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敏
腎積水是妊娠中晚期最常見的泌尿系統(tǒng)并發(fā)癥,患者常伴有腰痛,查體腎區(qū)叩擊痛,如未予以適當治療,易患急性腎盂腎炎,可造成早產、敗血癥,甚至誘發(fā)急性腎功能衰竭[1]。該病往往持續(xù)至妊娠結束。2002年間苯三酚在我國上市,人們對其有效成分有了充分認識,由于間苯三酚具有明顯的解痙效果,安全系數(shù)高和沒有抗膽堿能作用的優(yōu)點,2009年4月我院用其治療妊娠合并腎積水,取得滿意效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30例為研究期間的腎積水住院患者。其中初產婦25例,經產婦5例;年齡26~39歲,平均年齡31歲;孕周26~35周。30例孕婦均無間苯三酚過敏,無其它并發(fā)癥及全身各臟器器質性病變。超聲提示:單側腎積水23例;其中右側20例,左側3例;雙側腎積水7例。所有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腰痛、腰酸,無膀胱刺激癥狀,腎區(qū)叩擊痛陽性;其中伴有輕微宮縮3例,中斷尿培養(yǎng)有細菌生長10例。
1.2 方法 給予間苯三酚120 mg/次,1次/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鈉溶液中,靜脈滴注,前30 min快速靜脈滴注,40滴/min,之后20滴/min左右靜脈點滴,癥狀嚴重者每天劑量可達200 mg,均與抗生素聯(lián)用,常規(guī)應用抗生素5 d,讓患者健側臥位或左右輪換。觀察鎮(zhèn)痛效果、積水程度、持續(xù)時間、血壓、脈搏、宮縮、胎心、胎動、過敏反應等。
2.1 鎮(zhèn)痛效果 應用間苯三酚后患者止痛有效29例(96.7%),其中20例靜脈點滴3 d后腰痛消失,6例靜脈點滴1 d后腰痛消失,3例快速靜脈點滴30 min腰痛消失,持續(xù)時間5~8 h,失敗1例。
2.2 腎積水程度 應用間苯三酚后有28例(93%)患者腎積水得以改善,其中腎積水消失20例,腎積水減輕8例,積水程度無變化2例;配合抗生素聯(lián)用及體位改變,患者總體情況良好。
2.3 其他癥狀及體征 用藥后本組病例宮縮消失,胎心、胎動正常,血壓、脈搏無明顯變化,無頭暈、惡心、面紅、口干等毒副作用和過敏反應。
妊娠合并腎積水因素[1]主要有:(1)妊娠期胎盤分泌大量孕激素使輸尿管平滑肌松弛,蠕動減弱;(2)增大的右旋子宮壓迫盆腔內輸尿管,形成機械性梗阻,腎盂及輸尿管擴張及積尿以右側為重;(3)增大的子宮和胎頭將膀胱向上推移變位,易造成排尿不暢和尿潴留;加之孕期腎小球濾過率增加,孕婦尿液中葡萄糖、氨基酸及水溶性維生素等營養(yǎng)物質增多,有利于細菌生長[1],患者常出現(xiàn)腰酸、腰痛,導致腎、輸尿管平滑肌痙攣,繼而前列腺素釋放,加重痙攣所引起的疼痛[2],誘發(fā)宮縮。
間苯三酚不通過膽堿能受體起作用,而是一種純親肌性的解痙藥,具有很強的親肌作用。通過其親肌性,直接作用富含平滑肌纖維的器官,如胃腸道和泌尿道的平滑肌及子宮,起到松弛平滑肌解除疼痛的作用。其重要的特征之一是這種解痙作用在平滑肌處于異常收縮或痙攣時,表現(xiàn)得尤為明顯。另外一個作用即只對收縮的平滑肌有明顯的作用,而對平滑肌的生理收縮沒有影響,不干擾平滑肌正常生理收縮節(jié)律和幅度[3]。本研究顯示,間苯三酚有效止痛率為96.7%,配合抗生素應用,患者體位改變,93%腎積水得到改善,有早產傾向者宮縮被抑制,胎心、胎動正常,無任何抗膽堿能副作用和不良反應。
本研究說明,間苯三酚控制平滑肌痙攣,松弛痙攣肌肉,解除疼痛效果顯著,患者總體情況改善。治療腎積水療效確切,而且最大優(yōu)點是不具有抗膽堿能的不良反應。臨床用藥安全,不良反應小,有臨床實用價值,值得推廣。但需注意,針對孕婦這一特殊群體,不要忽略抗生素應用,預防發(fā)生急性腎盂腎炎。
1 樂杰主編.婦產科學.第5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0.184.
2 鄭伊俐.間苯三酚治療急性痙攣性腹痛癥的臨床療效觀察.華中醫(yī)學雜志,2004,28:261-262.
3 艾文,劉正平.間苯三酚治療早產的臨床研究.中華臨床醫(yī)學實踐雜志,2003,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