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老恒言》中的長壽之道——淡泊名利,“戒之在得”
文/耿引循
《老老恒言》云:《語》云:及其老也,戒之在得。財利一關(guān),勢難打破,亦念去日已長,來日已短,雖堆金積玉,將安用之?然使恣意耗費,反致奉身匱乏……
孔子在《論語》中講:“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這是孔子對不同年齡段的人的忠告?!独侠虾阊浴穼ζ渲嘘P(guān)于老年人之戒深有感悟:“《語》云:及其老也,戒之在得。財利一關(guān),勢難打破,亦念去日已長,來日已短,雖堆金積玉,將安用之?然使恣意耗費,反致奉身匱乏……”意思是說,人老了,最重要的是要戒一個“得”字,貪圖錢財這一關(guān)似乎很難打破,但老年人應(yīng)該認識到,自己年齡已大,來日已短,即使堆金積玉,你還能用它們來做些什么呢?如果你恣意耗費,反而會使身體受到傷害,這又是何苦呢?
所謂“得”,無非名與利。名利之心人皆有之,俗話說“雁過留聲,人過留名”,這是正常的。但我們切不可把名利看得太重,切不可為名利舍棄一切。尤其是老年人。
當我們還年輕的時候,我們積極工作、努力奮斗、積攢金錢、積累資本,那時我們是在用加法生活。但當有一天我們發(fā)覺自己頭發(fā)白了、牙齒松動了、面容枯槁了、腿腳不再那么靈活了,這時我們不得不面對現(xiàn)實——自己老了。
人的一生,就像江河一樣,從發(fā)源,到涓涓細流,到?jīng)坝颗炫龋詈髤R入大海。當?shù)搅舜蠛5臅r候,表現(xiàn)出來的就是一種平靜和遼闊。所以,人老了,心態(tài)應(yīng)該走向平和。這時,我們應(yīng)該學會用減法生活,看淡名利得失,讓自己的心態(tài)處于一種平靜、滿足的狀態(tài),簡單快樂地生活,要學會“退一步海闊天空”。這是最明智的選擇。
我在看電視時曾經(jīng)聽到這樣一段話,大意是:買得到鐘表買不到時間,買得到房子買不到家庭,買得到鉆石買不到愛情,買得到藥品買不到健康……這段話的意思無非是告訴人們,花錢能買到的都是有價的,而花錢買不到的才是真正無價的。因此,老年朋友更看重的應(yīng)該是無價的,非物質(zhì)的。
一項針對90歲以上長壽老人的調(diào)查結(jié)果表明:老人長壽的原因與其淡泊名利、隨遇而安、心胸豁達、衣食隨緣、知足常樂的精神狀態(tài)直接相關(guān)?!饵S帝內(nèi)經(jīng)》講“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nèi)守,病安從來”。對于老年人來說,任何名利都比不上身體的健康、內(nèi)心的知足、家庭的和睦、兒孫的孝順。
現(xiàn)代研究證明,如果人心存過高欲望,會使大腦神經(jīng)長期處于緊張狀態(tài),心率加快,有損健康。而老年人的各種生理機能已經(jīng)減退,體力與精力明顯下降。因此,老年人“戒之在得”,也就是說,老年人就更應(yīng)淡泊名利。
古人最鐘情的兩個食療養(yǎng)生方
文/鄭宇
“藥王”孫思邈在《千金方》中第一次明確提出:“凡欲治療,先以食療,即食療不愈后乃用藥爾?!毕旅鏋槟榻B古人最鐘情的兩個食療養(yǎng)生方。
唐代詩人王翰:最愛喝葡萄酒
唐代邊塞詩人王翰喜歡喝葡萄酒,有詩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為證。葡萄的營養(yǎng)價值很高,其果肉、根、葉均可做藥用,用葡萄釀制的葡萄酒更是具有滋陰補脾、健胃強身、益氣安神的作用,這對于長期駐守苦寒邊塞的王翰來說,的確非常適用。
文壇領(lǐng)袖蘇軾:喜食芡實粥
蘇軾是北宋文壇領(lǐng)袖,同時又是美食家兼食療專家,有《東坡養(yǎng)生集》傳世。蘇軾最鐘情芡實粥,每日一碗,將其作為自己的食療佳品,他說“粥即快養(yǎng),粥后一覺,妙不可言也?!薄渡褶r(nóng)本草經(jīng)》說芡實有“補中,益精氣,強志,令耳目聰明”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