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梓明,陳嗣銘,李 健
(浦北縣人民醫(yī)院耳鼻咽喉科,廣西 浦北 535300)
慢性扁桃體炎、扁桃體良性腫大是耳鼻喉科常見疾病,行扁桃體切除術是常用的治療方法?,F(xiàn)在常用的手術方式有傳統(tǒng)的扁桃體剝離術及高頻電刀電凝扁桃體切除術。我科于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110例慢性扁桃體炎及扁桃體良性腫大患者,分別采用傳統(tǒng)扁桃體剝離術及高頻電刀電凝扁桃體切除術,比較其對術中和術后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110例慢性扁桃體炎及扁桃體良性腫大患者中,男56例,女54例,年齡5~50歲,平均28.4歲,其中5~14歲患兒65例,14~50歲45例,病程1~10年,平均2.6年。傳統(tǒng)扁桃體剝離術50例,高頻電刀電凝扁桃體切除術60例。手術均為同一術者完成,采取單號行高頻電刀電凝扁桃體切除術、雙號行傳統(tǒng)扁桃體剝離術,患者的年齡、性別、病程等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術前準備 嚴格掌握手術適應證和禁忌證[1],常規(guī)術前檢查,予魯米那 5~10 mg/kg、阿托品0.01~0.02 mg/kg術前肌注。
1.3 麻醉方式 全部病例均是經(jīng)口氣管插管靜脈復合全身麻醉。
1.4 手術方法 兩種術式均是用開口器開口,暴露口咽腔。傳統(tǒng)扁桃體剝離術:用彎刀自腭舌弓上端沿其游離緣外側(cè)1 mm處開始向下切開腭舌弓黏膜,順腭咽弓向下再切開部分腭咽弓黏膜,用彎鉗分出扁桃體上極被膜,鉗夾扁桃體將其牽向中下方,用剝離器沿被膜外從扁桃體上極向下剝離,用圈器截斷下極根部,傷口用紗球壓迫止血,出血點給予縫扎止血。高頻電刀電凝扁桃體切除術:用高頻電刀長7 cm的電刀頭,金屬部分套以塑料管,暴露刀頭約0.5 cm,輸出功率25 W,鉗夾扁桃體向中下方牽拉,在腭舌弓上端其游離緣外側(cè)1 mm處用高頻電刀頭電凝功能切開腭舌弓黏膜,找到扁桃體被膜后緊貼被膜向下極電凝切割,邊切邊凝,直至下極連同三角皺襞完整切除扁桃體。
1.5 觀察指標 兩種不同手術方式的手術時間、出血量、術后恢復時間、疼痛時間。
1.6 統(tǒng)計學處理 數(shù)據(jù)采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的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1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種術式手術時間及出血量情況比較 傳統(tǒng)扁桃體剝離術時間平均13 min 40 s,高頻電刀電凝扁桃體切除術時間平均3 min 35 s;傳統(tǒng)扁桃體剝離術平均出血量15 ml,高頻電刀電凝扁桃體切除術平均出血量3 ml。兩種術式的手術時間及出血量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2.2 兩種術式手術后恢復正常飲食時間及疼痛天數(shù)情況 傳統(tǒng)扁桃體剝離術恢復正常飲食時間平均7 d,高頻電刀電凝扁桃體切除術恢復正常飲食時間平均5 d;傳統(tǒng)扁桃體剝離術疼痛平均5 d,高頻電刀電凝扁桃體切除術平均3 d,術后恢復正常飲食時間及疼痛時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扁桃體的主要供血動脈有腭降動脈、腭升動脈、面動脈扁桃體支、咽升動脈扁桃體支,它們均來自頸外動脈,還有伴行的靜脈及靜脈叢,故扁桃體血液供應較豐富,手術時容易出血,出血太多可影響手術的進行并容易出現(xiàn)各種并發(fā)癥,有“作易精難”之稱。可見術中如能夠控制好出血,保持術野清晰,才能保證手術順利進行,縮短手術時間,減少術中的損傷,術后并發(fā)癥也隨之減少,病情恢復時間縮短。高頻電刀用其電凝功能進行邊切邊凝,遇到出血點可直接電凝止血,術中出血較少,解剖層次清楚,可以看清扁桃體周圍間隙,避免傷及周圍肌肉及大血管,能清楚地暴露扁桃體下極,可將三角襞完整切除,減少術后窩底淋巴濾泡殘留增生,很少用縫扎止血,吸引清除血塊也較少,故簡化手術操作,手術時間明顯縮短,扁桃體窩光滑,肌層很少裸露,白膜形成較快,傷口愈合也快。傳統(tǒng)扁桃體剝離術切開黏膜后用鈍性分離,對周圍組織有擠壓傷及撕裂傷,易傷及周圍肌肉,故術中出血較多,術野不清晰,用吸引器反復吸引清除血液,對周圍組織損傷較大,術后周圍黏膜及懸雍垂容易水腫,出血多時扁桃體下極常不能完全暴露,三角襞容易切不完整,術后窩底淋巴濾泡易殘留增生,出血多常要縫扎止血,因術野深、窄,故縫扎較難、耗時較長,可見手術步驟增多,手術時間延長,反過來也增加了出血量,扁桃體窩不光滑,肌層裸露,不利于白膜形成,傷口愈合時間延長,線頭的殘留容易引起反應,咽部疼痛、異物感時間延長,這可影響術后講話及進食的恢復。
高頻電刀電凝扁桃體切除術要注意的四點:(1)需選擇全身麻醉。全身麻醉較局部麻醉優(yōu)越,特別是對體形特殊的患者,如頸部粗短、舌體肥大或咽反射敏感者,可避免血塊或紗球的誤吸造成窒息,也可防止暈厥[2]。(2)電凝的輸出功率要盡量小。電刀功率,寧小勿大減少熱損傷,術中電刀頭以塑料管套勿灼傷周圍組織[3]。(3)牽拉扁桃體向中下方保持一定的張力,切開扁桃體上極找到被膜,要緊貼被膜表面電凝分離,分離不要過深,以防傷及咽旁大血管出血不易止,充分暴露下極將三角襞完整切除,不要傷及舌根。(4)對于有大的出血點還是要用縫扎止血。
常規(guī)傳統(tǒng)手術切除扁桃體創(chuàng)傷較大、出血較多,術后恢復時間長以及疼痛、講話、吞咽困難,治療上比較困難,給患者帶來一定的痛苦,尋找更有效、更安全,損傷小,術后恢復快的治療方法很有必要[4]。傳統(tǒng)扁桃體剝離術與高頻電刀電凝扁桃體切除術的手術時間、出血量、術后恢復正常飲食時間及疼痛天數(shù)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說明高頻電刀電凝扁桃體切除術手術時間縮短,簡便易行,術中損傷小、出血少。高頻電刀電凝扁桃體切除術在臨床上是值得提倡的,但其在臨床上使用的時間還不長,而且高頻電刀電凝扁桃體切除術也需要傳統(tǒng)扁桃體剝離術為基礎,不然解剖不熟很難找準扁桃體被膜及間隙,術者要根據(jù)自己的情況選擇手術方式。
[1]黃選兆,汪吉寶,孔維佳,實用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0:324-325.
[2]許振躍,沈偉林,方銘達,等.單極電刀切除治療扁桃體病變122例臨床觀察[J].臨床咽喉耳鼻喉科雜志,2009,23(20):949-950.
[3]霍 紅.單極電刀剝離法扁桃體切除術[J].中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2009,16(4):214.
[4]楊 勇,謝永漢,何清泉,等.全麻下使用電刀行扁桃體切除術的臨床觀察[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09,15(2):158-15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