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英
(武義縣圖書館,浙江 武義 321200)
《公共圖書館宣言》和《公共圖書館服務發(fā)展指南》強調:“每一個人都有平等享受公共圖書館服務的權利,不分年齡、種族、國籍、語言、宗教、身體狀況、殘疾、性取向、性別,向所有的人提供服務?!?011年1月底,《文化部財政部關于推進全國美術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免費開放工作的意見》,公共圖書館對所有讀者免費開放,有助于培養(yǎng)廣大人民群眾走進圖書館、使用圖書館的良好習慣,同時公共圖書館實現無障礙、零門檻進入,圖書館的管理和服務也面臨考驗。
免費開放后,圖書館的所有活動都要圍繞著“讀者第一,服務育人,親情服務”的宗旨這一中心進行,具體來講,讀者有依法使用公共圖書館的館舍、設備、文獻資源的權利。也就是說隨著免費政策的推行,圖書館職業(yè)活動中的各種問題與關系將得到準確定位與有效調整,公共圖書館事業(yè)必將迎來真正的春天,必將在更大范圍、更高程度和更深層次給予公眾免費享受著文化管理帶來的精神滋養(yǎng)。然而文化部、財政部關于公共圖書館全面免費開放的新要求,也使圖書館的發(fā)展面臨著嚴峻的挑戰(zhàn)。
免費開放后,各級財政部門對圖書館的投入也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如何才能在提高藏書質量的同時,控制數量的增長,滿足讀者對藏書數量與質量兩方面的需求;如何才能實現文獻信息資源的深層次開發(fā)與利用,保證滿足政府項目建設任務、特色數據庫建設需求;如何才能在保障館藏文獻結構合理的前提下,努力實現文獻資源建設的共建、共享;如何才能準確把握和適應社會文化生活的新特點和人民群眾的新期待,不斷探索服務模式,不斷創(chuàng)新服務手段,不斷拓寬服務范圍,堅持專業(yè)性、學術性、知識性、趣味性、觀賞性相統(tǒng)一,豐富展覽內容,打造精品展覽;如何才能在文獻資源共建共享的基礎上,加強館際資源整合,使圖書館文獻資源融入每個人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之中等等,所有這一切問題的解決都離不開一個詞“人才”。近年來在經濟利益的擠壓下,基層文化館、群藝館已經失去了大量的人才,沒有優(yōu)秀的圖書館管理人員,沒有高層次的圖書館專業(yè)人才提供的優(yōu)質文化服務,圖書館如何能提供優(yōu)質文化服務,吸引廣大公眾走進圖書館。
公共圖書館實行免費服務的根本目的,是讓廣大人民群眾就近方便地參與文化活動,使圖書館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促進知識創(chuàng)新、推動社會進步,保障人民享受文化權益,讓人民共享文化發(fā)展成果的重任??梢娒赓M開放關鍵在于堅定不移地實行服務國家經濟建設的開放戰(zhàn)略,不斷拓展服務的廣度和深度。接受免費開放的大眾數量涉及到這一服務的大眾受益面,而更重要的是建立健全服務質量體系和制度,這關系到文化改革與發(fā)展的布局能否落地、人民群眾能否切實享受到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的成果。傳統(tǒng)圖書館的主要服務方式是館內閱覽、書刊外借、文獻復制、參考咨詢,進入免費時代要求體現出圖書館普及性、全面性、發(fā)展性、主動性、多樣性和開放性,這就要求圖書館以讀者為中心,致力于為社會公眾提供更溫暖更感動的個性化商品和服務。因此,能否提供可滿足廣大公眾精神文化需求的優(yōu)質文化服務,成為免費時代公共圖書館面臨的嚴峻挑戰(zhàn)。
公共圖書館是為公眾服務的文化場所,其重要的意義就在于平等地向公眾免費開放。圖書館免費開放,其意義絕非僅是吸引更多人走進圖書館,更重要的意義在于通過倡導尊重科學、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形成良好的閱讀氛圍和尊重知識的風氣,從而提升群眾的人文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這是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功能。從古代藏書樓到全免費開放,從保存文獻到傳遞開發(fā)文獻,從以書為本到以人為本,滄海桑田,圖書館已由知識殿堂轉化成了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免費開放再一次給圖書館事業(yè)發(fā)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它將推動圖書館事業(yè)實現跨越式發(fā)展。
由于資源關系到服務的基礎,經費問題關系到免費開放的本質,因此免費開放經費保障機制既是免費開放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保障,更是眾多無購書經費、無服務能力圖書館重振旗鼓的大好機遇。圖書館基礎設施的齊備、圖書館藏書的豐富、圖書館人才的培養(yǎng)及基礎建設、運行和維護都需要相對穩(wěn)定的經費來源和充足的資金保障。因此,圖書館要強化措施,保障觀眾和文獻安全,統(tǒng)籌兼顧,加大藏書建設的力度,要不斷完善服務細節(jié),以貼近現實、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為原則,最大限度地滿足群眾的需求,如設立免除讀者存包費、免費的公共區(qū)域、殘疾人專用座椅、提供飲水等,從細微處入手,為讀者提供圖書、期刊、報紙等多種形式的文獻資料,使圖書館能真正成為公眾流連忘返的地方。
無論是文化資源共享工程還是數字圖書館的興建,無論國家向邊遠貧困地區(qū)文化設施投入多少資金,如果沒有當地民眾文化素養(yǎng)與之匹配,都難以產生預期的效果。因此,進入免費開放時代后,國家在加強文化設施資源投入的同時,必須強化圖書館人才培養(yǎng)戰(zhàn)略,加強圖書館人才尤其是邊遠貧困地區(qū)圖書館館員培養(yǎng)力度,使圖書館館員不僅擅長館藏文獻資源的管理、檢索和開發(fā),而且擅長現代科學技術在圖書館領域的廣泛應用,并在此基礎上擴展圖書館讀者輔導范圍,不僅要在館內輔導讀者了解和掌握館藏信息資源的檢索利用,而且還要通過上街演示和上門示范等方式輔導讀者了解和掌握網絡、數字電視以及手機等新型文獻載體中信息資源的檢索和利用。唯有如此,才能在真正意義上實現免費開放為廣大民眾提供公益性、基本性、均衡性、便利性公共文化服務的初衷。
進入免費時代,在資源經費得到保障的情況下,圖書館要注重深化傳統(tǒng)服務,使圖書館服務能夠適應新的歷史時期公眾對圖書館的新要求,例如,公共圖書館要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大局意識,加強數字資源建設。國外公共圖書館從早期的電話咨詢發(fā)展到今天圖書館提供24/7(每周7天,每天24小時)實時咨詢服務。我國公共圖書館應當依托光纖數據存儲系統(tǒng),加強完善圖書館網站建設,強化圖書館網絡信息服務平臺建設。公共圖書館還要加強多媒體服務,利用手機等發(fā)布信息,實現檢索功能。與此同時,在免費時代提供的圖書館讀者服務經費保障的條件下,公共圖書館還應切實轉變觀念,從強化服務入手,結合本館實際情況,采取多種措施,積極推進延伸服務,擴大服務受眾面。
圖書館要以免費開放為契機,貫徹落實十七大精神,緊緊把握增強活力、改善服務這個重點,堅持以制度建設為根本,努力使干部工作規(guī)范化、法制化,并通過優(yōu)化圖書館組織結構,合理配置內部資源,完善激勵機制,創(chuàng)新圖書館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充分調動圖書館人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爭創(chuàng)圖書館優(yōu)質品牌文化服務,更好地服務讀者、服務社會。
[1]柯平.公共圖書館免費開放的理論思考[J].圖書館,2011(3):1-5.
[2]陳茹.免費開放:圖書館發(fā)展的機遇與挑戰(zhàn)[J].圖書館建設,2008(11):24-28.
[3]王曉麗.論免費開放后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拓展[J].大眾文藝,2011(10).
[4]十一五以來我國文化事業(yè)投入情況分析[EB/OL].[2011-02-23].http://www.ccnt.gov.cn/sjzz/jhcws/cwswhtj/201101/t20110105 -8617/.html.
[5]關于推進全國美術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免費開放工作的意見[EB/OL].[2011-02-20].http://www.ccnt.gov.cn/zwgk/2011-02/14/content-1803021.htm.
[6]中央財政將新增公共圖書館等免費開放經費約18億[EB/OL].[2011-02-20].http://www.mof.gov.cn/zhengwuxinxi/caizhengxinwen/201102/t20110218-455928.html.
[7]王寧遠.我國公共圖書館免費開放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濟,2010(34):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