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軍,曹 樂
(南京森林警察學院偵查系,江蘇 南京 210046)
犯罪情報研判在系列案件偵查中的運用
陳子軍,曹 樂
(南京森林警察學院偵查系,江蘇 南京 210046)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犯罪職業(yè)化趨勢增強,系列案件正以較快的趨勢增長,嚴重影響了社會的和諧與穩(wěn)定,公安機關根據(jù)系列案件的特點,運用表格研判法、綜合分析法、地圖標注法等方法對系列案件進行情報分析研判,可以有效提高偵查活動的主動性、針對性和偵查活動的效率。
系列案件;犯罪情報;分析研判
當今社會已進入信息時代,隨著信息社會的高速發(fā)展和網絡運用的普及,刑事犯罪也日趨向智能化、高科技化和網絡化發(fā)展,刑事案件系列化已成為當前刑事犯罪的一個突出特點。從刑事偵查的角度來看,系列案件大多數(shù)都是由疑難案件或隱案積累而成的,因為系列案件犯罪嫌疑人實施犯罪數(shù)量多、手段惡劣且具有極強的反偵查能力,一旦發(fā)生將給社會帶來極大的恐慌,所以一直是偵查部門比較棘手的一類案件。系列案件犯罪情報信息研判適應了這一需要,在情報信息指引下,圍繞相關情報信息開展收集、整理、傳遞、分析、儲存,提煉對破案工作有用的數(shù)據(jù)、線索并以圖形、表格的方式加以展示,以指導偵查工作。同時,也有利于提高偵查部門精確打擊、精確防控、積極服務的能力。
(一)系列案件犯罪情報信息研判的概念
所謂系列案件,主要是指同一個作案主體(或者在共同犯罪中,實施犯罪的主要成員相對固定)在一段時間內,連續(xù)多次實施同種或者不同種犯罪行為,構成一批大同小異,而在作案目標、作案手法、作案時間和地點以及侵害對象等方面表現(xiàn)出某種穩(wěn)定共同特征的案件[1]。犯罪情報研判是指為打擊、防范、控制刑事犯罪活動,公安機關的相關人員通過信息查詢等手段,在占有一定數(shù)量情報信息的基礎上,將相關信息進行分解,揭示其本質屬性,尋求其內在聯(lián)系,并進一步進行整理、概括、總結、分析和預判的一種活動。它是發(fā)揮犯罪情報信息研判效益的前提和基礎[2]。公安機關的相關人員不僅需要對系列性刑事案件的犯罪信息進行形式上的分析研判,更需要對其內容進行深層次的邏輯梳理研判,所以它是一種揭示系列性刑事案件本質、規(guī)律、特點和發(fā)展趨勢的活動。
(二)系列案件犯罪情報信息研判在案件偵查過程中的必要性
犯罪情報信息工作在系列案件研判偵查破案的過程中變得更加明顯、突出,系列案件偵查工作對其依賴程度也變得越來越強。由線索到人、由人到案的偵查工作思路和以犯罪情報工作為核心的工作機制已成為現(xiàn)代警務發(fā)展的迫切要求。
1.引導偵查破案,提高偵查破案效率
系列案件犯罪情報信息分析研判,可以提高偵查人員的快速反應能力,提高偵查破案的效率。公安機關的相關人員推行以人、案、物、場所等情報為起點的主動進攻型破案方式,利用網上作戰(zhàn)方式,實施網上查證、網上串并等措施手段,及時發(fā)現(xiàn)破案線索,提高系列案件偵查破案的能力,提高打擊各類犯罪的精度和效能,為實戰(zhàn)部門偵查破案提供方向和依據(jù),實現(xiàn)從傳統(tǒng)的粗放型偵查模式向現(xiàn)代的精確打擊型模式的轉變。通過系列案件犯罪情報信息研判,相關人員可以進一步掌握犯罪動態(tài),及時預先打擊,將犯罪消滅在初始階段,從而提高偵查破案的效率。
2.制定防范措施,提高偵查活動的針對性
系列案件犯罪情報分析研判,可以提高情報信息的準確性,從而有效地提高偵查活動的針對性。利用掌握的系列犯罪案件情報信息,有針對地對旅館業(yè)、暫住人口、網吧、出租房、廢舊物品回收業(yè)、二手機動車市場和機動車維修等場所進行控制,使警力投向更為精準,做到早發(fā)現(xiàn)苗頭、早預測形式、早采取措施、早解決問題,提高偵查活動的針對性。
3.進行全面掌控,提高偵查活動的主動性
一般的偵查活動往往是在案發(fā)后開展的,具有一定的滯后性和被動性,系列性犯罪情報分析研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偵查活動的主動性。利用掌握的情報信息資源,對本轄區(qū)及周邊地區(qū)違法犯罪活動的變化規(guī)律、特點、特征、發(fā)展態(tài)勢等進行動態(tài)分析,并提出打、防、控工作的重點及相關措施,供各級領導參考,輔助決策。另外,通過對系列性犯罪情報信息的分析研判,及時提示本管轄地區(qū)的高發(fā)案區(qū)域、時段等要素的軌跡和規(guī)律,主動出擊指導巡防力量的投向與投量,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與犯罪嫌疑人的碰撞概率,提高巡防的效果。
完整的情報信息研判一般可以分為:犯罪情報信息的收集;犯罪情報信息整理與儲存;案情分析與信息的整合;犯罪情報分析與研判、情報引導偵查與破案。在系列案件偵查中,犯罪情報信息研判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一)表格研判法
偵查人員對于系列案件的信息,采用列表形式,從案件的性質和呈現(xiàn)出來的特點、作案人體貌特征和職業(yè)情況、實施作案的手段和時間、涉案地點和侵害對象的選擇以及作案工具的選擇等方面入手,對某個時間段和某些領域的情況數(shù)據(jù)進行全面、深入和系統(tǒng)的分析研究,并進行歸納整理,尋找發(fā)現(xiàn)那些具有規(guī)律性和動向性的特征屬性,將偵查人員以各種不同的手段從不同時期、不同角度搜集到的情報信息集中起來進行相互比對,從中做出綜合分析判斷,判斷情報信息的準確程度,并歸納出系列案件的新特點、新動向。對系列案件的情報信息的主要內容、發(fā)展過程進行逐一分析比對,通過確定其中每個環(huán)節(jié)的屬性、特征以及相互間的聯(lián)系和對應關系,研究其部分與整體、內部與外部之間的作用關系,從而做出科學的判斷。
(二)綜合法
綜合法就是把相關系列案件的分散情況、數(shù)據(jù)、素材進行歸納、綜合,把事物的各個部分、各個方面和各種因素聯(lián)系起來考慮,從錯綜復雜的現(xiàn)象中探索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以達到從整體的角度把握事物的本質、通觀事物發(fā)展的全貌和全過程、獲得新的知識和新的結論的一種邏輯方法。綜合與分析相反,它是在分析的基礎上,把事物的各個部分結成一個整體,從諸多關系的總和上來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guī)律。如果在具體研究中僅僅采取分析方法而不采取綜合方法是不能完整認識系列案件的發(fā)案規(guī)律的,因為分析方法將當前研究的系列案件分解成許多組成部分,對這些部分分別加以考察,這種方法研究對象就好像剝蔥一樣,將蔥皮一層又一層地剝掉,但原蔥已不存在了。①所謂分析的方法,按照黑格爾的觀點,就是“當有限的認識把區(qū)別于它的對象當作一個先在的與它對立的存在著的東西,當作外界的自然或意識的多樣性的事實時,它首先假定它的活動形式是形式的同一性或抽象的普遍性。所以它的活動即在于分解那給與的具體內容,孤立化其中的差別,并賦予那些差別以抽象普遍性的形式;或者以具體的內容作為根據(jù),而將那顯得不重要的特殊的東西拋開,通過抽象作用,揭示出具體的普遍、類、或力和定律?!逼┤?,一個化學家取一塊肉放在他的蒸餾瓶上,然后加以多方的割裂分析研究,最后告訴人說,這塊肉是氮氣、氧氣等元素所構成。但這些抽象的元素已經不再是肉本身了,所以我們在堅持分析的基礎上,也要對事物進行綜合研究。[德]黑格爾:《小邏輯》,賀麟譯,商務印書館1980年版,第412-413頁。而綜合法可以使偵查人員對各時期、各地區(qū)、各方面的系列案件活動情況有個全貌了解,掌握系列案件發(fā)展規(guī)律和趨勢,為決策提供依據(jù)。
(三)地圖標注法
偵查人員把系列案件發(fā)生的所有發(fā)案地點在地圖上進行標注,根據(jù)整個發(fā)案區(qū)域構成幾何圖形進行分析,推斷犯罪嫌疑人可能的居住地或者藏身地,從而劃定偵查地域范圍。我們在確定偵查范圍時要充分運用這種方法,考慮系列案件的軌跡形態(tài),將犯罪嫌疑人每次作案的地點在空間上構成點、線、面關系,研究分析案發(fā)地點之間的內在關聯(lián)、交通條件等關系,判明犯罪分子的可能落腳點,進而劃定排查的大致地域范圍,從中判定重點區(qū)域范圍,為我們科學地預測犯罪分子可能再次作案的地點提供了可能性。我們也可以據(jù)此采取針對性的偵查措施,部署偵查力量。
我們以甘肅白銀市“殺人狂魔”系列強奸殺人案為例對以上三種方法做具體分析,甘肅白銀市從1988年至2002年的十四年間所發(fā)生的9起未破的殘害女性案件案情,研判表格示例如下:
(一)研判表格
(圖1:1988年至2002年甘肅白銀市發(fā)生的9起未破的系列殘害女性案件)
(二)案件分析研判
從作案人實施的該系列案件中,偵查部門首先發(fā)現(xiàn)作案人選擇的侵害對象一般都是23歲至30歲之間的年輕女性。其中,9起案件中僅有一起案件選擇的作案對象為8歲的女童;其次,選擇的作案時間一般在被害人下班的時間段,白天作案,且被害人獨自一人在家時,便于其實施犯罪;再次,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極其殘忍,作案手段極為相似,每起案件都是頸部被切開,下身赤裸,被殺害或者是奸殺。作案地點都選擇在甘肅白銀區(qū),說明犯罪分子對此地非常熟悉,是本地人的可能性較大,很可能居住在白銀區(qū)或與此地相聚較近的地區(qū)。偵查部門通過對上述系列案件的分析研判,可以得出以下結論:首先,犯罪分子可能是單獨居住,與外界聯(lián)系較少,朋友少,性格內向孤僻。因為單獨居住其才容易藏匿被害人的器官,性格孤僻內向,朋友少,才能保證其藏在家中的器官不被人發(fā)現(xiàn);其次,公安機關可從單身男性入手,調查有獨立居住的,且行為異常的男性;再次,犯罪分子在每次作案后都帶有性侵犯,并且在作案后都會對女性器官進行割除,說明犯罪分子手段極其殘忍,典型的心理變態(tài),可能受過女性的歧視,對女性具有明顯的報復心理;最后,犯罪分子每次作案后都不留痕跡,證明犯罪分子心事縝密,具有很強的反偵查能力。
(三)地圖標注法
按照地圖標注法,主要是先將犯罪分子作案的地點標注出來,然后根據(jù)作案時間依次用箭頭標注連接,將圖中未連接的區(qū)域用箭頭連接,犯罪分子活動范圍應為所標線條連接部分區(qū)域,其活動重點地域為實線箭頭區(qū)域,其次為虛線部分連接區(qū)域,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犯罪嫌疑人可能藏匿、活動的區(qū)域。當然這種劃定犯罪嫌疑人所在的區(qū)域范圍在特定的案件中,會存在一定的誤差,也不適應大范圍跨省、跨區(qū)域的流竄犯罪。為了減少誤差,我們可以將犯罪嫌疑人實施作案的數(shù)個地點在地圖中標注出來,選擇當中最遠的兩個地點的直線距離為半徑,案發(fā)中心集中區(qū)域為圓心畫圓,這樣就擴大了犯罪嫌疑人活動或可能藏身的區(qū)域,從而減少因犯罪活動、嫌疑人藏身區(qū)域劃定不準而導致的偵查誤差。本案例地圖標注法如下:
(圖2:甘肅白銀市發(fā)生的9起未破的系列殘害女性案件地圖標注法)
隨著公安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公安機關對犯罪情報信息研判的依賴也會逐步增強,從維護社會的穩(wěn)定、預防和控制犯罪的工作角度出發(fā),犯罪情報信息分析研判具有廣闊的發(fā)展和應用前景。同時,信息時代,它給偵查部門的現(xiàn)代警務帶來了新的契機,對偵查部門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偵查部門更需充分利用網絡資源,使情報信息研判引導偵查破案達到最優(yōu)發(fā)展。
[1]孟憲文.刑事偵查學(修訂本)[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4.158.
[2]張高文,鄧正偉.刑偵基礎業(yè)務[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11.
The Application of Criminal Intelligence Evaluation in the Investigation of Serial Cases
CHEN Zi-jun,CAO Le
(The Investigation Department Nanjing Forest Police Academy,Nanjing,Jiangsu,210046)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career criminals and series of cases have witnessed an upward trend,exerting hazardous impact on social harmony and stability.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rial cases,public security organs can conduct information analysis on serial cases by applying form analysis method,comprehensive analysis method and map labeling method, enabling investigation to be more active,targeted and efficient.
serial cases;criminal intelligence;the analysis evaluation
D918.2
A
2095-1140(2012)06-0036-04
(責任編輯:王道春)
2012-10-20
陳子軍(1974- ),男,江蘇阜寧人,南京森林警察學院講師,法學博士;曹樂(1990- ),男,湖南南縣人,南京森林警察學院2009級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