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貴州土家族地區(qū)民間鬧喪習俗調(diào)查研究

        2012-04-12 04:15:11敖以深
        關鍵詞:歌師行孝天橋

        敖以深

        (貴州省社會科學院,貴州貴陽 550002)

        貴州土家族地區(qū)民間鬧喪習俗調(diào)查研究

        敖以深

        (貴州省社會科學院,貴州貴陽 550002)

        喪葬禮儀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是民族文化的集中體現(xiàn)。思南縣天橋鄉(xiāng)地處思南與印江的交接地,由于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相對滯后,民風極為淳樸,尤其是該區(qū)域內(nèi)的鬧喪習俗,其主要程式極具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通過區(qū)域內(nèi)鬧喪習俗的調(diào)查研究,不僅為深入研究民族文化提供原生態(tài)元素,而且也對民族地區(qū)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和文化傳承大有裨益。

        土家族;喪葬習俗;鬧喪程式;地域特征;民族特色

        喪葬習俗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喪葬習俗的形成,與其他許多社會禮儀風俗一樣,是人類社會發(fā)展到了一定階段后才出現(xiàn)的。在古代社會,喪葬不僅僅是單純地安葬死者的行為,而且蘊含著生者對死者的態(tài)度和看法,體現(xiàn)著人們的生死觀和價值觀。喪葬禮儀的形成和發(fā)展以及人們對此禮儀的遵行,直接影響到社會的倫理規(guī)范乃至政治秩序,在某種意義上說,喪葬是人類社會的縮影,是民族文化的集中體現(xiàn)。[1]生活在湘、鄂、渝、黔毗連地帶的土家族,對人的生死有著特殊的認識,在長期的文化流變中,形成為具有自身民族特性的傳統(tǒng)喪葬習俗和價值判斷。因此,研究土家族喪葬習俗,是了解和認識土家族文化特色的重要途徑。在土家族喪葬習俗中,鬧喪活動極具特色,充分體現(xiàn)了土家族民族文化的鮮明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既有其復雜性,又有其傳統(tǒng)特色性。本文以思南縣天橋土家族苗族鄉(xiāng)國慶村的調(diào)查為基礎,擬就民間鬧喪習俗的重要程式、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等事項進行探討。

        一、調(diào)研對象的選定及其基本情況

        土家族主要分布于三省一市(湖南、湖北、貴州、重慶)的毗鄰地區(qū),人口數(shù)為800多萬,集中分布于全國51個縣市(區(qū)),其中在25個縣區(qū)實行區(qū)域自治,有2個自治州(共轄16個縣市),5個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區(qū)),4個土家族自治縣,80余個土家族鄉(xiāng)和土家族聯(lián)合自治鄉(xiāng)。2個自治州分別是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所轄的8縣市為:龍山縣、永順縣、保靖縣、花垣縣、古丈縣、吉首市、鳳凰縣、瀘溪縣;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所轄的8縣市為:恩施市、利川市、建始縣、巴東縣、宣恩縣、咸豐縣、鶴峰縣、來鳳縣。5個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區(qū))為:重慶的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黔江區(qū),貴州的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4個土家族自治縣為:湖北省宜昌市的長陽土家族自治縣、五峰土家族自治縣,重慶市的石柱土家族自治縣,貴州的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土家族雜居縣市主要有:湖南的桑植縣、慈利縣、永定區(qū)、武陵源區(qū)、石門縣、桃源縣、沅陵縣、芷江縣、溆浦縣、麻陽縣,湖北的興山縣、宜昌縣、秭歸縣、枝城市等縣市,重慶市的巫山、巫溪、云陽、奉節(jié)、萬縣、涪陵等縣市,貴州省的德江縣、江口縣、石阡縣、思南縣、銅仁市及松桃苗族自治縣。此外,貴州的貴陽市、黔東南州、遵義市等地也有一定數(shù)量的土家族人口居住。

        貴州的土家族人口,主要分布于梵凈山周邊地區(qū)和烏江中下游沿岸地帶,在人類歷史發(fā)展的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該地域憑借特殊的區(qū)位優(yōu)勢和烏江航運開發(fā)的有利條件,較早地與巴蜀和荊楚地區(qū)發(fā)生了經(jīng)濟文化聯(lián)系,在南來北往和東西往來的過程中,形成了獨具地域特色和民族特征的區(qū)域通道文化。當歷史的車輪駛入現(xiàn)代以后,隨著公路、鐵路和航空等現(xiàn)代化的交通工具的廣泛使用,烏江航運的優(yōu)勢地位漸漸地被現(xiàn)代化的交通網(wǎng)絡所取代,該地區(qū)原有的交通優(yōu)勢地位逐步喪失,經(jīng)濟文化的發(fā)展步伐明顯滯后,現(xiàn)已成為典型的欠發(fā)達和欠開發(fā)地區(qū)。經(jīng)濟發(fā)展的相對滯后和對外聯(lián)系的相對閉塞,使各種文化因子得以較為完整地保存和傳承下來,從而為地域文化的研究提供了豐富的材料。正是從歷史和現(xiàn)實的因素考慮,結合區(qū)域位置、自然地理條件、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狀況和民風民俗的遺存情況等,選擇了以思南縣天橋土家族苗族鄉(xiāng)為調(diào)查研究對象,以國慶村為主要調(diào)查研究范圍,通過鬧喪習俗的調(diào)查,探索區(qū)域內(nèi)喪葬習俗的演變情況、現(xiàn)實體現(xiàn)和地域特征。

        天橋土家族苗族鄉(xiāng)位于思南縣東南部,東北與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共界,南與本縣的大壩場鎮(zhèn)接壤,西和孫家壩、邵家橋兩鎮(zhèn)毗鄰。全鄉(xiāng)總面積為68.58平方千米,喀斯特山地地貌特征極為明顯,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區(qū),氣候特點是:冬季寒冷、夏季溫熱、年溫差小、日溫差大,冬長夏短,春秋相連,雨熱同季。距思南縣城30公里,距銅仁市210公里,距省城貴陽400公里。1992年前屬于大壩場區(qū)天橋鄉(xiāng),鄉(xiāng)政府駐天橋,1992年2月的“建鎮(zhèn)并鄉(xiāng)撤區(qū)”,將大壩場區(qū)的天橋鄉(xiāng)、官寨鄉(xiāng)和梧桐鄉(xiāng)部分村合并設立天橋土家族苗族鄉(xiāng),轄祝家坳、黎明、牛毛壩、黃河、鞍山、樓房坡、爬都、小溪口、梧桐、張家寨、甘溪、老木林、灣里、長田、南山、梅子堡、國慶17個村,147個村民組。2007年將小村合并為大村,轄牛毛壩、南山、梧桐、河田4個村,23個村民組。2010年復將大村撤為小村,轄黎明、牛毛壩、國慶、黃河、梧桐、甘溪、灣里、三溪、樓房坡、鞍山、南山、梅子堡12個行政村和天橋1個社區(qū)、148個村民小組。有土家族、苗族、仡佬、蒙古、漢族等民族構成,少數(shù)民族人口10383人,占全鄉(xiāng)總人口的63%,以土家族和苗族為主,土家族6030人,占全鄉(xiāng)總人口的37%,苗族人口4353人,占全鄉(xiāng)總人口的26%。2011年,轄區(qū)內(nèi)人口總戶數(shù)為4443戶,總人口16357人,其中男8527人,女7830人;城鎮(zhèn)人口558人,流動人口6257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238人。[2]

        改革開放以來,天橋土家族苗族鄉(xiāng)經(jīng)濟社會得到了快速地發(fā)展。2011年全鄉(xiāng)有鄉(xiāng)級衛(wèi)生院1所,病床6張,B超機和照光機各一臺,衛(wèi)生技術人員5人;村級衛(wèi)生室16個,從業(yè)人員16人。有初級中學1所、中心小學1所和村完小5所,設有科技宣教文化信息服務中心1處,農(nóng)家書屋4個,藏書1.6萬冊?;A設施方面,有過境油路13千米,通村公路45千米,通組公路89千米。集鎮(zhèn)面積達2平方公里,有3條主要街道,常住人口3216人,輻射周邊5個鄉(xiāng)鎮(zhèn),趕場天人流量達8000余人。集鎮(zhèn)建立有凈化水廠廠房、飲水管道,現(xiàn)有變壓器47臺,高壓線路35.56千米。移動、聯(lián)通、電信服務網(wǎng)點各1個,全鄉(xiāng)共有大小車510輛,其中客運車22輛,貨車303輛。[2]

        很顯然,在改革開放之風的沐浴下,天橋鄉(xiāng)各項事業(yè)的發(fā)展確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與外界相比較,在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和城鎮(zhèn)化建設等諸多方面,天橋鄉(xiāng)無疑都是比較落后的。經(jīng)濟的落后和信息的閉塞,以及人們思想觀念的相對保守陳舊,使得該區(qū)域內(nèi)的民間習俗和民族文化保留得較為完整,從而極具有調(diào)查研究價值。

        二、民間鬧喪習俗的主要程式

        鬧喪是土家族喪葬活動的重要儀式,是土家族人對逝去老人寄托哀思進行悼念的傳統(tǒng)習俗。土家族的鬧喪活動,主要包括跳喪和唱喪兩種禮儀,跳喪的主要內(nèi)容是跳喪舞,唱喪的主要內(nèi)容是唱喪歌,通常情況下,跳唱不分,跳中有唱,唱中有跳。貴州思南天橋的土家族人,一般以唱喪為主要形式,當?shù)厝怂追Q鬧喪堂,亦稱唱孝歌。鬧喪活動主要在亡人出殯之前的晚上舉行,通宵達旦,也有唱上三天三夜的,除專請的民間歌師參與外,一般愛好者也可積極參與互動,是一種群眾性的祭奠活動?;顒娱_始前,先請歌師,并在靈堂設歌場,之后由歌師輪流唱喪歌,敲鑼擊鈸伴唱,其他人也可以附合伴唱。喪歌主要有勸孝歌、盤歌、庚歌等等,內(nèi)容十分廣泛,涉及到歷史故事、山川景物、社會現(xiàn)實等各個方面。鬧喪活動主要分為開歌場、接亡、唱孝義歌、送亡四個程式,每一程式又包含著若干程序和禮儀。

        開歌場:民間喪葬活動中鬧喪禮儀的準備程序。開歌場主要包括歌場的準備、請歌郎、唱開場歌、驚五方、立樓等環(huán)節(jié)。歌場的準備主要是根據(jù)土老師擇定的日子,按照歌師和總管的要求進行系列物質(zhì)和禮儀的準備。物質(zhì)準備主要有呀盤一個,以及茶、酒、香紙、鼓等,在開歌場前,由總管組織布置完成。由一人起唱:“時吉時良,大吉大昌、打掃堂前地,寶香爐內(nèi)裝、一柱真香燒往天宮去、天宮去請玉皇,二柱明香燒往地府去,地府去請閻王,只有三柱無燒處,燒在堂前去接亡。亡者,何日生病,何日倒床,何日死了,運在高堂?!盵3]另外一人附唱:“亡者,初一生病、初二倒床、初三、初四睡在牙床、初五初六霜上加雪、雪上加霜、眾親來看病,肉米稱四月,糖米稱半斤,初七,初八死了,死了,運在高堂?!盵3]接著進入請歌郎環(huán)節(jié)。這時一人起唱:“一見亡人歸陰府、孝家四處請歌郎,請得歌郎哪一個?請得歌郎哪一人?”[3]之后由歌郎進行系列回應,以示歌郎已經(jīng)正式請上了歌場。歌師出場后,依次進行唱開場歌、驚五方和立樓等活動。唱開場歌時,由一歌師起唱:“一不早、二不遲,還不開場等幾時。”另一歌師接唱:“早開場就早開場,早點開場不用忙……”。[3]開歌場后,歌師按照一定的禮儀進入孝家設置的靈堂,進入驚五方的禮儀。驚五方由歌師組織,唱詞為:“說得有理道得真,眾位八朋聽原因,進了孝家十重門,再不驚五方等幾時。一錘鼓,驚東方,驚動東方木字旁,在生都說木無用,亡人死了木內(nèi)裝。二錘鼓,驚南方,驚動南方火字旁,在生都說火無用,亡人死了火燒香。三錘鼓,驚西方,驚動西方金字旁,在生都說金無用,亡人死練金剛。四錘鼓,驚北方,驚動北方水字旁,在生都說水無用,亡人死了洗五心。五錘鼓,驚中央、驚動中央土字旁,在生都說土無用,亡人死了土內(nèi)葬?!盵3]在驚五方五位并到眾位歌師之后,進入立樓禮儀。歌師依次唱東方木成樓、南方火成樓、西方金成樓、北方水成樓、中央土成樓。待唱畢五方五樓后,進入到接亡禮儀。

        接亡:表達親人對亡人的牽掛和眷念之情。主要活動有接亡、敬亡、表根生、表靈位、表棺材、表引魂幡、表蓋面巾等。接亡活動是孝家將亡人從十二殿閻君處依次接亡魂轉回程的活動,根據(jù)當?shù)仫L俗,在接亡活動舉行之前,孝子要在堂前燒三柱香,倒三樽酒,準備完畢后,歌師逐一開唱,依次從十二殿起唱,再唱到十一殿、十殿、九殿、八殿、七殿、六殿、五殿、四殿、三殿、二殿、一殿,歷經(jīng)磨練,把亡魂接到河白仙宮案下來,再經(jīng)河白仙宮、橋梁土地、青苗土地、山王土地、當方土地、管寨土地、屋檐童子、門神二將、灶王府君、長生土地等重重關卡,奉請亡魂上靈臺。在接亡魂的過程中,依次奉請亡人坐東方、坐南方、坐西方、坐北方、坐中央。敬亡活動是向亡人敬酒,民間習俗中,要向亡人敬十杯酒,每敬一杯酒歌師就要唱一曲歌,例如敬第一杯酒,歌師唱到:“一杯酒,敬亡魂,亡魂桌上領杯懸,亡人不吃空肚酒,擇個古人陪亡人。一字原來一條槍,仁貴領兵殺中央,殺了中央黑大將,依就回來扶君王?!盵3]直到第十杯酒敬畢后,再化幾張紙,燒三柱香,進入到表根生和表靈位環(huán)節(jié)。歌師唱詞為:“我把亡人酒敬了,眾位兄長聽分明,唱歌要知歌出處,打鼓要知鼓根生,萬丈高樓平地起,水有源頭樹有根?!背韪闯旰?再依次進行表歌爺歌娘根生和表靈位、表棺材、表引魂幡、表蓋面巾等活動。待相關事項表清楚后,孝家進入哭哀禮儀,親朋好友也可以伴唱附合,此時,歌師可以稍作休息,甚至可以抽煙、喝茶等,稍作休息后歌師繼續(xù)把歌發(fā),鬧喪活動也繼續(xù)進行。

        唱孝義歌:當?shù)佤[喪活動的高潮階段。地方民間習俗中唱的孝義歌的內(nèi)容多以歷史人物和歷史故事為主,由歌師們輪流歌唱,并配以鑼鼓等打擊樂器,唱一曲打擊一番,場面熱鬧,歌聲凄涼悲哀。當?shù)氐男⒘x歌主要以唱二十四孝、唱三國、唱封神和唱隋唐英雄等為內(nèi)容。二十四孝是以歷史上的一些典型人物的典型事件作為唱孝內(nèi)容,具體情況為:第一行孝是開宗,第二行孝是趙五,第三行孝是安安,第四行孝是孟日紅,第五行孝是劉愛香,第六行孝是孟宗,第七行孝是王祥,第八行孝是祝英臺,第九行孝是黃香,第十行孝是郭巨,第十一行孝是丁蘭,第十二行孝是吳孟,第十三行孝是目連,第十四行孝是劉邦,第十五行孝是崔文瑞,第十六行孝是歡兒生,第十七行孝是曹安,第十八行孝是張玉英,第十九行孝是閔子青,第二十行孝是董永,第二十一行孝是朱壽昌,第二十二行孝是曾參,第二十三行孝是王崔,第二十四行孝是朱氏。二十四孝唱完后,孝家進行哭哀禮儀,親朋好友伴唱附合,歌師稍作休息后繼續(xù)進行。唱三國主要有孔明借東風、曹操兵馬下華容、關爺勒馬過五關、溫酒斬華雄、劉備坐西州、劉備關張結桃園、趙云長板坡前救阿斗、諸葛亮三氣周瑜等內(nèi)容。唱封神主要有紂王寵愛蘇姐姐、文王訪賢遇太公等故事,其中許多故事生動感人,例如“殷紂為君不太平,女媧廟內(nèi)把香焚,粉筆提詩把神戲,惱了父母女媧神,就將招妖旗一扯,九尾狐貍入朝庭,狐貍變化蘇姐姐,撓亂江山不太平。”[4]唱詞將歷史故事描會得栩栩如生。唱隋唐英雄主要有羅成夜打登州府、慰遲公主訪白袍、薛仁貴征東等內(nèi)容。此外,歌師們也可以根據(jù)個人的知識儲備和地方民俗信仰自編故事進行歌場。

        送亡:是鬧喪活動最后階段的活動,主要包括圓夢、散花、擇字、勸亡魂、辭神、送亡魂、送歌神、擇樓等內(nèi)容。圓夢時歌師唱到:“一不早二不遲,還不圓夢等幾時,亡人在生得一夢,這夢做得有點玄,門前有一先生過,請他進來把夢圓,先生來至高堂坐,從頭一二把夢圓,夢見云中一盞燈,半邊明來半邊暈,此必亡人落西天。夢見滿天星斗現(xiàn),必是孝子一滿門,夢見滿天下大雪,必是孝子穿白蓮,夢見細雨紛紛落,必是孝子淚淋淋,夢見墻上去跑馬,勒馬回頭難轉身,夢見井中去打坐,此必就是隱人坑,夢見一尺紅邊桌上課,此必就是一靈牌,三尺白邊上竹桿,此必就是引魂旛,夢見四塊木板在身邊,此必就是一棺材,夢見孤身入人群,此必眾人抬去埋,夢一座城池獨自秘,此必就是壘墳臺,此夢圓從這里止,還不散花等幾時?!盵3]散花內(nèi)容包括散富貴花、散狀元花、散枝子花、散恩德花、散忠孝花等。擇字主要有“天”、“地”、“君”、“親”、“師”、“位”、“米”“要”、“新”等。勸亡魂是借歷史故事來送亡人的活動,一般用10杯美酒勸亡魂。辭神是在送亡神之后舉行,主要是辭別天地君親師位神、辭別滿堂眾神靈、辭別長生土地神、辭別灶王府君神、辭別門神二將軍等眾位神靈。送亡魂就是按照接亡順序的反向依次送別,直至將亡魂送至十二殿閻君面前。送歌神主要是送歌爺歌娘轉回程,一送歌娘天仙女,二送歌爺許良成,三送大鼓唐三丈,四送四州大圣人,五送五龍去戲水,六送六丁六甲神,七送麻衣七姐妹,八送八大金剛神,九送九州亂揚記,十送滿堂眾神靈。擇樓主要是擇中央土城樓、南方水城樓、北方水城柱、西方金城柱、東方木城樓等五方五樓。通過系列的活動,鬧喪活動禮儀告一段落。

        三、民間鬧喪習俗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

        地理區(qū)位、生態(tài)環(huán)境和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水平等對一定地域內(nèi)的民風民俗演變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天橋土家族苗族鄉(xiāng)是多民族雜居之地,少數(shù)民族人口占有較大的比例,其中以土家族和苗族人口為最多,該地與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的部分鄉(xiāng)鎮(zhèn)相鄰,鄉(xiāng)政府所在地天橋既是本鄉(xiāng)村民交通和經(jīng)濟文化的中心,也是印江部分村民出行和農(nóng)副產(chǎn)品交易的重要集鎮(zhèn),在彼此之間頻繁的人員往來和經(jīng)濟文化交往中,不同的文化習俗相互影響和交融,形成為獨具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的區(qū)域文化。國慶村是天橋鄉(xiāng)境內(nèi)典型的農(nóng)業(yè)村,這里遠離集鎮(zhèn),民風純樸,在傳統(tǒng)農(nóng)業(yè)社會里,沿襲了許多傳統(tǒng)的民風民俗,其中對喪葬習俗的傳承尤為典型,由于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相對滯后,至今仍然保留著較為濃厚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

        (一)喪事喜辦。喪事喜辦是土家族喪葬習俗的一大特點,人們常常用“熱熱鬧鬧送亡人,歡歡喜喜辦喪事”來敘述土家族人的喪葬禮儀。調(diào)研發(fā)現(xiàn),當?shù)孛耖g的喪葬有一套十分復雜而完整的禮儀程式,尤其對于老人和長者的正常死亡,程式十分復雜,場面也更加熱鬧,在送終、開路、報喪、家奠、客奠、鬧喪、買山、出殯、下曠、接亡靈、燒七等主要程式中,每一程式都有嚴格的禮儀要求。往往某家有喪事,不僅同寨鄉(xiāng)民而且同村村民也紛紛前往幫忙,根據(jù)總管的統(tǒng)一部署和土老師的相關要求,各盡其職,結合孝家的經(jīng)濟條件和社會交往情況,殺豬宰羊,請道士、土老師、歌師、八仙等,敲鑼打鼓,以十分熱鬧的場面辦理喪事。白天有鄉(xiāng)鄰和親戚朋友的吊唁,每值賓客前來或者離開時,鳴炮師往往鳴炮并燃放炮竹,以示歡迎或者歡送,賓客吊唁期間,孝家將大擺酒席給予招待。夜晚則組織鬧喪活動,特請歌師一展歌喉和才華,孝歌內(nèi)容十分豐富,既有歷史故事、神話傳說、民族英雄的有趣生活典故,也有自編追述死者生前善良品格、辛勤勞動和主要功績的歌詞,其中穿插著部分即興創(chuàng)作的詼諧幽默的內(nèi)容逗人發(fā)笑,故事情節(jié)生動,歌詞朗朗上口,易記易唱,唱腔有固定的曲調(diào),動人肝腸,催人淚下,每唱完一段,就配以樂鼓聲一次,歌聲不斷,鼓聲也不斷,既悼亡人,也教育世人,場面莊重肅穆,氣氛熱烈,哀悼中彌漫著熱鬧氛圍。參加鬧喪活動的人,有孝家、歌師、親朋好友、鄉(xiāng)鄰族人,也有部分喜歡參與鬧喪活動的業(yè)余愛好者,在這些人中,似乎沒有對于亡人的害怕和恐懼。

        (二)祖先崇拜。祖先崇拜源于原始社會的靈魂崇拜和圖騰崇拜,是鬼魂崇拜與血緣關系結合的產(chǎn)物,是人類信仰生活中的一種極為普遍的文化現(xiàn)象。古代在靈魂不滅觀念的支配下,土家族人對自然和社會生活中的萬物,都視為有靈魂、精靈或神祗在主宰。土家族的祖先崇拜,是土家族民族內(nèi)聚力形成的重要原因,是土家族原始宗教信仰的主體與核心,其所祭祀的范圍比較寬泛,有一個比較龐大而復雜的祖先神靈集團。按照表現(xiàn)形式、內(nèi)容及產(chǎn)生的時序,大致可分為始祖崇拜、遠祖崇拜和家祖崇拜三類。[5]國慶村土家族的祖先崇拜形式多樣,內(nèi)容繁雜,影響深遠,具有深刻的文化內(nèi)涵和社會功能,其民族性、地域性及包融性較為突出,尤其以家祖崇拜最為盛行。從實地調(diào)查得知,當?shù)卮迕裰两袢杂屑漓爰易娴牧曀?每家每戶都在堂屋正面板壁上設置家祖神龕,放置香爐、蠟臺以供奉香火。需要指出的是,設置神龕的這一舉措是由專人完成,民間俗稱為“安香火”,這一活動不能夠隨心所欲地進行,必須請先生按照一定的禮儀程式來完成,神龕中間書寫“天地君親師”大字,兩側為本堂歷代祖先及諸神靈之位,外側則是為家祖神龕撰寫的對聯(lián)。長者離世后都將在神龕上設置牌位,俗稱“上香火”。其祭祀的時間不定,祭祀的形式多樣。在鬧喪程式中,接亡、立樓、唱孝歌、送亡等禮儀,都是表達親人對亡者的哀思和祝愿,希望亡人在另一世界生活幸福,同時也企盼亡人保佑后人身體健康,心想事成,萬事如意,香火永承。

        (三)娛神育人。娛神、娛人、育人是土家族喪葬習俗具有社會功能和教育功能的重要體現(xiàn)。調(diào)查研究材料表明,國慶村的喪葬禮儀同樣具有娛神育人的社會功能和教育功能。在鬧喪和家奠、客奠等禮儀程式中,這些功能特別突出。就娛神和娛人特色而言,在鬧喪活動的開歌場環(huán)節(jié)中,唱本就涉及到了很多民間神靈,主要有掌管地府的最高長官閻王、十二殿閻君、河白仙宮、橋梁土地、青苗土地、山王土地、當方土地、管寨土地、屋檐童子、門神二將、灶王府君、東南西北中五方諸神等;天空神靈主要有八大金剛、四大天王、七仙女等,人間神靈主要有游師五道、麻陽七姐妹以及田真、田廣、田元、田榜弟兄四人,他們“頭戴烏紗帽,身穿紫龍袍,腰細金玉帶,腳踏粉底鞋,身背象牙鼓一面,手拿象牙鼓錘一雙。”通過歌師們的歌唱,這些神靈都具有無窮的力量和神奇的本領,他們各盡職責,守衛(wèi)著三界。就育人特色而言,唱詞內(nèi)容中比比皆是,例如:《二十四孝》中的每一行孝都突出一個典型的人物故事,主要有開宗的仁義,趙五的行孝揚名,安安送米救親娘,孟日紅割手心肉就親娘,劉愛香割肉救婆婆,孟宗只有竹林求冬筍,王祥臥冰求鯉魚,祝英臺遇梁山伯,黃香萬古千秋孝名揚,郭巨行大孝埋兒奉母,丁蘭行大孝刻木敬親孝名揚,吳孟舍身喂蚊來敬母,目連化白犬救母,劉邦嘗藥喂母,文瑞打桑養(yǎng)母親,歡兒行大孝萬古流傳,曹安救母,玉英多仁義,閔子青行大孝,董永賣身來葬父,天差仙女結為婚,朱壽昌做官不忘二爹娘,曾參因為家貧而賣柴養(yǎng)母,王崔因母親生前怕雷而到墳前伴陪,朱氏割肝救母親,等等。這些故事,有的宣傳對老人的敬孝,有的宣傳好人好報,有的宣傳夫妻和睦,對于傳承傳統(tǒng)美德和培養(yǎng)人們的倫理觀念具有重要影響。此外,《報娘恩》等也極具有生活氣息和民族特色。

        (四)文化融合。多元文化的融合是包括天橋鄉(xiāng)國慶村在內(nèi)的貴州土家族地區(qū)民間文化具有獨特地域性特征的重要體現(xiàn)。貴州土家族的生活之地,是貴州古代開發(fā)較早的地區(qū)之一,通道文化特征明顯,由于地理區(qū)位的優(yōu)勢,巫文化和道教、佛教以及漢文化等傳入土家族地區(qū)的時間較早,與本土文化

        通過不斷融合得到了迅速傳播,同時,各民族文化之間也在進行不斷的交流和融合,從而形成為多元一體的地域文化特征。在國慶村的鬧喪習俗中,多元文化相融合的現(xiàn)象隨處可見。例如,孝家請的法師,即土老師(亦稱陰陽先生或地理先生)所作的法事及其道具,就充分體現(xiàn)了多元文化的融合。在當?shù)厝罕娦闹?土老師不僅德高望重,而且知書識禮,被視為文化人的代表,他們不僅知曉陽間的各種禮節(jié),而且了解陰間的系列規(guī)矩,是陽間世界和陰間世界的聯(lián)系人和傳話使者。大事如婚喪嫁取等紅白喜事,小事如某家消災納吉,都離不開先生的指導和幫助。土老師常用的道具稱為“羅盤”,除具有測定方位功能外,“羅盤”上還刻有許多復雜的文字和圖形,據(jù)說與易學有十分密切的聯(lián)系,土老師在選擇葬日和墓地時,必須根據(jù)亡人的性別、生辰八字、死亡日期以及墓地的周邊環(huán)境和方位朝向等綜合因素進行判斷,其中巫文化和道家文化特征明顯,土老師進行法式時,所穿的服飾、所使用的道具、口中所念的咒語以及所寫的字符等都十分神秘詭異,其所信仰的某種超自然的力量盡管充滿了濃厚的迷信色彩,但在當?shù)匕傩罩写_實存在著不少的忠實信徒。此外,在鬧喪程式中所宣揚的世界存在著人間、仙界和冥界的“三界并存”的理念和因果輪回的思想,無疑繼承了佛學的某些文化元素,而對孝的大力弘揚以及尊敬老人的倫理必然是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吸收和傳承。

        [1] 周蘇平.中國古代喪葬習俗[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 2004:7.

        [2] 天橋鄉(xiāng)黨政辦.天橋鄉(xiāng)概況[EB/OL].思南縣天橋鄉(xiāng)政府網(wǎng)(http://tq.sinan.gov.cn/art/2012/4/26).

        [3] 鬧喪堂[C].調(diào)研時當?shù)孛耖g歌師提供的材料.

        [4] 二十四孝[C].調(diào)研時當?shù)孛耖g歌師提供的材料.

        [5] 游?。良易遄嫦瘸绨萋哉揫J].世界宗教研究,2000(4):115.

        責任編輯:毛正天

        K890

        A

        1004-941(2012)05-0001-05

        2012-09-11

        敖以深(1972-),男,土家族,貴州思南人,副研究員,在讀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土家族歷史與文化、區(qū)域城市發(fā)展史。

        猜你喜歡
        歌師行孝天橋
        東安鳳凰歌
        西江月(2019年2期)2019-11-20 09:54:56
        王祥行孝故事探析
        戲劇之家(2019年17期)2019-07-15 03:30:53
        淺談小學生孝道文化的教育
        電影《我們的嗓嘎》中的侗族歌師精神
        孝順父母
        五六十年代的老天橋故事
        一個歌師的真實生活
        天橋
        滇池(2014年5期)2014-05-29 07:30:40
        南楚上梅山區(qū)域內(nèi)葬俗中的喪歌演唱習俗
        在天橋上
        咪咪畫報(2009年4期)2009-04-21 03:09:10
        国产在线观看免费视频软件| 国产女奸网站在线观看| 2022AV一区在线| 亚洲白嫩少妇在线喷水| 一边做一边说国语对白| 国产成人av片在线观看| 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第一区| 人妻少妇69久久中文字幕|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 久久精品国产日本波多麻结衣|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午夜久久| 成人做爰黄片视频蘑菇视频| 无码人妻aⅴ一区二区三区| 男女18禁啪啪无遮挡| 亚欧乱色束缚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久久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又黄又硬又粗| 无码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影片| 国产一线视频在线观看高清| 免费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7se狠狠狠狠狼鲁亚洲综合色| 国精产品一区二区三区| jiZZ国产在线女人水多| 久久综合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av网站一区二区三区| 2020国产在视频线自在拍| 亚洲精品成人网线在线播放va | 色欲av一区二区久久精品| 亚洲一区二区丝袜美腿| 欧美黑人巨大videos精品| 天堂а√在线中文在线新版| 一区二区三区日本大片| 少妇精品揄拍高潮少妇桃花岛| 少妇性bbb搡bbb爽爽爽| 欧美末成年videos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区二区三区蜜桃| 亚洲乱码av中文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色欲| 亚洲色图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