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簡論義和團運動時期盛宣懷與清廷的關系

        2012-04-02 14:53:00王明磊
        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 2012年2期
        關鍵詞:議和義和團盛宣懷

        王明磊

        (華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廣東 廣州 510631)

        學術界對盛宣懷在義和團運動時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東南互?!焙蜕碳s談判等方面,對義和團運動時期盛宣懷和清廷之間關系的研究則稍顯薄弱。早期研究盛宣懷的學者往往將盛宣懷當作買辦,認為其在義和團時期的活動是為了迎合帝國主義的需要和維護清廷統(tǒng)治①。近年來,隨著對盛宣懷研究的深入,學術界對盛宣懷在義和團運動期間活動的認識逐漸客觀,一些學者從現(xiàn)代化和民族大義層面出發(fā)認為盛宣懷的活動有其合理性②。在義和團運動期間,盛宣懷憑借在官場上的人脈關系對地方督撫、西方列強,甚至清廷的決策都產(chǎn)生過一定的影響,他們之間有很多的互動,然而他們之間的關系究竟是怎樣的,尤其是盛宣懷和清廷之間有哪些互動,似乎研究得不夠深入。筆者將對這一歷史事件進行新的釋讀,并希望在此基礎上得出一些有益的啟示。

        一、盛宣懷與清政府對待義和團問題上的分歧

        1900年春季,義和團在京畿地區(qū)迅速發(fā)展起來,震驚了整個帝國,清廷內部圍繞對義和團的政策展開了討論。

        早在義和團興起初期,慈禧太后對義和團就不主張“剿”③。在這次爭論中,慈禧太后主張對義和團施行“剿撫兼施,以撫為主”的方針。清廷認為各省所設立的民團屬于自衛(wèi)的性質,主要的目的是“保護身家”,而中國古代就有這樣的實例,因此容許民團的存在。然而,清廷又害怕民教之爭引起各國的不快,要求各督撫、地方官“剴切曉諭”,去引導民眾,企圖通過安撫的辦法來處理民教之爭④。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清廷對義和團采取以“撫”為主的政策。1900年4月21日,軍機處寄直隸總督榮祿的上諭中指出:只要義和團安分守法就可以“自便”。即使在義和團“尋釁”的情況下,清廷也只是要求地方官員“切實開導,諭以民教皆朝廷赤子,食毛踐土,自應彼此永遠相安”,“即民間學習拳技,自衛(wèi)身家,亦只論其匪不匪,不必問其會不會”⑤,明白地闡述了其對義和團主“撫”的態(tài)度。5月初,當山東文登縣群眾抵制英國履勘界務時,清廷要求英方暫緩勘辦,致電袁世凱“先行設法解散”,“開導紳民”⑥。在這件事上清政府頂住英國的壓力,并沒有像以往那樣在列強的壓迫下去鎮(zhèn)壓民眾,反而要求英國人延期勘辦,可見,清廷對民眾運動采取了較為溫和的政策。但是,當義和團發(fā)展過快,危及京畿時,清廷也表現(xiàn)出了相當?shù)牟话?。為了維護其統(tǒng)治,清廷對義和團實施了一些限制性措施,要求步軍統(tǒng)領衙門“嚴密稽查,設法除禁”京師附近的義和團,“毋任聚眾滋事,致啟釁端”⑦。然而,這只是清廷主“撫”政策中的小插曲,并沒有改變其“以撫為主”的實質。任何一個統(tǒng)治者,當有利于己的力量逐漸威脅到自己統(tǒng)治的時候,都會采取措施來限制或者引導其向有利于己的方向發(fā)展。此時的清廷和義和團的關系正是一個顯然的例子。

        然而,清政府中的一些官員則不同意清廷對義和團的政策,盛宣懷就是其中一位。一些地方官員實施清廷對義和團“撫”的政策,導致義和團實力大增,拆毀鐵路,斬斷電報、電線,盲目排外的行為越發(fā)劇烈。在這樣的局勢中,盛宣懷并不同意那些主“撫”官員的做法。在5月29日盛宣懷致裕祿的電報中透露出:他已經(jīng)請求聶士成“親往捕拿查辦”⑧。5月31日,盛宣懷致電李鴻章時抱怨:“拳匪拆毀盧保鐵路及半,法、比洋人廿余名尚未出險,皆毓君釀成也?!雹嶝咕簇官t,他是清廷主“撫”政策的堅定執(zhí)行者。盛宣懷請求“捕拿”及對毓賢的抱怨,表明其對主“撫”派持不贊成的態(tài)度⑩。盛宣懷之所以不贊成清廷政策,筆者認為是基于以下幾個原因:其一,對所轄實業(yè)的保護。盛宣懷從1872年參與創(chuàng)辦輪船招商局起,就與中國的實業(yè)結下了不解之緣,先后掌握了輪船、電報、紡織、鐵路、鐵廠、礦務、銀行等部門。義和團則將鐵路、電報等現(xiàn)代化器物視為洋物,認為其褻瀆神明,要將其勢力范圍內的鐵路、電線毀壞凈盡。盛宣懷要保護這些實業(yè)就不得不反對義和團,進而反對清廷對義和團的主“撫”政策。其二,對清廷統(tǒng)治的維護。盛宣懷作為傳統(tǒng)知識分子,系統(tǒng)地接受了中國傳統(tǒng)教育,雖然科場失意,但這并不能阻礙其“忠君”的行為。盛氏認為:自古以來,民亂興起的時候,主“撫”往往會釀成“大禍”,如果不嚴加剿辦,那么中國內地的其他反清勢力,如山東、河南的匪徒,長江流域的哥老會,康有為、孫中山等人的活動,借機發(fā)展,足以對清廷的統(tǒng)治構成威脅。為了維持清廷的統(tǒng)治,盛宣懷不主張施行“撫”的策略。其三,害怕列強趁火打劫。在分析了國內的局勢之后,盛宣懷憑借其和洋人打交道的經(jīng)驗意識到,國內大亂,西方各國斷不會放過向中國牟利的大好時機,進而害怕外國出兵干涉,形成“外釁由內亂而起,民窮財盡”的局面。因此,他堅決反對清廷對義和團主“撫”的政策。

        考慮到上述原因,盛宣懷沒有實施清廷對義和團的政策,而是奔走呼號,試圖對清廷的政策產(chǎn)生影響。其行動主要有兩個方面:第一,向李鴻章、劉坤一、張之洞等封疆大吏推銷自己的觀念。6月3日,盛宣懷致電李鴻章:“清議主撫,養(yǎng)癰成患”,已經(jīng)上奏要求“肅清畿輔”,“師宜切實敷陳,榮相、王相甚明白,但須疆吏多持正論以破迂談”。次日,李鴻章回電感嘆:“清議不以鐵路為然,正快其意,時局尚可問乎?似非外臣所能匡救。”在沒有得到正面的回應之后,盛宣懷轉向總理衙門陳述自己的觀點。6月5日,盛氏致電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說:義和團勢力擴展迅速,如果不加速“懲剿”,讓其解散將會困難異常,自古亂民興起之后,大多都因為剿撫不定而“釀成大禍”;外國借口保護使館,派兵入侵,兵權、財權都為別人所控制。希望清廷能夠改變方針。第二,在分析了主“撫”的不足之處后,盛宣懷向清廷提出了主“剿”的具體策略。盛宣懷認為,應該趁各省拳民尚未聯(lián)合,西方列強還沒有開始干涉的時候用現(xiàn)有的兵力采取果斷措施“肅清畿輔”以達到“消外釁而遏效尤”的目的。1900年6月5日,盛宣懷致電總理衙門請求清廷降旨剿殺義和團,其電報中強調“只要聚眾滋事,律所當誅”,地方官員應該“遇有立會聚眾,持械拒捕,不受官長約束,皆屬滋事匪徒,即當立時剿滅”。同時,還要求“責成州縣選舉紳士連莊具結,以散脅從”。

        清廷于6月5日派趙舒翹、何乃瑩“前往宣布曉諭”讓義和團“一體解散,各安生業(yè)”,次日降旨宣布:“至鐵路原系國家所造,教堂亦系教士教民所居,豈得任意焚毀”,如果有“慫恿煽惑”,“該團即行交出首要,按律懲辦”。然而這道圣旨也為義和團留有很大的余地,仍然強調“教民拳民,均為國家赤子,朝廷一視同仁”,對清廷被迫出兵鎮(zhèn)壓導致的后果表示“身為吾民惜也”。表面上看慈禧太后讓趙舒翹等人宣傳解散義和團,實質則是讓其“隱查其情事”;對剛毅等人在處理義和團問題時也要求“勸導為要”。由此可見清廷對義和團仍然是以“撫”為主的政策。6月5日的舉動也只是對義和團的警告。盛宣懷努力地試圖通過聯(lián)絡實力大臣影響清廷的決策,然而,事情并沒有按照他預想的方向發(fā)展,清廷最終采取了以“撫”為主的政策。盛宣懷與清廷在義和團問題上產(chǎn)生了分歧。

        二、盛宣懷的活動與清廷“借團御外”政策的對峙

        隨著義和團勢力的發(fā)展,京津地區(qū)外國人的安全受到了嚴重威脅,西方列強紛紛要求清廷剿殺義和團,保護使館和僑民的安全。

        1900年4月,義和團進入京師,站穩(wěn)腳跟之后,就開始展開拆教堂,殺洋人的排外活動。此處列舉時任英國駐華公使竇納樂爵士致英國首相索爾茲伯理伯爵一封電報的內容以窺其一斑:“法國公使今天前來告訴我:在保定附近,離北京九十英里的一個地方,義和團破壞了三個村莊,殺死六十一名羅馬天主教徒?!贝送?,盛宣懷所發(fā)的一封電報中也指出:“法、意、比三國洋人廿三名困在長辛店小山之上,朝不保夕?!绷頁?jù)《申報》載:5月31日,有72名傳教士被北京的義和團殺害。

        面對這種局勢,各國公使一面繼續(xù)要求清廷鎮(zhèn)壓義和團,一面糾集軍隊以“保護使館”。由于清廷的決策涉及了英、美、法等國傳教士的利益,英國駐華公使竇納樂同美、法、德、意等國領事會商后,于1月27日向總理衙門提出一件“要求發(fā)表一道上諭,宣布鎮(zhèn)壓兩個反對外國人的秘密結社”的同文照會,結果卻令他們很失望,因為總理衙門拒絕按照他們的要求發(fā)布上諭。5月20日,英、美、法、俄、德等11國使節(jié)召開了外交團會議,一致同意要求清廷采取更嚴厲的措施鎮(zhèn)壓義和團。然而,經(jīng)過觀察,竇納樂認為:“沒有采取有效的行動,它是令人不滿意的?!?/p>

        各國公使對多次照會得不到滿意的答復,甚是不滿,于是他們開始動員各自的政府派遣軍隊來保護使館。5月29日,竇納樂向索爾茲伯理匯報說:“鑒于中國政府漠不關心局勢的嚴重性,在昨天舉行的各國使節(jié)會議上,一致決定調來衛(wèi)隊保護各國使館?!贝撕?,各個國家軍艦陸續(xù)開赴天津沿海,5月25日,德國政府決定向中國增加三艘軍艦以來保衛(wèi)官商。5月31日,英國將駐扎在威海的兩艘兵艦開赴大沽口。

        面對西方列強的步步緊逼,慈禧太后先后召開四次御前會議,就對義和團的“剿”、“撫”方針及對列強和、戰(zhàn)問題展開討論。期間,列強軍隊攻占了大沽炮臺,清廷要求各省馳援京師。6月18日,慈禧太后同意了攻擊使館的奏議,中外交惡。19日,經(jīng)過第四次御前會議的討論,清廷決定對外宣戰(zhàn)。21日,清廷發(fā)布宣戰(zhàn)詔書,表示要“大張撻伐,一決雌雄”,“剪彼兇焰,張我國威”,以“共泄神人之憤”。同日,又發(fā)布上諭要求各省督撫召集義和團“藉御外侮”。隨著局勢的發(fā)展,中外開戰(zhàn),清廷最終確定了“借團御侮”的政策。清廷面對內外壓力,群臣辯論,得出的決策竟是同時向以英、美為首的多個工業(yè)化強國宣戰(zhàn),以一敵眾,從當時中外時局來看,這是一個非常不明智的決定。

        在此前后,盛宣懷并沒有聽從清廷的決策,而是按照自己的看法,展開了一系列游離于清廷政策之外甚至和清廷政策相背的活動。第一,向清廷陳述自己的意見,試圖挽回局勢。6月16日,盛宣懷致電王文韶提出了鎮(zhèn)壓義和團的具體辦法:“先發(fā)明諭幾道,一,加意惋惜;一,限日肅清;一,以賑為撫;一,調任直督”,認為這樣可以“消弭一半”,希望能夠轉奏。6月16日,致電榮祿,請求清廷:“速剿,以謝各國而支危局?!?月22日,盛宣懷請求奕劻、榮祿等向清廷轉奏自己的意見:中國兵器和軍餉都極度的缺乏,難以和多個強國作戰(zhàn),全國有目共睹。所謂拳民“眾志成城,洋人寡不敵眾”,只是表面現(xiàn)象,當敵國兵力集結以后,中國怎能抵擋得住??箵敉鈹撑紶柲苋〉脛倮?,但最終必會“大敗”,“驚呼東南難保,何能接濟?”第二,請求清廷與西方搞好關系。6月23日,盛宣懷、劉坤一、張之洞、王之春聯(lián)合上奏請求任命李鴻章為全權大臣,向各國聲明“中朝絕無助拳拒洋之意”,義和團由中國自行鎮(zhèn)壓,各國使館會派宋軍保護,希望各國不要再向中國添兵。6月29日,盛宣懷致各國公使電中明確表示:“李、劉、張保東南挽和局為主,矯詔不理?!?/p>

        筆者認為盛宣懷此時反對清廷“借團御侮”的政策主要有以下原因:(1)對中外軍事力量的評估。盛宣懷認為,中國的兵力和財力和一個國家作戰(zhàn)都成問題,更何況與幾個大國同時開戰(zhàn)。慈禧太后一直依靠的義和團,沒有現(xiàn)代化槍炮,戰(zhàn)斗力低下,和清朝官兵作戰(zhàn)都不能取勝,又怎么能和現(xiàn)代化武裝的西方軍隊作戰(zhàn)呢?因此,反對“以一敵眾”。(2)害怕清廷對外宣戰(zhàn),破壞“東南互?!?。從當時全國范圍來看,北方地區(qū)處于混亂之中,長江流域相對寧靜。在北方,清廷、義和團與列強之間戰(zhàn)爭的破壞是造成混亂的主因。南方因為缺乏北方動亂的因素而略顯平靜。然而這種表面寧靜之后也呈風起云涌之勢:民眾運動時而突起,西方列強也虎視眈眈,隨時有可能向長江流域發(fā)兵。為了維護長江流域的穩(wěn)定和其所屬實業(yè)不被破壞,盛宣懷正在積極地謀劃東南互保,一邊游走于東南各督撫之間倡議互保,一邊聯(lián)絡西方,企圖使雙方達成一致,從而保護東南的穩(wěn)定。如果清廷對外宣戰(zhàn),長江流域和西方諸強就處于敵對的狀態(tài),列強很有可能向長江流域發(fā)兵,而義和團勢必會席卷長江各省,“東南互?!本蜁欢髿⒃趽u籃之中。這也是盛宣懷反對“借團御侮”政策的初衷之一。從后來局勢發(fā)展的情形來看,盛宣懷的東南互保確實維持了東南各省的穩(wěn)定,保護了一批近代企業(yè),也阻止了外國人發(fā)兵長江,有其進步的一面。

        盛宣懷的活動并沒有得到清廷的認可。6月23日,清廷發(fā)布上諭,要求同仇敵愾,一致對外。同日,又寄各省將軍督撫上諭:“現(xiàn)在中外開釁,已經(jīng)諭令各省督撫召集義和團,藉御外侮?!币蟾魇〉亩綋釋④姺謩e飭令各所屬軍隊,將以前儲存的各種軍械修理整備,添造子彈等配件,供義和團使用。6月25日,發(fā)布上諭,要求清軍和義和團“必當感激圖報,共建殊勛”,“其有奮力戰(zhàn)殺敵致果者,定予以不次之賞?!?/p>

        清廷“借團御侮”政策的加強,使盛宣懷深感失望,于是就開始一系列與清廷政策背道而馳的活動,一面繼續(xù)謀劃“東南互?!保灰幻嫦蛭鞣搅袕娗蠛?。6月26日《東南互保章程》簽訂。至此,盛宣懷活動與清廷政策已經(jīng)處于對峙的狀態(tài)。此后,盛宣懷謀求互保范圍的擴大及和西方的接觸都與清廷的政策相背離。

        三、盛宣懷的活動與清政府政策之回歸一致

        “東南互保”的實施保護了列強在中國南方的產(chǎn)業(yè),然而中國北方地區(qū)仍然處于混亂之中,這嚴重威脅了諸國的利益。于是西方列強在南方的利益得到保證的情況下,集中精力出擊北方。此時,清廷要解決的最大問題就是如何阻止列強的軍隊開進北京,維護其統(tǒng)治不被推翻。慈禧太后為了阻止列強進兵北京,采取了軟硬兼施的措施,當清軍和義和團占有優(yōu)勢的時候,以武為主;當局勢不利的時候,就以和為主。

        清廷于21日發(fā)布宣戰(zhàn)詔書之后,列強次日就開始向中國調兵遣將。英國政府敦促日本增派軍隊,法國增派兩個營的海軍部隊來華。如前文所述,此時清廷命令清軍和義和團聯(lián)合作戰(zhàn),一致對外。雙方各有損傷??墒乔逋⒑芸炀惋@得力不從心,要求各地支援京城。6月24日,列強又有軍隊來華。英國從香港調集一千兩百余名士兵趕到天津,日本派“八重山”、“高雄”二艦開赴上海。面對如此局面,慈禧太后也開始認識到堅持對外強硬態(tài)度是不明智的。6月25日,慈禧太后在發(fā)給李鴻章、李秉衡、劉坤一、張之洞等人的電報中表示:這次中外開戰(zhàn)“非意料所及”,從中外實力對比來看,是很不明智的做法。當日慈禧就派榮祿赴使館慰問。然而,武力對抗仍是優(yōu)先選擇的策略。她一面犒賞作戰(zhàn)的清軍和義和團,一面從全國各地調兵遣將,試圖力挽狂瀾于水火之中??墒墙Y果并不理想。首先,各地督撫本來就不主張對外開戰(zhàn),又在謀劃東南互保,對于她的命令也只能是敷衍了事,除了李秉衡等少數(shù)官員之外,沒有更多人愿意出兵。其次,列強在和清廷的戰(zhàn)斗中并沒有占到太多便宜,正在增派更多的軍力趕往天津。力量的平衡向列強傾斜。6月27日,又有大批軍隊準備開往中國。在接下來的戰(zhàn)斗中,清軍和義和團更多地處于不利境地。面對列強的攻勢,慈禧太后也表示出了轉圜的愿望。7月3日,清廷分別致俄國書、日本書、英國書,希望各國“設法籌維,執(zhí)牛耳以挽時局”。然而,慈禧太后并沒有放棄武力。同日,清廷發(fā)布上諭表示,“無即行議和之勢”,要求各督撫“聯(lián)絡一氣,以懾彼族之驕橫”。

        隨著列強不斷地增兵,局勢也日漸明朗,慈禧太后也不得不重新考量主和派的意見。慈禧太后對外宣戰(zhàn)之后,盛宣懷所謀劃的“東南互?!迸c清廷的“宣戰(zhàn)詔書”相違背,盛氏的行為在當時相當于通敵叛國,可是在戰(zhàn)爭的特殊時期一切都不能按照常規(guī)的標準來思考。在盛宣懷的努力下,清廷逐漸承認東南互保??梢姶褥蟛⒉环磳ψh和。

        早在6月23日,盛宣懷就聯(lián)絡劉坤一、張之洞、王之春等上奏說:“可否電詔李鴻章派為全權大臣,先與各國外部電商,聲明中朝絕無助拳拒洋之意,亂匪準由中國自剿,使館即派宋軍保護,勸止添兵。一面催李到京,請旨與各使籌議,庶可挽救危局?!痹诖酥蟮囊欢螘r間,隨著力量天平向列強的傾斜,清廷更多地表示出主和的愿望。7月8日,清廷任命李鴻章為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

        在之后的戰(zhàn)斗中,清軍和義和團遭受了更大的失敗。7月9日,聶士成陣亡,在天津的義和團也遭到重創(chuàng)。7月14日,聯(lián)軍攻下天津。越來越多的聯(lián)軍進入天津,并準備向北京進發(fā)。在這種局勢下清廷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較大的轉變。7月17日,發(fā)布上諭聲明:要保護使館及教士,對日本公使被刺表示惋惜,對土匪亂民要相機剿辦。榮祿也停止攻打使館,并向使館贈送水果。朝廷內部主和的聲音也越來越大。7月26日,兩江總督劉坤一聯(lián)合張之洞等人上奏:“吁懇天恩,授以(李鴻章)全權?!?月4日,聯(lián)軍由天津發(fā)兵北京。面對聯(lián)軍的巨大軍事壓力,慈禧太后開始向西方求和。8月7日,慈禧太后授予李鴻章全權大臣,負責議和。

        8月14日,聯(lián)軍攻入北京城內。15日凌晨,慈禧一行西逃。此時,戰(zhàn)爭的形勢已經(jīng)不容慈禧太后做出選擇,她只有一個選項——議和。為此,在逃走之前,特意留下榮祿、徐桐等人向列強求和。8月25日,李鴻章奏請奕劻、張之洞、劉坤一等也作為議和代表,并請求鎮(zhèn)壓義和團,作為議和的保障。慈禧太后同意李鴻章的奏請,并要求迅速開始議和。此時,在清廷內部議和已成為主旋律。

        促使慈禧太后由主戰(zhàn)到議和轉變的主要因素是戰(zhàn)爭形勢的變化,同時,朝廷內部的主和派也起了一定的催化作用。在清廷政策轉變的過程中,李鴻章、劉坤一、張之洞等封疆大吏是主導。作為主和派之一的盛宣懷也積極地聯(lián)絡各方,試圖影響清廷的政策。由于盛宣懷人微言輕,只能通過游說各督撫大臣間接地向清廷產(chǎn)生影響,但由于他的智慧和膽識,他提出的“東南互?!钡南到y(tǒng)主張,得到東南督撫大臣一致認同,加之盛宣懷所控制的電報局和鐵路對各方進行溝通,這對促使議和力量的形成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盛宣懷見清廷也開始和談,于是積極地活動,以促使議和活動順利進行。為此,他主要從四個方面進行了努力。

        其一,試圖阻止太后“西行”。慈禧太后一面要求議和,一面向西逃去,盛宣懷認為這樣做不利于議和的進行,于是展開了“阻西幸”的活動。8月5日,盛宣懷致電楊宗濂要求:如果有“西幸”的消息,要讓他知道。9月29日,致電福州將軍善聯(lián):已經(jīng)讓三帥“奏請駕暫駐晉,緩赴陜”。10月1日,致電劉坤一表示:如果太后一行“西幸”將會阻礙議和。盛宣懷、劉坤一等人阻止兩宮“西幸”的行動也得到了一些大臣的支持。10月4日,楊儒致劉坤一電說:“公阻西幸,欽服藎籌。儒亦當疏陳利害,以挽大局。”然而這些努力并沒有達到目的,慈禧太后為了自己的安全最終還是逃向了西安。10月8日,盛宣懷致電王文韶說:“忽聞西幸長安,適與各邦所請迎鑾之意相背”,并表示:縱觀當今局勢,應該回京城。但是,為時已晚,慈禧太后并沒有聽從盛宣懷等人的建議。

        其二,為了解決“懲禍首”的具體問題周旋于清廷和列強之間。為了議和,清廷早在逃亡的路上就宣布鎮(zhèn)壓義和團、懲禍首。在鎮(zhèn)壓義和團問題上,清廷、八國聯(lián)軍及督撫們態(tài)度一致,嚴厲鎮(zhèn)壓,義和團在中外武力聯(lián)合輾壓下最終滅亡。在“懲禍首”這一問題上,清廷和八國聯(lián)軍產(chǎn)生了分歧,但那也只是在懲罰人員及程度上的沖突。“懲兇”是中外和談的主要內容,1901年2月5日,各國公使會見李鴻章等人時要求處死載漪、董福祥等12人,奕劻等人認為處死皇族會使皇室蒙羞,而董福祥為民間所擁戴,將其處死會引起不滿,希望能減輕懲罰的力度。盛宣懷則主張速辦、重懲,認為這樣可以盡快地議和,減少疆土損失。最終在盛宣懷等人的“恐嚇”下,最終清廷接受了列強提出“懲兇”的大部分條款。足見,慈禧太后在內外壓力下促成議和的急迫心態(tài)。

        其三,為談判出謀劃策。盛宣懷于9月13日致電劉坤一分析說:這次中外戰(zhàn)爭起因于民教之爭,各國也知道宗教有害于中國,應將這種情況向西方各國的報館透漏,這會有利于我方。盛宣懷還建議用“抓主要矛盾”的策略進行談判。9月29日,致電榮祿、廷雍說:“因聞德王尚不肯停戰(zhàn),故必先就德使勸止。”在談判中盛宣懷看到了列強之間的矛盾,建議用離間計。11月24日,致電鹿傳霖說:“目前議約,本屬惟被所欲,尚幸德與英合,不與俄合,數(shù)大國互有意見,我尚可從中略用間謀?!贝送?,盛宣懷還設法籌款,力求減少外國干涉內政。在《辛丑條約》簽訂后,4.5億兩的賠款為最緊要解決的問題,此時,督撫們都把目光投向了盛宣懷。理財正是盛氏的長處。軍機處的榮祿也多次向盛宣懷問策。1901年1月6日,盛宣懷致電西安軍機處提出了籌款的具體辦法。李鴻章、張之洞等人對此極為贊賞。從盛氏提出的策略可見,在其長期辦理洋務的過程中對如何與西方打交道已經(jīng)有了自己獨到的見解。

        其四,做了一些外圍工作。例如,協(xié)商談判的地點,保證電線的暢通等。

        清廷看到了盛宣懷在議和中發(fā)揮的作用,在李鴻章的推薦下任命其為會辦商務大臣,參加商約談判。至此盛宣懷的活動和清廷的方針完全恢復了一致,并身體力行地執(zhí)行。

        縱觀盛宣懷在義和團運動期間的活動,不難發(fā)現(xiàn)他在處理和清廷的關系中,隱含著一條分離、對峙、回歸的路徑。雖然中間有分離和對峙的時期,但是,盛宣懷保護所創(chuàng)實業(yè),維護清廷統(tǒng)治的基本立場從未改變,為了這個目的,他奔走呼號,當清廷的政策符合他的判斷時,就積極地實施;反之,就自行其是。也正是基于此,義和團運動結束時,清廷對其“叛逆”的行為,非但沒有懲罰,還給予升職及獎賞。清廷在義和團運動中的決策受以盛宣懷為紐帶的地方勢力影響之深為清季歷朝所罕見,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晚清外重內輕的格局及清廷在帝國主義和地方督撫夾縫中殘喘的哀局。

        注釋:

        ①夏東元:《論盛宣懷》,1981年第4期,第57-71頁;夏東元:《盛宣懷傳》,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204-220頁。

        ②賈熟村:《義和團時期的盛宣懷》,《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8年第6期,第1-3頁;陳慶生:《“東南互?!敝械氖⑿麘选?,浙江大學人文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

        ③路遙、程歗:《義和團運動史研究》,齊魯書社,1988年,第245-278頁。(美)周錫瑞著,張俊義、王棟譯:《義和團運動的起源》,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71-290頁。戴玄之:《義和團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第44-55頁。

        ④《上諭》(1900年4月17日),故宮博物院明清檔案部編:《義和團檔案史料》(上冊),中華書局,1978年,第80頁。

        ⑤《軍機處寄直隸總督裕祿上諭》(1900年4月21日),《義和團檔案史料》(上冊),第82頁。

        ⑥《諭旨》(1900年5月8日),《義和團檔案史料》(上冊),第87頁。

        ⑦《軍機處寄步軍統(tǒng)領衙門上諭》(1900年5月9日),《義和團檔案史料》(上冊),第87頁。

        ⑧⑩《盛宣懷致裕祿電》(1900年5月29日),《義和團運動—盛宣懷檔案資料選輯之七》(以下簡稱《盛檔資料選輯之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9頁,第19頁。

        ⑨盛宣懷:《漢口盛京堂來電》(1900年5月31日),李鴻章:《李鴻章全集》(第八冊),海南出版社,1997年,第4 075頁。

        猜你喜歡
        議和義和團盛宣懷
        在個人交誼與國家利益之間:井上馨與盛宣懷圍繞漢冶萍問題交涉始末(1897—1915)
        近代史學刊(2021年2期)2021-12-02 08:37:18
        走錯了路,起步即是末路
        廉政瞭望(2020年15期)2020-11-18 11:34:11
        秦檜是堅定的議和派,無可指責?
        淺析明與后金(清)的三次議和及其失敗原因
        黑龍江史志(2017年6期)2017-11-24 00:56:12
        淺論義和團運動的性質
        考試周刊(2016年93期)2016-12-12 10:56:39
        從《歷史三調》談作為事件、經(jīng)歷和神話的三種歷史研究法
        張之洞和盛宣懷在粵漢鐵路及鐵路借款上的恩怨
        新四軍與岡村寧次“議和”真相
        鳳凰資訊報(2014年8期)2014-05-30 01:58:09
        MEANWHILE, DURING THE BOXER REBELLION…
        漢語世界(2014年4期)2014-02-27 01:19:24
        義和團怎樣害死了民族英雄聶士成?
        百家講壇(2009年16期)2009-09-14 03:18:46
        狠狠人妻久久久久久综合| 日韩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观看 | 永久免费观看的黄网站在线| 亚洲性无码av中文字幕| 国产综合在线观看| 猫咪免费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99re6久精品国产首页| 激情视频在线播放一区二区三区| 华人在线视频精品在线| 色欲人妻aaaaaaa无码| 欧产日产国产精品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热久久精品国产亚洲|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 亚洲国产精品区在线观看| 又粗又大又硬毛片免费看| 牛鞭伸入女人下身的真视频| 国产6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免费无码中文字幕A级毛片| 国产女主播免费在线观看| 免费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很黄很色很污18禁免费| 国产精品泄火熟女| 双腿张开被9个男人调教| 亚洲精品中国国产嫩草影院美女| 亚洲精品国产av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三区av在线| 朋友的丰满人妻中文字幕| 免费观看又污又黄的网站| 国产在线高清无码不卡| 99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免费无遮挡无码永久视频|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的区别| 色狠狠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蜜桃| 亚洲精品白浆高清久久| 天涯成人国产亚洲精品一区av| 日韩人妻熟女中文字幕a美景之屋| av无码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中字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免费人成黄页在线观看国产| 精品高朝久久久久9999| 亚洲国产精品福利片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