜脈滴注2 h,第1天;亞葉酸鈣400 mg/m2,靜脈滴注2 h,第1天;氟尿嘧啶2400 mg/m2,靜脈泵入46 h,第1~2天;2周為1個周期。
新輔助化療結束后評價療效。療效指標:CT測量病灶大小(雙徑測量);腫瘤標志物檢測;周圍組織器官浸潤情況;影像學結合術中情況評價較大淋巴結轉移浸潤情況。采用WHO推薦的實體瘤近期療效評價標準,分為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疾病穩(wěn)定(NC),疾病進展(PD)。
評估胃癌手術切除率:行胃癌不同根治程度的患者數與觀察病例總人數的比例。
新輔助化療的療效:45例中CR 1例,PR 26例,NC 15例,PD 3例,有效率為60.0%。部分患者在新輔助化療后有不同程度的臨床癥狀緩解如食欲、體質量增加,身體狀況改善明顯,但有3例患者在化療期間病灶有進展,立即給予了手術治療。
手術切除率及術后并發(fā)癥:常規(guī)手術組腫瘤切除率為82.2%(37/45),獲得根治性切除率為46.7%(21/45):剖腹探查率為17.8%(8/45),術后發(fā)生切口感染1例,肺部感染1例,經保守治療痊愈,無死亡病例;新輔助化療+手術組腫瘤切除率為93.3%(42/45),獲得根治性切除率為71.1%(32/45),剖腹探查率為6.7%(3/45)。術后發(fā)生切口感染1例,肺部感染1例,腹腔感染1例經保守治療痊愈,無死亡病例。新輔助化療+手術組患者腫瘤手術切除率、根治性切除率均高于常規(guī)手術組,剖腹探查率低于常規(guī)手術組(P<0.05)。兩組患者感染發(fā)生率均無明顯差異(P>0.05)。
不良反應:新輔助化療對機體影響小,未見明顯肝、腎功能及凝血功能損害,無明顯心臟毒性,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在對癥治療后3~5 d可恢復正常。部分白細胞下降病例經過停藥,延長化療間隔或藥物升白細胞等處理后在7~10 d可恢復正?;蜻_到手術要求水平,有3例患者在化療期間病灶有進展,立即給予手術治療。
進展期胃癌往往因腫瘤侵犯鄰近臟器或廣泛轉移而放棄手術或僅行姑息性切除,但研究表明對于T4期、甚至伴有淋巴結轉移的局部進展期胃癌,采取根治手術治療仍有可能改善患者的預后。新型化療藥物不斷出現,為進展期胃癌治療帶來了希望[2]。研究表明,術前新輔助化療,不但可抑制和殺傷大量敏感的腫瘤細胞,還可以減少有增殖活力的腫瘤細胞發(fā)生醫(yī)源性播散,控制和殺滅微小轉移灶,并使腫瘤體積減小。中晚期胃癌應用新輔助化療的優(yōu)點:使腫瘤體積縮小或降期,提高Ro期手術切除率;消除潛在的微轉移灶,減少術中播散,減少術后轉移、復發(fā);提前了解腫瘤對化療藥物的敏感性,有助于合理選擇敏感藥物;對于部分惡性程度高,浸潤范圍廣,進展迅速的胃癌,應用新輔助化療可穩(wěn)定或改善腫瘤情況,為尋找合適手術時機贏得時間。
本研究所用奧沙利鉑是第3代鉑類藥物,有很強的抗腫瘤活性,其主要抑制DNA的合成與轉錄,與氟尿嘧啶具有協(xié)同或相加的作用,而亞葉酸鈣則是氟尿嘧啶的生物調節(jié)劑,可以顯著提高后者的抗腫瘤活性。
有研究顯示,術前化療2個周期后進行手術的患者,組織學檢查顯示有明顯的腫瘤壞死性改變。超過3個周期腫瘤縮小不明顯,超過4個周期,腫瘤反有增大趨勢。本研究中,新輔助化療+手術組手術根治率達71.1%,手術切除率為93.3%,與王建芳[3]等的研究基本一致。而常規(guī)治療組手術根治率為46.7%,手術切除率為82.2%。由此可見,新輔助化療可大大提高進展期胃癌患者的手術切除率及根治率。
患者在新輔助化療后有不同程度的臨床癥狀緩解如食欲、體重有所增加,身體狀況改善明顯,為根治性手術創(chuàng)造了條件,使部分術前判斷難以切除的病灶得以徹底根除,也為術后化療提供了依據。但對部分化療不敏感的患者可能延誤手術時機。本組有3例患者在化療期間病灶有進展,對這些患者應密切觀察病情變化,一旦有病情變化應立即給予手術治療,以免延誤手術治療機會,術前化療一般不能超過3個月。另外,化療藥物可以導致白細胞及血小板減少、骨髓抑制等并發(fā)癥,延長住院時間、增加住院費用,故新輔助化療還有許多問題尚待解決。
[1]Hundahl,Menck H R,Mansour E G,et al.T he Nationnal Cancer Data Base report on gastic carcinoma[J].Cancer,1997,80:2333.
[2]Ajani J A,Ota D M,Jessup J M,et al.Reseetable gastric carcinoma:an evaluation of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chemotherapy[J].Cancer,1991,68(7):1501.
[3]王建芳,田景琦,呂杰青.35例局部晚期胃癌EOLF方案新輔助化療臨床觀察[J].腫瘤學雜志,2006,12(3):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