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鈺 劉 莎 姜旭東 徐志強 田寶峰 楊建思
(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81)
2010年4月14日7時49分,在青海省玉樹縣發(fā)生7.1級地震。玉樹地震發(fā)生時,測震臺站33個,采用有線或者無線的方式實時傳輸?shù)角嗪J〉卣鹁?。針對震中附近只?個測震臺站,不利于余震監(jiān)測和震后趨勢研判的情況,中國地震局及時協(xié)調(diào)四川和青海地震局的流動觀測隊伍赴玉樹地區(qū)開展現(xiàn)場測震加密工作。截至4月17日,新增加了5個流動臺(L6301—L6304,L5120)并且已并入青海地震觀測網(wǎng),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該地區(qū)的余震監(jiān)測能力。同時在中國地震局玉樹科考項目中,增加了3個實時傳輸?shù)牧鲃优_站(L6305—L6307),進一步增強了對余震的檢測能力。為了更好的確定本次地震與余震序列空間分布,揭示該地震發(fā)生斷層的幾何形態(tài),本文利用雙差定位方法對玉樹地震序列重新定位,并獲得更加準確的余震分布圖像。
根據(jù)青海省地震局地震觀測報告,截止到2010年10月31日,青海玉樹地區(qū)記錄到余震2 044次。其中震級大于5的地震有9個,震級在4~5之間的有19個,震級在3~4之間的有68個,震級在2~3之間的有455個,震級小于2的有1 493個。青海省地震局地震觀測報告中震相總計有20 683個,其中Pg到時有9 358個,Sg到時有9 231個,剩余為少量的Pn,Sn震相。
由于主震地震臺站分布稀疏,為了提高定位的精確度,增加了相應的深度震相,如Pn和Sn。雙差定位結(jié)果顯示玉樹地震主震發(fā)生在玉樹縣北西方向,位于甘孜-玉樹斷裂帶上。具體震源參數(shù)如下:發(fā)震時間為北京時間07時49分34.77秒,震中位置為33.23°N,96.62°E,震源深度為15.6 km。
余震定位過程中首先利用2 044個地震作出各個臺站的工作表,然后再利用得到的走時表對地震重新定位,最后利用雙差法對結(jié)果再進行重新定位,共獲得1 675個地震精確定位結(jié)果。余震震中分布顯示,此次地震的余震東段和中段幾乎均勻的分布于甘孜-玉樹斷裂帶兩側(cè),呈現(xiàn)在長約110 km,寬約23 km的線性展布帶,震源深度集中在4~17 km范圍內(nèi)。余震的西北段分布呈北東向,垂直于甘孜-玉樹斷層走向,震源深度主要集中9~26 km,比東段的地震要深,這個區(qū)域可能會有特殊的構造,尚需其他的資料印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