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霞 李 萍 熊 凡 王秀蓮 許 湘 尹漾陽 袁 艇
湖北中醫(yī)藥大學病理學教研室,武漢430065
阿爾茨海默?。ˋD)是最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其臨床特征主要表現為進行性記憶喪失及認知功能下降。AD的兩大病理學特征為腦中細胞內過度磷酸化的tau蛋白聚集形成神經原纖維纏結(NFTs)和細胞外β樣淀粉蛋白肽(A)形成的老年斑(SP)。研究顯示,tau蛋白的過度磷酸化由蛋白激酶及磷酸酯酶調節(jié)失衡引起,其中糖原合酶激酶-3(GSK-3)是最關鍵的激酶。大鼠側腦室共注射Wortmannin(WT,PI3K的特異性抑制劑)及GF-109203X(GFX,PKC的特異性抑制劑)可導致GSK-3過度激活,進而引起大鼠tau蛋白過度磷酸化及空間記憶障礙。因此,常用該模型來復制AD樣病變及行為學障礙并以此來篩選防治AD的有效藥物。
目前治療AD的藥物有乙酰膽堿酯酶抑制劑、單胺氧化酶抑制劑、NMDA受體拮抗劑及抗炎藥物等都僅集中在改善癥狀上,均不能徹底逆轉AD病程。紅花黃色素(SY)為紅花主要水溶性成分,是紅花的主要活性成分。據報道其有多種生物學作用:如抗心肌缺血、抑制血小板聚集、抗氧化等。羥基紅花黃色素A(HSYA)是從傳統(tǒng)中藥紅花中提取的單體化合物,為紅花黃色素中含量較高的成分。近來有研究表明HSYA有神經保護作用:對全腦缺血-再灌注大鼠,能延長其缺血后腦電圖消失時間,明顯縮短灌注后腦電圖恢復時間,并明顯改善腦水腫;且對谷氨酸誘導的氧化性神經損傷有顯著保護作用。